养士小学校志(1)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养士小学校志专稿

概述

新安县仓头镇养士小学现在位于新安县仓头镇养士村南养士、北养士村结合部。清朝同治年间,本村王姓绅士在自家车院办起私塾,后有崔姓、李姓、宋姓陆续开办私塾,后这些私塾合并于养士村东头三官庙,1901年三官庙改名“仁爱书院”,辛亥革命后,书院改名“华阳国民小学”。1930年,学校搬迁至村西南的古庙“敬爱寺”,1932年,校长王之藩扩建楼房一座,学校命名为“新安县华阳公立完全小学校”。1997年,养士村群众集资建校,摧毁了校园里古庙的一切建筑,成为现在的格局。 一:建制沿革

民国之前

养士小学位于新安县仓头镇养士村,其历史可追溯到清朝同治年间。明清时期,养士镇(有石碑为证)是黄河南岸远近闻名的集市,商贾云集,店铺林立,车水马龙。各方贤达汇集于此,百业俱兴。清同治十年(1871年),新安县知县冯金甲号召全县村村办学,养士村乡绅王子玉响应号召,1872年在自家的车院辟出房舍,办起私塾,除教育本家弟子外,也招收别人家的弟子,门口悬挂“正直思意”匾额(此匾仍存),后其子王东华亲自执教,坚持十余年,主要教授?论语?、?孟子??百家姓??增广贤文?。后来,秀才王夫子在自家的院子里办起私塾,门口悬挂“品正端方”匾额,招收学子十余人。因为在养士村的北边,俗称“北学”。同时期,书生崔保锋在村南头办私塾,悬挂

“松柏叠翠”匾额,村人称“南学”。宋姓人家在后沟土窑内办起私塾,宋学是校董,一天下午,土匪绑走了两个值日晚走的学生,村里人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就三家合并,利用村东头“三官庙”的几间殿堂,办起了“仁爱书院”,招收新孟两县的学子,习武,学习儒家经典,描红,珠算等。一时间,养士村教育事业空前繁荣。

1901年9月清廷下令办新式学堂,养士村的一些仁人志士就利用村东三官庙里的“仁爱书院”,改造成半公半民的启蒙小学,使用西学教材,学算术,珠算,颇有名气。

民国时期

1910年,同盟会员李鸿渐就任横水镇镇长,苦于横水有镇无集会日(养士有集会日,但属云水乡管辖),联系养士清末秀才宋英珂和养士镇王姓掌门人,想把养士集会日借到横水用三月,条件是把横水的学堂办在养士村,横水出资金,养士人认为有利可图,就答应了,这样养士村就有了真正的学校。辛亥革命后,仁爱书院命名为“华阳国民小学”,教师有张家庄的张玉芝等人,仍讲授?百家姓??论语?等,村民称为“诗学”。辛亥革命后,养士村的五个自然村(南养士、北养士、鸡疙瘩、张家庄、韩家沟)共办学校,任命校长王之藩,总务主任宋希曾,招生面积扩大到北至黄河边,西至北冶,东到麻屯镇,南至五头街的相当范围,语文教学也开始用北洋政府推行的注音符号,算术教学得到进一步推广,1917年后,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教师逐渐用白话文替代了文言文,华阳小学也开始了现代教育的探索。

1927年,国民党南京政府成立,学校的教学内容随之调整为“仁义礼智信”的修身教育,学校开始教注音符号,算术等。三官庙里的建筑已经不适应学校的发展,王之藩校长就顺应时代的潮流,于1930年夏季将学校整体搬到养士村南有48间殿堂的敬爱寺,周围几十里的学生都负箧曳屣,到华阳小学求学,导致学生猛增,校舍不足。1932年春,经和第二区共和北乡、第三区敬爱南乡、敬爱北乡南八村商量(曲墙上、曲墙下、庙东、十万沟、长畛岭、庙后沟、赵沟、靛池沟),决定三乡联办小学校,并一致同意伐倒鹰巢岭千年古柏做校产,并把三间古庙作充为校产,在华阳小学堂建楼房,学校也正式命名为“新安县公立华阳完全小学校”,全校有教职工7人,三个班次,学生114人。当王之藩和宋希曾带领五年级学生(参加伐树的学生韩德2015年尚健在)和匠人去伐树时,遭到红枪会信徒的袭击,校长总务和一名木匠被砍杀殉职。国民政府在学校操场举行盛大的追悼大会,河南省教育厅、民政厅等机关及豫西11个县都派代表参加公祭,张钫等知名人士都赠送挽联或发来唁电。新安县政府历经三年,追逃并相继枪决七名凶手,为了纪念烈士,1935年1月校名也改为“县立之藩完小”,校长暂时由南养士人李正龙代理。1936年,新安县国民政府任命付振铎担任校长,养士村划归云水乡管理,金鸡村分校由王书远任教,张家庄村分校王华远任教,南养士分校清末秀才李向化任教。同年共产党员王继康(四川人),王青汉(五头镇人)在之藩完小担任教员。中共豫西特委决定在养士学校成立特别支部。

