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设计说明书(8)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1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Csb(30)1.405?10518.43?7.63(?)?8.54mg/L 5422.066?10RCs(20)换算成20℃时脱氧清水充氧量按式R0??????Csb(T)?C1.024T?20计算,其

中取值:??0.82、??0.95、C?2.0、??1.0代入各值,得:

R0?286?9.17?413kg/h (30?20)0.82?0.95?1?8.54?2.0?1.024相应的最大时需氧量为:

R0(max)?345?9.17?498kg/h (30?20)0.82?0.95?1?8.54?2.0?1.024R0?100求定,代入各值,得:0.3EA曝气池平均时供气量用式Gs?Gs?413?100?11472m3/h

0.3?12498?100?1383m33/h 最大时供气量 Gs(max)?0.3?12本系统采用空气在回流污泥井提升污泥,空气量按回流污泥量的5倍考虑,

5?90000.298?18750m3/h 污泥回流比R=100%,故提升污泥所需空气量为:

24总需气量 GsT?13833?18750?32583m3/h

3)空气管计算

按图4-58所示的曝气池平面图,布置空气管道,在相邻的两个廊道的隔

墙上设一根干管,共5根干管。在每根干管上设5对配气竖管,共10条配气

竖管。全曝气池共设50条配气竖管。每根竖管的供气量为: 13833?277m3/h 50m2 曝气池平面面积为: 30?45?1350每个空气扩散器的服务面积按0.49m2计,则所需空气扩散器的总数为:

1350?2755个 0.493000?60个 本设计采用3000个空气扩散器,每个竖管上安装扩散器的数目为:5013833?4.61m3/h 每个扩散器的配气量为:

3000将空气扩散器和已布置的空气管路绘制成空气管路计算

选择一条从鼓风机房开始的最远最长的管路作为计算管路。在空气流量变

- 31 -

化处设计算节点,统一编号后列表进行空气管道计算。空气干管和支管以及配气竖管的管径,根据通过的空气量和相应的流速按附录二加以确定。计算结果列入计算表中第6项。

空气管路的局部阻力损失,根据配件的类型按式l0?55.5KD1.2折算成当量长度损失l0,并计算出管道的计算长度l?l0(m),(l为管段长度)计算结果列入计算表中的第8、9两项。

空气管道的沿程阻力损失,根据空气管的管径(D)mm、空气量m3/min、计算温度℃和曝气池水深,查附录三求得,结果列入计算表的第10项。9项与

10项相乘,得压力损失h1?h2,结果列入计算表第11项。

将11项各值累加,得空气管道系统的总压力损失:

?h1?h2?497.67?9.8Pa?4.877kPa

网状膜空气扩散器的压力损失为5.88kPa,则总压力损失为:

5.88?4.877?10.757kPa

为安全计,设计取11kPa。 4).空压机的选择

空气扩散器安装在距曝气池池底0.2m处,因此,空压机所需压力为: P?(4.2?0.2?1.0)?11?55kPa 空压机供气量:

m3/h?543.05m3/min 最大时: 13833?18750?32583m3/h?503.7m3/min 平均时: 11472?18750?30222根据所需压力和空气量决定采用LG70型风机六台。该型风机风压60kPa、风量70m3/min。正常条件下,3台工作,2台备用;高负荷时,5台工作,1台备用。 5)空压机房

设双电源,供电设备容量155?3?465kW,每台空压机单设基础,间距1.5m以上。机房包括机器间、进风室(设空气净化设备)、值班室。机房内外应采用防治噪声的措施。值班室和极其坚硬有隔音设备和观察窗,且应设有自控设备。

6) 污泥回流系统的设计

回流污泥自流进污泥提升井,气力提升进入曝气池。

回流污泥量:

Qr?QR?1.354?100%?1.354m3/s

7) 污泥提升设备的选择设计

- 32 -

污泥回流采用螺旋泵,其优点是:电耗小,不宜堵塞,近年来使用较多。按污泥回流最大设计回流流程,污泥回流比为R?100%。故选用DN1100,转数

n?48rad/min,Q?875m3/h,提升高度h?4.5m的螺旋泵6台,4台工作,2台

备用。 3.进出水设计 ⑴ 进水部分设计

曝气池采用配水渠进水,配水渠与初沉池集水渠之间以管道连接。配水渠与曝气池同深,h?4.0m,宽度b?1.5m,则渠内流速:

Q1.354v?max??0.226m/s<0.3m/s

bhn1.5?4.0?1符合要求,可保证配水均匀,且水头损失按明渠计算。根据《给排水手册》第一册722页查得,矩形断面暗沟水力计算公式:

