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工复习题2015-6-22
一、 填空题 1.软件的本质特性是 复杂性 、一致性(Conformity )、可变性(Changeability )、不可见性(Invisibility )。
2.软件工程以关注软件质量为目标,包括过程、 方法 和工具三个要素。
3.计算机辅助软件工程(CASE)是一组 工具和方法 的集合,用于辅助软件开发、维护、管理过程中的各项活动,促进软件过程的工程化和自动化。
4.瀑布模型适用在软件开发的早期阶段 软件需求 被完整确定。
5. 用户需求 是从用户角度描述的系统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通常只涉及系统的外部行为,而不涉及系统的内部特性。
6. 费功能需求 是从各个角度对系统的约束和限制,反映了应用对软件系统质量和特性的额外要求,例如响应时间、数据精度、可靠性、开发过程的标准等。 7.用例描述了一个完整的系统事件流程,其重点在于 参与者 与系统之间的交互而不是内在的系统活动,并对参与者产生有价值的可观测结果。
8.从广义上讲,形式化方法是指将 离散数学 的方法用于解决软件工程领域的问题,主要包括建立精确的数学模型以及对模型的分析活动。
9.面向对象分析(Object Oriented Analysis,OOA)–分析和理解问题域,找出描述问题域和系统责任所需的 类 及对象,分析它们的内部构成和外部关系,建立OOA 模型。
10.用例的包含关系是指一个 用例 的行为包含了另一个用例的行为。
11.分析类的类型:实体类; 边界类 ;控制类。
12.分析对象模型:描述系统的概念实体;由 类图 和对象图组成。 13.基于用例的分析建模过程:理解用例模型;识别分析类; 定义交互行为 ;建立分析类图;检查分析模型。
1.软件危机是指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 维护 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严重
问题。
2.软件过程的四个基本活动:规格说明;软件开发; 软件确认 ;软件演化。
3.软件需求是满足 利益相关者 的要求。
4.用户需求是从用户角度描述的系统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通常只涉及系统的外部行为,而不涉及系统的 内部特性 。
5.需求工程的四个基本活动:需求获取; 需求分析 ;需求规格说明;需求验证。
6.需求验证主要围绕需求规格说明的 质量特性 展开。
7.属性是用来描述对象 静态特性 的一个数据项。
8.“同类对象具有相同的属性和服务”是指它们的定义形式相同,而不是说每个对象的 属性值 都相同。
9.类是 静态 的,类的存在、语义和关系在程序执行前就已经定义好了。
10.用例之间的泛化关系是描述用例之间 一般与特殊 关系的,不同的子用例代表了父用例的不同实现方法。
11.在不同的开发阶段,类图具有不同的 抽象 层次。
12.RUP软件开发过程的特点是: 用例驱动 、以体系结构为中心、迭代和增量式开发。
13.验证和 确认 是贯穿软件生命周期的规范化评估方法。
二、判断题
1.软件需求是决定软件开发是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 √ )
2.用例参与者总是人员而不是系统设备。 ( X )
3.用例是系统的全部需求( X )
4.对象是系统中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的一个实体( √ )
5.对象是构成系统的一个基本单位( √ )
6.对象由一组属性和对这组属性进行操作的一组服务组成( √ )
。
。
。
。
7.对象只描述客观事物本质的、与系统目标有关的特征 ( √ ) 8.UML是一种可视化的编程语言。 ( X )
9.一个状态图最多只能有一个初态和一个终态。 ( X )
10.在顺序图中无法表示要重复发送的消息,但在协作图中可以表示要重复发送的消息.( X )
11.没有( X )
编
译
错
误
的
源
程
序
就
是
正
确
的
代
码
。
12.重复使用同一个对象是一种常用的程序性能优化手段( √ )
13.有错是软件的属性,而且是可以改变的( X )
1.软件需求是决定软件开发是否成功的一个关键因素。 ( √ ) 2.软件=程( X )
3.软件质量是软件产品与明确的和隐含的需求相一致的程度。 ( √ )
4.增量模型适用在开发的早期阶段软件需求被完整确定。 ( X )
5.在描述用例时,应该只注重外部能力和内部细节。 ( X )
6.“面向对象方法”是一种基于对真实世界中的概念进行抽象而思考问题的方法。 ( √ ) 7.对象只描述客观事物本质的特( X )
8.组合关系中的整体与部分具有同样的生存期( √ )
。
。
序
征
。
9.状态图侧重于描述某个类在其生命周期中的动态行为,包括对象在各个不同的状态间的跳转以及触发这些跳转的外部事件,即从状态到状态的控制流。 ( X )
10.在顺序图中无法表示要重复发送的消息,但在协作图中可以表示要重复发送的消息.( X )
11.实体类描述必须存贮的信息及其相关行为–通常对应现实世界中的“事物”。 ( √ )
12.重复使用同一个对象是一种常用的程序性能优化手段。 ( √ )
13.有错是软件的属性,而且是可以改变的。 ( X )
三、单项选择题
1.开发软件所需高成本和产品的低质量之间有着尖锐的矛盾,这种现象称为( C )。
A.软件工程 B.软件周期 C.软件危机 D.软件产生
2. 研究开发所需要的成本和资源是属于可行性研究中的( B )研究的一方面。
A.技术可行性 B.经济可行性 C.社会可行性 D.法律可行性 3.( A )能够使用少量的具有代表性的测试实例,代替大量相似的测试,减少测试次数。
A.等价类划分 B.边界值划分 C.错误推测 D.因果图
4.( A )是软件生存期中的一系列相关软件工程活动的集合,他由软件规格说明。
软件设计与开发。软件确认软件改进等活动组成。 A.软件过程 B.软件工具 C.质量保证 D.软件工程
5.需求分析是在( B )阶段决定的。
A.用户 B.用户和分析设计人员之间 C.开发人员内部 D.使用和维护人员间
6.软件的主要结构和功能是在( A )阶段决定的。
A.分析设计 B.编程 C.测试 D.维护
7.软件可行性研究实质上是要进行一次( A )需求分析.设计过程。
A.简化.压缩的 B.详细的 C.彻底的 D.深入的
8.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C )。
A.经过测试没有发现错误说明程序正确 B.测试的目标是为了证明程序没有错误
C.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迄今尚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 D.成功的测试收是没有发现错误的测试
9.面向对象的主要特征除对象唯一性、封装、继承外,还有( A )。 A.多态性 B.完整性
C.可移植性 D.兼容性 四、简述题(第1、2、4答案不确定,需自己去找找)
1:简述需求分析的过程。 回答一:
(1)问题识别 (2)分析与综合
(3)编制需求分析阶段的文档 (4)需求验证
建立软件原型)3(分析需求可行性)4(确认需求优先级)5(建立需求分析模型)6(创建数据字典)
回答二:
(1)收集用户需求
(2)编写需求定义文档 (3)编写软件功能说明 (4)编写软件需求跟踪矩阵 (5)审核软件需求文档
2:简述分析建模过程?
每次迭代都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分析阶段
建模的目的是捕捉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提取所开发系统的客观世界领域的类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软工复习题答案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