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研专稿]以破解资源环境难题为重要突破口推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8-1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国研专稿]以破解资源环境难题为重要突破口推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实质性进展(上)

内容摘要: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背景下,我国在资源环境问题上正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机遇,特别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既带来了节能减排压力,也将推动技术创新和新增长点的形成。以破解资源环境难题为重要突破口推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紧迫性突出,有利条件较多。与此同时,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挑战和机遇、资源价格改革与放宽准入、淘汰落后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价格改革与社会承受力、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等重要关系。

关键词: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资源环境

一、应对危机背景下我国在资源环境问题上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共识增加、行动加快,我国面临重大而长期的挑战

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近年来国际社会的重要议题和博弈焦点。随着气候变化负面影响进一步显现,国际社会的认识逐步深化,态度发生重要转变。气候问题由一个科学问题逐步演变为全球性的经济和政治问题。人类活动影响气候变化并须采取减排行动,正在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开始加快。

温室气体减排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但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进入工业化阶段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冲击更大。我国正处在能耗增长“爬坡”的工业化中后期,经济规模持续增大,能源利用效率总体偏低,虽然人均历史累计排放仍在低位,但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已居世界前列。据有关方面研究,今后一个时期,全球二氧化碳排放新增量中我国还将占较大比重。我们将会面对国际社会日益加大的减排压力和期待。

将气候变化与国际贸易挂钩是我国面对的又一新挑战。欧美等发达国家提出的碳关税,很可能成为下一阶段发达国家实施贸易保护的筹码,并演变为新的贸易壁垒。欧盟已决定将该地区的航空运营业务纳入其减排体系,并推动全球海运业制定减排目标。未来的国际贸易环境更加复杂多变。

我国在国际上正面临一场由气候变化引发的新的长期斗争。一方面,我们应力争建立基于人均历史累计排放的公平合理可持续的解决方案,为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争取应有的发展权利和空间。另一方面,我们也要认识到,减排并非只为简单回应国际压力,更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减排也并非仅仅增加了经济成本,更是我国加快创新、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难得机遇。我国政府已经宣布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这是一个需要通过艰苦努力方能达到的目标。

(二)以气候变化为契机的新一轮技术革命,将推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竞争

应对气候变化,实质上是要求比以往较少的碳排放实现同样的经济增长,核心是提高碳排放的生产率。由此将催生出大量新的技术、工艺和生产方法,新的市场、管理机制和商业模式,新的制度安排。种种迹象表明,这将是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创新,将引领人类社

会进入以绿色发展为特征的时代,其规模、深度和影响力,很可能与人类社会曾经历过的蒸汽机、电力、信息等重大技术革命处于同一水平。

近来国际上将气候危机与金融危机相提并论绝非偶然。发达国家大打气候变化这张牌,一个重要动机是通过形成某种国际国内的减排约束,为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技术创新创造市场需求,由此形成新的技术突破和经济增长点,为危机后的实体经济恢复和持续增长提供动力。国际上关于气候问题的争论和博弈还将持续,某种国际减排协议的达成和实施还会有诸多不确定性,但由此引发的技术创新进程已经实际发生,并呈逐步加快态势。

技术创新同时也是一个竞争过程,将改变已有的资源配置和竞争格局,改变国家间的技术、经济力量乃至综合实力对比。发达国家在新能源和节能减排技术上占有一定优势,如果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快行动,尤其是在某些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将会占据新的战略制高点,拉大与其他国家的差距。在这场竞争中,不参与、少参与、晚参与都可能成为失败者。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发展,我国的经济和技术实力显著增强。与历史上其他技术革命发生时相比,我国在这一轮技术革命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相对较小。在新能源和节能减排领域我们已经拥有一定技术储备,在少数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较为接近。更重要的是,我们拥有吸收新技术的潜在巨大市场规模,为新技术产业化配套的较为完整的产业体系。如果我们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一轮技术创新机遇,积极面对和参与竞争,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抓紧培育新的竞争优势,就很有可能缩小与发达国家的技术差距,并在某些领域与其并驾齐驱,或赢得领先地位。

(三)危机后的新一轮工业化浪潮将对全球资源供需形势产生重大影响

危机在使发达国家受创的同时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巨大冲击,不少发展中国家经济衰退程度超过发达国家。但是危机不大可能使全球化进程停顿或逆转,也不大可能使一些发展中国家已经开始的工业化进程停顿或逆转。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回暖,可以预期,这些发展中国家将会重回工业化进程轨道,另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将会加入这一进程。

