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聚氯乙烯的生产消费现状及发展建议
聚氯乙烯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塑料品种之一。由于其具有难燃 、抗化学腐蚀 、耐磨 、电绝缘性优良和机械强度较高等优点 ,广泛地应用于工业 、农业、建筑、日用品、包装以及电力等方面。
1 生产现状
1.1 产能和产量快速增长 我国 PVC的工业生产已经有近 50年的历史 。近10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以及建筑业与 PVC加工工业对 PVC消费的强劲拉动。国内 PVC工业发展十分迅速。1997—2006年,我国 PVC产能和产量的年均增长率分别高达 22.2%和 20.0%。远高于同期 GDP的增长率,也明显高于同期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增长率。尤其是近二三年,受 PVC反倾销裁定、国内市场供不足需以及原油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国内 PVC价格高涨 ,掀起了PVC建设高潮.生产能力和产量发生了重大变化。目前,我国PVC的生产企业有 100多家 .2003年生产能力只有519.7万t,2006年达到 1284万t,2007年随着中盐内蒙古 吉兰泰盐化集 团公司首期 20万 生产装置 、东曹(广州)化工有限公司 22万t/a、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20万t/a、四川宜宾天原集团有限公司18万吨 以及江西蓝恒达化工有限公司 l5万t/a等多套 PVC装置建成投产 ,扩建或新建产能达到约250万t/a.到 目前为止 .我 国 PVC的总生产能力达到约1534万t/a.同比增长约 19.5%。生产装置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南 、华中、西北和华东地区,其中,华北地区的
生产能力约占全国总生产能力的 32.4%,华东地区的生产能力约占 27.5%,西北地区的生产能力约占15%。天津大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是目前我国最大的 PVC生产厂家 。生产能力为 68万t/a,约占国内 PVC树脂总生产能力的 4.43%;其次是中国石化齐鲁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能力为 6O万t/a,约占国内总生产能力的 3.9l%;再次是新疆天业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能力为 46万t/a,约 占国内总生产能力 的 3.0%。位于第四的是上海氯碱化工股份有限公 司 ,生产能力为 45万t/a,约占国内总 生产能力的 2.93%。今后几年 ,我国仍将有安徽淮北矿业 100万t/a(首期 40万t/a)、河南平顶山煤业公司规划100万t/a(首期 30万 )、中盐内蒙古吉兰泰盐化集团公司40万t/a(首期20万t/a已经于 2007年建成投产 )、甘肃北方三泰化 工有限公司的 12万t/a等多套 PVC装置建成投产 。预计到 2012年 ,我国PVC树脂的总生产能力将超过 2 000万t/a成为世界 PVC最重要的生产国家。 随着生产能力的增加,我国 PVC树脂的产量也不断增加。2004年,我国PVC树脂的产量为 508.8万t,2006年增加到 823.8万t,同比增加 23.3%。2007年我国 PVC树脂的产量 为 971.68万t,同比增长约17.9%。其中,华东和华北地区的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 61%.西北地区虽然 PVC树脂的生产厂家较少 ,但是凭借其原料优势发展迅速。
1.2 企业整体水平不断提高 从生产规模上看。近年来我国 PVC企业的平均生产规模不断提高 .2004年平均生产规模约为 8万t,2005年 达到 11万t.2006年增加 到 l5万t,2007年约 为 l6
万t,一些扩建 、新建装置 的生产 规模 达到2O万~40万吨 .最大规模达到 68万t/a。各企业为了提高单釜装置生产能力 .除了普遍采用70 m,聚合釜及成套技术外 ,还开始采用 100 m以上的大型聚合釜和成套技术 。在工艺技术方案上采用先进的配方技术 、密 闭进料技术 、防粘釜技术 、新型汽提技术 、新型干燥技术和 DCS控制技术等 ,提高了生产装置的自控水平和生产效率 ,提高了产品质量 ,大幅度降低了原辅材料和能源消耗 。