湿周

X?2?h?b?2?4.0?1.5?9.5m

过水断面积

W?b?h?1.5?4.0?6.0m2

水力半径

R?W6.0??0.63m X9.5水力坡度

22?????53?320.013 i??vnR?(0.226??0.63)?1.59?10????2最不利点距配水点为180m,水头损失为

h1?i?l?1.59?10?5?180?2.86?10?3m

配水渠局部水头损失按沿程损失的30%计算,则整个配水渠水头损失为

h?1.30?h1?1.30?0.00286?0.0037m

为避免异重流(density current)的影响,采用底部潜孔进水,前孔设计取潜孔流速0.5m/s,则设计尺寸为B?H?1.3?1.2?1.56m2,淹没水深3m,水头损失:

v20.52h????1.0??0.013m

2g2?9.8各进水口均采用相同尺寸潜孔,且设闸板起吊素置,以实现不同的运行方式。各廊道间已通过潜孔连接,尺寸同进水潜孔,淹没深3m,0.8m交替设计,使水流在各廊道间同时进行垂直运动,以避免异重流、短流等不利影响。

⑵ 出水部分设计

曝气池出水通过管道送往二沉池集水井,输水管道内的流量按最大时流量加

- 33 -

上回流的污泥量进行计算,设回流比为100%,则曝气池出水设计流量为

Q?Qmax?Q回流?Qmax?100%Qmax?2?1.354?2.708m3/s

取安全系数1.1,则出水设计流量:Q?2.98m3/s,出水采用矩形非薄壁淹没式溢流堰,堰宽等于廊道宽度B?4.5m。根据《给排水手册》第五册415页,薄壁堰过堰流量为

Q?m0bH2gh

式中 m0——流量系数,通常采用0.45;

H——堰顶水深(m);

b——堰上宽度,b?B?4.5m。

代入单池流量,则

2.98?0.45?4.5?H得

322?9.8

H?0.48m

考虑自由跌水水头0.10,出水堰水头损失为:0.48?0.10?0.58m,出水槽尺寸采用B?L?H?4.5?2.0?4.0,则曝气池总水头损失为

H?0.0037?0.013?0.58?0.60m

⑶ 集配水井

来自曝气池的管接入井内,另有两根DN800的管从井内接出,输水至二沉池。二沉池沉淀后的水回流到集配水井的外井,再在外井上接DN1000的管流向消毒接触池。集配水井同时起到超越管的作用,通过内井壁上设闸门,可以控制来自曝气池的污水直接流入外井输至消毒接触池。

9.其它附属设施的设计

本设计考虑到城市工业发展迅速,大量的工业废水排入污水处理厂中,测曝气池中将会产生大量的泡沫,影响到污水处理的效果及卫生条件。因此,本设计中采用消泡管,消泡用水来源为处理厂的处理回用水。

另外,考虑到检修问题,本设计中在曝气池的底部设置排气管,将水排入厂区下水道中。

3.4.5 二沉池 1.概述

二次沉淀池是设置在曝气池之后的沉淀池,是以沉淀、去除生物处理过程中 产生的污泥,获得澄清的处理水为主要目的的。

二沉池有别于其它沉淀池,其作用一是泥水分离,二是污泥浓缩,并因水量、

- 34 -

水质的时常变化还要暂时贮存活性污泥。

活性污泥处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同时泥水分离,使混合液澄清,浓缩和回流活性污泥。其运行处理效果将直接影响活性污泥系统的出水水质和回流污泥浓度。本设计采用机械吸泥的向心式辐流沉淀池,进水采用中心进水周边出水。

2.二沉池的设计计算 ⑴ 沉淀池面积

F?Qmax1.354?36002

m??8134?1.5nq'式中 Qma——污水最大时流量; x q'——表面负荷,取1.5m3/m2h; n——沉淀池个数,取4个。

池子直径:

D?取33m。

⑵ 有效水深

4F??4?813?32.18m 3.14H?q't

式中 t——沉淀时间,取2h;

H?1.5?2.0?3.0m?h2

⑶ 排泥设计

若采用间歇排泥,根据《给排水手册》第五册276页,公式按贮泥时间不小于2小时计,则二沉池污泥容积为:

V?4??1?R?QX4??1?R?RQ ?X?Xr1?2R.4m3/h; 式中 Q——污水设计流量,Q?1.354?3600?4874 R——污泥回流比,取100%;

X——混合液污泥浓度,X?2307.7mg/L;

Xr——回流污泥浓度;

1???1?Xr??1???X??1???2307.7?4615.4mg/L

R1????得出

V?4??1?1??4874.4?1?12998.4m3

1?2?1- 35 -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排水设计说明书(8)在线全文阅读。

排水设计说明书(8).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fanwen/104735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