1939年初,地下党员韩耀力,由延安学习归来,和养士学校原

有的两名党员建立党支部,又发展了两名党员。原校长是国民党员,对韩耀力监视甚严,在校有碍党的活动开展,就以账目不清为由,鼓动进步学生王德森、王月、韩海龙发动学潮,把忠实于国民党的付振铎赶走了。经校董牛星光、李清真等推荐,国民党县党部干事王佑民、教育局督学郭幼甫,县政府指导员来校,任命共产党员张耀堂接任校长,学校除了开设修身,国文,绘画,音乐,算术课程外,还开设童志军课程,随着日本对中国侵略的加紧,学校还加强了民族主义教育,期间,国民党河南省政府住古村。1939年11月,新安地下党特别支部书记王文长被捕入狱、豫西特委地委委员蔡迈轮同志,化名蔡田军从寺村小学来到养士学校担任教导主任,同时任中共新安县委书记,养士小学就成了新安县委所在地。地下党洛阳县委书记赵文圃派原陕州地委书记关重古(又名关烛光)和其爱人马慧芳同志也来以任教为名,帮助开展工作,。为了更有力的工作,张耀堂和蔡迈轮商议,以支援外村教学为名,1939年寒假里不给另两个非中共党员发聘书,又从外地调来三名共产党员,这样,养士小学九名教师全是中共党员,养士小学完全置于党的领导之下,这在当时环境里是唯一的情况。 短时间内革命力量迅速壮大,学校完全被我地下党组织所控制,地下党和养士学校教职工已融为一体。学校在白色恐怖下,是活动在敌人心脏内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在党的领导下,学校教职工坚持“既要稳妥地开展革命工作,又要齐心协力办好学校”办学宗旨,抗日救亡轰轰烈烈,教学业绩蒸蒸日上。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做出了非凡的贡献。一是狠抓文化知识教育。每年县上各种比赛和学业考试多次名列前茅,

博得社会各界的赞誉。养士周围几十里前来就读者络绎不绝,1940年8月,由国民党新安县政府推荐,国民党河南省教育厅长鲁荡平赠给张耀堂校长“教育有方”亲题横额,校名也改为“养士学校”,取培养“志士仁人”之意。这对地下党的革命活动起到了掩护和促进作用。二是积极开展革命活动。对学生宣传共产主义教育,宣讲红军长征故事,编唱革命歌曲,激励学生奋发学习和投奔革命的勇气。在养士学校以教师身份从事教育和革命活动的地下党员先后有30多人,选派进步青年赴延安等地学习的有20多人。三是建立增派革命组织,壮大革命领导力量。1939年底三年间新安两任县委在养士学校办公,县委领导兼任学校校长,后豫西工委联络站、太岳军区养士交通站相继在该校设置。学校成为豫西地下党进行革命活动的中心。四是培养发展地下党员31名,壮大革命队伍。注入新的活力。五是地下党员和交通站同志深入虎穴,搜集情报。对来往路过此地的21名联络员和地下交通员、地下工作者前后30余人负责接送,对重要情报千方百计及时送往延安等地,确保万无一失。六是举办民众教育。组织男女识字班,学文化、教唱抗日歌曲,提高抗日救亡氛围,动员广大爱国青年和进步人士参加抗日先锋队伍,建立广泛统一战线。七是配合人民解放军打击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反动派。为了扩大养士学校声望,便于党更好的开展工作,党组织提出:“继承和发扬首任校长王之藩和总务主任宋希曾两位先生殉身办学的精神”,发起了一次广泛的群众“捐资兴学”运动,四方群众和知名人士纷纷响应踊跃捐助,事后树碑两通,以志纪念。碑文为关重古撰稿并书写,辞藻鲜丽,文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养士小学校志(1)在线全文阅读。

养士小学校志(1).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fanwen/102628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