1.3 电石法工艺路线占主流 在我国,由于乙烯法 PVC受原料乙烯 、氯乙烯 、二氯 乙烷供应紧张、氧氯化工艺装置投资高等因素的影响,发展受到很大制约。相比而言 ,电石法 PVC因其投入资金少 、国产化程度高、工艺流程简单 、利润空间相对较大等优势 ,成为当前 PVC行业投资发展的热点。在 2007年的生产能力中,电石法生产能力约 占78.2%,乙烯法生产能力约占21.8%。采用电石原料路线生产的产量约占总产量 的 72%,采用乙烯法原料路线的产量约占总产量的 13%;采用进口VCM’和 EDC原料路线的产量约占总产量 的 15%。
从 PVC生产工艺分布看,我国 PVC生产路线有明显的地域倾向.石化系统及相关企业与合资企业的PVC生产全部采用乙烯法 ,中西部地 区则多采用电石法 。另外,今后几年 ,我国 PVC装置的新建或扩建项目,大多数仍将采用电石为原料 ,因此 ,未来几年电石法仍将是我国 PVC生产的主要工艺路线 。
1.4 产业重心向中西部转移 与其他合成树脂生产企业主要分
布在沿海的状况大不相同,近年来 ,我国PVC树脂产业重心逐步向煤炭和原盐资源丰富的中西部地区转移 。华东地区PVC产能 占全国的比重逐渐下降 ,华北地区(主要是内蒙古、山西)则不断增加。2006年与 2005年相比,华东地区 PVC产能从占全 国的 23%下降到 l9%,而华北地区(主要是内蒙古、山西)从 40%增加到 43%。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走高为电石法 PVC的发展带来了机遇 ,加上我国中西部地区具有煤炭、石灰石资源丰富、电力供应充足以及国家西部大开发的政策等优势 ,为发展电石法 PVC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预计今后几年 ,我国 PVC产能增加量的约70%将集 中在新疆 、陕西 、河南 、云南 、四川 、宁夏和内蒙古等地区。 2 进出口格局发生重大变化 2002年 3月 29 日,原外经贸部发布公告 ,对原产于美国、日本、韩国、俄罗斯和中国台湾地区的PVC进行反倾销调查 。2003年 5月 12 日,商务部公布了对进 口PVC反倾销调查的初裁决定。2003年9月 29日.商务部对上述 4个 国家和 1个地 区的进 口PVC做出最终裁定 .对其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此后 ,我国 PVC进 出口格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进口量明显下降 ,出口量不断增加 。2003年 以前 ,我国 PVC进 口量一直以较高的速度增长 .此后 ,随着国内 PVC产能和产量的不断增加 ,反倾销的作用 以及成本方面的原 因,进口量逐年减少 。20o3年我 国 PVC的进口量为229.20万t,2005年减少为 165.43万 t。2006年 为145.17万t,2007年为 130.38万t。同比减少约1O.2%。与此相反 ,近年来 ,由于我国 PVC
产量大幅度增加 ,导致出口量逐年增加。2003年我国 PVC的出 口量只有2.50万t,2005年增加到 l3.54万t,2006年进一步增加到 50.92万t,2007年出口量达到 75.3万t,同比增长约 47.9%。 (2)进口贸易方式发生变化。反倾销后 ,一般贸易方式进 El降幅明显 ,来进料加工贸易方式增量显著。 (3)进 El来源和出口目的地比较集中。我国PVC的进口虽然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主要集中在日本 、中国台湾 、美 国、韩 国、俄罗斯、印尼和泰国等 7个国家和地区.约占总进口量的95.0%,出口也主要集中在印度、埃及 、俄罗斯、中国香港、巴西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6个国家和地区,约占总出口量的 77.0%。其中,印度为最大的出口国家 ,约占总出口量的34.0%。 (4)出口价格持续攀升。受电石等原料价格持续走高因素的影响 ,2007年我国PVC出口价格不断上 涨 。1月平均价格为 783美元/t,10月上涨 到 l 033.2美元/t,l1月略有回落 ,达到1 005.1美元/t,比 1月份上涨了约 28.4%。受退税下调影响,下半年我国 PVC的出VI明显放缓。 (5)私营企业出口数量激增 ,但国有企业仍是出口的主导力量 。2O07年我国国有企业的出口量同比增长约39.7%,约占国内 PVC总出口量的 52.5%;外资企业的出口量同比增长约 24-4%,约占总出口量的30.4%:私营企业的出 15t量同比增加约 5O.0%。约占总出口量的 13.9%。 3 消费量稳步增长 ,自给率逐渐提高 近年来 ,随着我国城镇化基础建设 、包装材料 、电子电器制品等方面的快速发展 ,对 PVC树脂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 ,与此同时,由于产能和产量的大幅度增长 ,净进口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生产消费现状及建议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