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作业
文献综述 中外会计准则的比较
一、 引言
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步伐的加快,世界各国间也逐渐形成了一个相互联系却又相互独立的会计管理体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各国之间如何化解会计差异,让会计变为一种国际上能够互通的商业语言,也成为了国际会计界的热点话题。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推动我国的经济体系与世界经济体系实现良性互动,实现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也成为了一种势在必行的趋势。而要真正融入国际资本市场,最为重要的一种方法就是寻找出中外会计准则存在的差异,针对这些差异进行比较分析,从而缩小差异,是我国真正能够与国际接轨,适应国际市场的需要。
二、 中外会计准则差异
(一)政府补贴行为差异
同时期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其它国家之间在政府补助方面有所差异,其表现主要体现在政府给予的援助纰漏与政府补助核算方面,差异较大,在国外的会计准则中,将政府补助定义为政府部门通过将资源转移给主体,从而换得主体在将来或者以前根据某些条件来从事相关的经营管理活动所给予的援助。
(二)我国实行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存
会计准则是以特定的经济业务或特别的报表项目为对象,详细分析各项业务或项目的特点,规定所必须应用的概念、定义,然后以确认与计量为中心并兼顾披露,对围绕该业务或项目有可能发生的会计问题做出处理规范。会计制度是以某一特定部门,行业或所有部门的企业为对象,着重对会计科目的设置、使用说明和会计报表格式及其编制加以详细规范。世界各国会计规范形式有两种,一种是以英美等英语国家普遍采用的会计准则形式;另一种是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大陆法系国家所采用的会计立法和会计制度形式。我国目前距离将会计制度由企业自行制定制度的条件还相差甚远,以致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由国家统一制定企业会计制度比较适合我国国情。但我国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并行的方法,从长远看,不利于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以及国际准则的趋同。
(三)运用执业人员的职业判断上存在很大的差异
国际会计准则在实施上更多的依赖于会计师的职业判断,而不是法律条文的对照和解释。从我国实践来看,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发展中的市场,从法律传统看,几乎没有会计师职业判断的传统。现实中,会计准则中某些需要职业判断的会计事项,往往成为某些企业滥用会计政策,进行盈余管理的工具。由于会计执业人员水平的限制、对会计信息作用的轻视以及利益的驱动,我国会计工作中会计政策运用的随意性、不准确性甚至滥用现象较为普遍,使我国的会计信息严重失实,失实的会计信息自然谈不上国际可比性。因此,在中国,引入并成功的使用职业判断是一项与制定会计准则同样重要的事情 三、 导致中外会计准则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
(一) 政治环境因素对会计准则的影响
因为采取不同会计准则有可能产生不尽相同的经济效果,从而影响到各个利益相关者,所以,会计准则不单单是一项技术手段,更表现为一种政治程序。因而各国不同的政治制度也会间接地影响到该国的会计准则制定、会计实务以及会计理论,同时,各国的政治管理制度、与其他国家间的政治关系、政治体制变革和各种政治事件的发生都会对本国的会计准则产生极为重大的影响。
(二) 整体经济环境和经济水平对会计准则的影响
一国的经济环境和经济发展水平是该国制定会计准则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影响因素,也是会计准则制定的根本原因,其中主要指国家的经济膨胀水平、国际贸易状况、国际经济组织参与情况、国家的社会和经济政策、基本的企业资本结构、该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水品、经济的实际运行方式以及最根本的经济发展程度等。经济因素不仅仅直接地决定会计准则的基本规定,还会通过间接影响国家的文化、法律、教育、政治等各个方面,从而对会计准则带来间接的影响。
(三) 社会教育和文化对于会计准则制定的影响
会计作为一种技术和社会相互影响的活动,会涉及到物质技术和人这两个方面,从而难以从根本上摆脱社会教育和文化带来的影响,所以说,社会文化也是会计准则制定的重要影响因素。而社会教育对于会计准则的影响是通过对会计人员的培养和教育所产生的,只有当专业的会计教育和普通的会计教育都达到一定的
《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作业
水平,才可以拟定和设计出与当今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相匹配的会计准则,并也可以保证该会计准则的顺利有效实施,所以说会计准则的实施和制定会受到社会教育因素的影响。
(四) 税收制度和税收体系的影响
各国的税收制度和税收体系能够直接制约企业的会计实务和经营管理活动,税务实务也是会计活动需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国家之中将本国的税则税法当做该国的会计准则,而在另一些国家之中,却有着税务会计和财务会计的区别,这些国家在应纳所得税和会计利润之间通常存在差异,这就要求根据该国家的税法来调整会计利润。
(五) 一国法律因素对会计准则产生的影响
法律因素作为一国各项规则制定的基础,也会对本国的会计准则产生重大的影响,各个国家也都通过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不同程度地影响本国会计准则的实施与制定。而会计准则作为对财务报告和会计核算实施统一管理的基本准则,其权威性与强制性也主要是来源于颁布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的管理部门。在有着成文法系和完整法律体系的国家中,一般由政府直接管理会计活动,而职业会计的民间组织只能够发挥较小的影响和作用,会计规范本身十分重视逻辑性、完整性和系统性,企业的财务管理报告也十分关注正确性与合法性。而在使用判例法系的国家之中,法律法规对于会计活动的约束和管理是较为宏观的,会计规范的实施通常由该行业的民间组织完成,这些国家的会计准则也更加关注公允性与真实性的原则。 四、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带来的影响 (一) 不利于投资者使用报表信息
不同国家按不同会计准则编制的财务报告存在较大差异,信息可即使是同一家企业,按照不同的会计准则编报的报表数据也存在差异,面对这些差异,报表信息使用者会显得无所适从,无法真实r解企况和经营成果,给投资造成很大障碍。会计报表信息的差异给决策者带干扰,对决策也产生重大的误导。 (二) 不利于我国企业海外融资
由于各国会计准则和准则指导下的会计报表信息的差异,各国保护本国投资人利益的需要,都要求在其资本市场上融资的公司必的信息披露规定。也就是海外融资企业必须依据不同资本市场规定财务报告进行信息披露,这一要求增加了上市公司的工作量与上市了企业进行跨国融资。因此,很多跨国公司在选择上市地点时,都会将准则和披露要求的差异作为重要因素予以考虑。但由于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存在的差异,按照我国会计准则编报的会计信息到国际社会认可,必须依据证券发行地的会计准则或国际会计准则进行调增加报表转换的成本,严重的影响到我国企业的海外融资,不利于我国经发展。 (三) 不利于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发布《2008年世界贸易报告》中国以已经成为全球反倾查最大“受害国”。应对反倾销的关键是市场经济地位问题,虽然我国在争取市场经济地题卜不断取得进展,但是美国、欧盟一直未给予我国以市场经济国家的地其原因之—就是我国的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之间存在较大差异。按照我国会则计算的产品成本就低于按照国际会计准则计算的产品成本,按照国计准则计算则产品成本会增高并且很有可能高于我国的出口价格,因此就形成倾销事实,影响到我国企业对外出口和经济发展。 五、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应对策略 (一) 正确认识现存差异