进入发展中国家新一轮工业化进程的有印度等具备一定发展基础的国家,也有非洲、南美洲、中亚等地区传统上比较落后的国家。这些国家所覆盖的人口规模将超过中国,资源需求将集中释放且持续增加,加上中国尚未度过资源需求增长的高峰期,两种力量叠加,将会使本已紧张的全球资源供给面临空前压力。

另一个值得重视的因素是能源和其他重要资源日益明显的金融属性。由于能源和其他重要资源大多不可再生、储量有限,开发周期较长,劳动生产率提高幅度不大,很容易成为国际上金融资本的投机标的。尽管危机后金融监管将有所加强,但国际游资的大量存在,国际货币体系不稳定等因素,将使围绕能源和其他重要资源的金融投机活动难以避免。真实需求的上升加金融投机,将使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全球资源价格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且波动幅度加大。我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国际资源环境将更趋严峻和复杂。

(四)经济回稳并转入常规增长后我国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必将再度突出

近期我国节能减排成效明显,既得益于相关政策措施,也与经济增速下降直接相关。通过实施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我国经济在全球率先回稳,并逐步转入常规增长轨道。危机前

对能源资源的高需求将再次显现。

我国目前仍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加快推进阶段。在这一阶段,以工业为主、重工业占较大比重的产业结构格局不会有大的改变。有关研究表明,从2000年到2007年的8年间,我国煤炭消费量几乎是前50年消费量的一半,水泥和钢铁消费量超过或等于前50年的总和,铜的消费量是前50年的2倍多。可以预期,这种对能源和其他重要资源高需求的格局仍将持续。人为改变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压低工业比重,既不合理,空间也不大。缓解资源环境压力,主要着力点要放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改进技术结构、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生产布局结构等上,以此平衡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压力加大之间的关系。

(五)我国经济中长期将面对增长速度下降和要素成本上升的双重挑战

从国际经验看,一个国家连续40年保持两位数增长尚无先例。我国已经连续30年保持9%以上的高增长,这种势头不可能长期持续。根据我们的初步研究,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在3~5年后下一个台阶,由目前的10%左右降到7%左右,转入一个次高速或中速增长阶段。

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方式在中速增长条件下将难以为继,这种状况在这次危机冲击下已有所显现。2008年四季度和2009年一季度我国增长率在6%左右,伴随的状况是企业利润急剧减少,财政收入大幅下滑,失业问题突出。仅是两个季度,我们就感受到很大压力。发达国家3%以下的经济增长属常态,企业依靠技术进步在低增长的市场需求下仍能获利。而我国企业盈利主要凭借低成本的要素投入和市场容量的快速扩张;一旦增长速度显著下降,企业经营就会陷入困境。

进入次高速或中速增长时期后,资源需求增速会相应降低,但总量仍将保持巨大规模。另一方面,由于资源价格上升,加上劳动力等其他要素的成本上升,我国经济将长期面对要素成本上升的压力。增长速度降低和要素成本上升,将从供求两方面同时挤压企业的盈利空间。如果说现有经济发展方式在高速增长期尚能维持,一旦转入中低增长期,其实质性转变势在必行。否则,中国经济将很可能面临长期困难。企业盈利模式和整个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慢变量”,必须及早着手,持续推进,才有可能在未来增长速度降低时不会出现大的冲击,并成功转入虽增长速度有所回落,但增长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可持续性增强的新发展阶段。

二、把破解资源环境难题作为推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突破口

(一)资源环境的价格扭曲和体制机制不顺是我国结构失衡的根本原因

我国结构失衡有多方面原因,其中资源环境价格扭曲和体制机制不顺起着基础性作用。相当长一个时期以来,我国的资源和环境价格受到不同程度的扭曲,包括土地、水、能源和其他资源的价格低估,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造成的外部损害没有内部化为生产成本等。这种扭曲在造成企业层面浪费、低效、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的同时,鼓励高耗能、高耗水、高耗资源、高污染行业的发展,扭曲产业结构,使已进入重化工业加快增长阶段的我国工业不得不承受更大的资源环境约束压力。其次,由于资源环境价格低估,从而使我国出口产品的成本低估,竞争力部分虚增,成为我国外贸进出口失衡的重要因素。再次,重工业比例过高、

出口比例过高,必然导致投资比重过高,进而扭曲投资消费的比例关系。从资源环境问题入手推动结构调整,具有“釜底抽薪”之效,不仅可以直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对其他方面的结构调整,对结构调整全局,都将产生关键性、实质性的影响。

(未完待续)

作者: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刘世锦 统稿执笔)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国研专稿]以破解资源环境难题为重要突破口推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在线全文阅读。

[国研专稿]以破解资源环境难题为重要突破口推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fanwen/109998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上一篇:033650 - 股票指标公式大全
下一篇:李彬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