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的定义(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21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他认为,游戏是儿童生来喜欢的,儿童以游戏为生活,使儿童在游戏中、在活动中学习,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虞永平认为,“缺乏了游戏的学前课程是不完美的,游戏不进入课程是不合理的” 。理由是“游戏蓄积了幼儿发展的价值,没有游戏,幼儿就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全面发展。同时,游戏并不是作为幼儿身心诸方面发展的途径才显示其重要性的,游戏本身是幼儿所需要的,幼儿的发展、幼儿的生活不能没有游戏。

这样,游戏作为内容和途径(传统上是这么表达的)的双重身份进入了学前课程之中” 。他认为,“游戏在课程中的地位就得到了确立,即没有幼儿的游戏,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或者说与幼儿发展相应的学前课程。

游戏与幼儿园课程密不可分,游戏既可以是课程内容,还可以是课程实施的途径。 ① 游戏作为幼儿园课程的内容,能完善和丰富课程内容,促进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较好地

完成课程目标。

②游戏作为幼儿园课程实施的一种重要途径,能激发幼儿的直接兴趣,幼儿参与性高,教学效果好。 幼儿学习游戏化 幼儿课程游戏化 ① 幼儿园课程内容游戏化②幼儿园课程实施游戏化 幼儿园课程内容实施途径

小一班的幼儿已经学习了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为了让幼儿巩固对这些形状的认识,黄老师设计了一个竞赛游戏“看谁贴得快又对”。

在竞赛游戏开始前,黄老师在每个幼儿的小凳子下放有四种几何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的卡片,在黑板上画(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四种几何图形。

游戏开始了,让幼儿依次从自己小凳子下拿出卡片,并张贴到黑板上相应的图形中,比一比哪些幼儿做得又快又对。

四、游戏与课程的有机结合

范霍恩等人(1993)提出游戏和课程的结合有两种基本形式:由课程生成游戏、由游戏生成课程。 (一)由课程生成游戏 (二)由游戏生成课程 (一)由课程生成游戏

? 由课程生成游戏是指从课程出发生成游戏活动,教师通过提供给儿童游戏的经验,使儿童学习课程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包括读写、数学和科学等。

美国幼儿教师玛丽琳根据本地区幼儿园数学课程的规定,将要教儿童1-20的认数和计算。于是。她将教室的角色游戏中心转化为一家商店,并提供了一系列的材料:

游戏中心原有的一杆天平称和一把老式的吊杆称,儿童可以用它们来称商品的重量; 一个带有数字的印章,儿童能转动着来变换数字,标出商品的价格;

几台手掀计算机及从三年级老师处借来的老式加法器,儿童可以进行商品价格的计算; 可供出售的商品——几桶小物品,如尤尼菲克斯立方体积木等。 她还提供了商店印刷的过期优惠券及本地超市发放的每周广告,利用上面的图片和数字,使顾客们更了解商店的信息。

材料提供后,商店开业了。可就在开张那天,“营业员”和“顾客”发现,教师玛丽琳还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没有提供钱:“顾客”需要钱才能来商店购物,“营业员” 需要钱来找零。于是,一个制作纸币和硬币的小组操作项目生成了,孩子们运用原有的数字概念和经验制作起了钱,并投入到商店。这样,商店游戏可以正式开始了。

在上面案例中,美国幼儿教师玛丽琳根据数学课程的规定,创设了游戏环境,提供了操作材料,让儿童在商店游戏中学会认数和计算。

在中班语言活动《两只小羊》中,可选择让幼儿玩“两只小羊过河”的游戏,在玩此游戏时,应多注重“让一让”的环节,这样,此游戏不仅符合活动主题和目标,也能在游戏中快乐地学习“两只小羊”的儿歌,也培养了幼儿互相理解的意识,以及相互谦让的品质。

讨论:为什么要对游戏进行改编? 如何在课程中生成游戏? 可依据课程内容创编,也可通过筛选和改编的方式,选择适合课程内容和目标的游戏以及游戏中的积极因素,使游戏能满足课程的需要,完成课程的教育效果。

6

(二)由游戏生成课程

由游戏生成课程,是指根据儿童在自由游戏中的表现所生发出的课程。 约翰逊(2006)曾举了一个银行街教育方案的例子,来说明教师如何运用游戏为儿童构建了课程。学期中间,儿童的游戏日渐固定,教师询问儿童是否要参与他们从来没做过的游戏,希望游戏有新的发展。

银行街教育方案的一个例子

老师:我在想,如果街区所有的地面都变成一条小河的话,会怎么样呢? 学生A:那么我们会做什么,一直在里面游泳吗? 学生B:你也可以钓鱼呀。

学生A:我不想钓鱼,我想造一所学校。 学生B:你可以这样做。 学生A:(做出难以相信的样子)在河上造一所学校?

学生C: 等等!等等!我有一个注意,海洋,海洋,让所有的地面都变成海洋。

学生C的想法被老师和其他孩子接受了,他的想法慢慢引出了一个有关海岛生活、水上交通、飓风诞生和相关主题的游戏。

在大班区域建构游戏中,王老师发现幼儿喜欢“搭桥”,但又搭不好,就开展了大班科学活动“搭桥”。在活动中,先让幼儿看一些桥的图片,并讨论桥的基本结构,教师总结桥的基本结构。然后把幼儿分成4人一组,从提供的材料中选择材料,再搭桥。搭桥完后,比一比哪组搭的桥最好,总结桥好和不好的原因。

王老师发现幼儿在游戏中的兴趣和问题,及时开展相应的活动,增进了幼儿继续学习的兴趣。

在大班区域建构游戏中,王老师发现幼儿喜欢“搭桥”,但又搭不好,就开展了大班科学活动“搭桥”。在活动中,先让幼儿看一些桥的图片,并讨论桥的基本结构,教师总结桥的基本结构。然后把幼儿分成4人一组,从提供的材料中选择材料,再搭桥。搭桥完后,比一比哪组搭的桥最好,总结桥好和不好的原因。

王老师发现幼儿在游戏中的兴趣和问题,及时开展相应的活动,增进了幼儿继续学习的兴趣。 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

“老狼、老狼,几点钟”是一个传统的游戏,也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游戏,有一次,杨老师发现,当自己扮演的“老狼”“凶狠”地扑向“小兔子”的时候,大部分“小兔子”四处逃散,但有几个“小兔子”一动不动,一副“我不怕你”的模样。杨老师继续“凶狠”地逼近,他们竟然“开枪”,部分躲在树后面的“小兔子”也效仿,冲老师 “开枪”并逼近。“小兔子”居然不怕狼。

杨老师灵机一动,做出逃跑状:“哎呀,遇到几只勇敢的兔子,我还是赶紧跑吧。”“小兔子”们开心极了,纷纷过来追老师

杨老师回到教室后,和孩子们讨论“这个游戏还可以怎么玩才更有趣?”有的孩子想到了“猎人” 开枪打狼,有的想到把小兔子替换成其他动物,有的想到把一只狼变成几只,有的想到老狼来的时候不逃走,变成石头人一动不动,把老狼骗走,还有其他的想法。

游戏:“老狼、老狼,几点钟”

杨老师能机智地应对新的游戏情节,并及时抓住孩子的兴趣点,进行讨论,既丰富了孩子知识,又培养了孩子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

杨老师能机智地应对新的游戏情节,并及时抓住孩子的兴趣点,进行讨论,既丰富了孩子知识,又培养了孩子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

7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游戏的定义(2)在线全文阅读。

游戏的定义(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fanwen/102629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