因为世界各国,甚至一国的不同地区,不同行业长期的历史、法律、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等景不同造成了会计的差异,会计的差异又最终体现到会计准则的差异上来。我们要实事求是的看待差异,差异的存在是客观的,我们要做的是认识会计准则现存的差异:。差”在何处,“异”有多大,努力缩小差异。会计差异不是会计差错,更不是会计造假。经济业务实质相同就可以采用一样的处理方法,经济、世务实质不同则采用不用处理方法。
(二) 确定符合国情的趋同策略
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是进步,是大势所趋。趋同并不是完全的等同。趋同是双向的互动而不是单向行动,不是简单地照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而是在差异中寻求建设性、多赢性的和谐方案,进行双边或多边互动。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学习、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制定及执行机制背后所隐含的原则,提炼形成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准则和实务指南,推进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
《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课程作业
(三) 发展会计教育,为趋同提供人力资源
推动我国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必须发展会计教育,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提供人力资源保障。首先,培养高素质的会计从业人员、注册会计师,使会计信息从编报到使用都有质量保证,这样才能使我国会计准则在国际趋同后能被真正的理解和有效的实施。其次,要培养精通国际会计,符合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要求的人才,积极争取,创造条件的参与到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过程中。最后,大力推广会计知识普及教育,提高报表信息使用者的专业知识,促进我国证券市场上投资者对于高质量的财务信息的需求,进而推动我国会计准则质量的提商和国际趋同。
(四) 积极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推动准则双向趋同
目前国际会计准则从制定的背景和应用的范围都更多的代表了欧美等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利益,而较少考虑发展中国家及新兴经济国家的情况。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逐渐也对我国给予了关注,希望得到我国的认可。会计准则国际趋同是双向互动的过程,我们应当以积极的姿态,以各种方式参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制定,了解国际会计准则制定的背景、意义,对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发布的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阐述我们的想法和观点,拓展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空间。 六 总结
在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这些年来,我国在会计准则的发展上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我国会计界研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未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和发展,我国在会计准则上必将不断缩小与国际的差异,在质量和数量上都取得较快的提高。为此,我国的会计准则研究者要认识到产生这些差异的根本原因,不断扩展自身思
路,明确存在的不足和优势,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来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和理念,提高自身研究水平,最终推动我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进程。
参考文献:
[1] 邹洪霞.中外会计准则比较及启示[J].商业经济.2011(12)
[2] 周艳华.浅谈中外会计准则差异带来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中国电子商务.2010(7) [3] 贾芳.会计准则差异与趋同[J].企业研究.2012(20) [4] 刘晓晨.中外会计准则对比与分析[J].中国外资.2011(15)
四、 我的信息素养
我是一名大二的学生,很多人都认为论文只是大四学生的头等大事,一篇论文决定着自己能否顺利毕业,但是,论文写作其实是一种分析能力,这种能力越早培养越好,所以我们大学生应该在大二下或者大三上就开始论文写作,一旦养成了这种能力到了大四就不会因写不出毕业论文而抓耳挠腮了。通过《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课学习可以对自己大学所学的知识做一个全面而又系统的梳理,并锻炼自己的分析能力。之前对论文写作毫无头绪,不知道如何下笔,但通过课程学习后,让我从选题,分析,信息检索,文献综述到最后的论文定稿都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而且,老师在课堂上对我们的认知和能力的锻炼也让我受益匪浅。 受益一:知识的学习
论文写作对大二的学生可以说是零认识,我们没有受过任何论文写作的指导,在学习《信息检索与论文写作》之前,如果让我写出一篇论文可以说是不可能的。但是通过两个月的学习和课后的练习,我已经能够写出论文的一个框架。虽然以我目前的水平,当我独立完成一篇有专业性的正规的论文还是不可能的,但是我相信在接下来的几个月的学习中我们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巧。 受益二:思想能力的锻炼
在课堂上,老师不仅交给我们课本上的知识,还会锻炼我们的思想能力。在大学学习,就是学一种思想,如何站在专业的视角上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反倒是课本上的知识在今后的工作上不受用,往往还得在从业后重新学习。所以思想能力的锻炼对我们来说是很重要也很必要的。
总之,刘老师交给我们的东西不仅能增加我们的知识,提高我们的能力,也能为今后的工作,生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谢谢刘老师!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信息查询与利用综合报告 作业(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