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请指出王老师列出的目标分别对应布卢姆目标层次的哪一层?
答:王老师列出的目标包括布鲁姆理论中的“知道、理解、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分别有以下对应:
1、了解杜甫的生平和主要代表作、简要了解创作背景:安史之乱 ——知道 2、准确理解字、词、句的含义—— 理解 3、活学活用课文中出现的生词——运用
4、分辨出古诗文中的虚写部分和实写部分——分析 5、提高古诗词阅读和鉴赏能力——综合
6、体会老妇一家的不幸,差役的蛮横;体会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体会作者忧国忧民但又无可奈何的情感;培养关注民生、关注现实的情感——评价 2. 王老师在分析教学目标时,采用了什么方法分析教学目标的? 王老师在分析教学目标时,采用了归类分析和层级分析教学。
3. 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时,除了使用思维导图工具,还可以使用哪些软件来分析?请对比这些软件支持教学目标分析的特点。 答:在进行教学目标分析时,除了使用思维导图工具,还可以使用的软件有:Word、Excel、ppt呈现和利用几何画板等画图工具参照思维导图的形式绘制内容。 对比分析:
王老师在设计这一课时运用的是思维导图工具,思维导图有以下几个特点:(1)注意的焦点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图形上;(2)主题的主干作为分枝从中央图形向四周放射;(3)分枝由产生联想的线条上的关键词或图构成;(4)各分枝形成一个连接的节点结构。思维导图能使我们的主要精力集中在关键的知识点上,而不需要浪费时间在那些无关紧要的内容上,节省了宝贵的时间,所以它可以很方便地画出相应的层次结构图。
相比之下,1、使用word软件进行辅助,这就要求我们对软件的使用比较熟练,在画结构图上,它的直观性和可操作性都不如思维导图,但在文字处理上,它却有优势,可以弥补思维导图的不足;2、运用多媒体Microsoft PowerPoint软件,它的优势在于更有利、充分地进行图像、声音、文字处理;3、如果用flash软件的话,制作起来相对前几款软件而言要求使用者对电脑使用水平、操作技巧比较高,而且制作比较耗时,但flash软件的使用会使设计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更能吸引学生。
我认为,只要能有效体现教学目标,无论是哪种软件都可以运用。我们可以在教学中多总结,看哪种软件更适合某一类教学目标分析,也可以运用多种软件,从不同的侧重点加以分析。
4. 案例中,第一堂课效果不理想时,王老师对教学做出了调整,这种调整体现了来自学习者特征分析的哪些信息?你怎么评价王老师在第一次课教学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所做出的思考和调整?
案例中,第一堂课效果不理想时,王老师对教学做出了调整,这种调整体现了来自学习者特征分析的起点能力水平分析、认知结构分析、学习态度分析和学习动机分析。
王老师在初次备课时,由于对学习者的分析不够,所设计的教学目标中的教学方法和过程不适合他这节课所要面对的学习者,这才导致了第一节课的不理想。但王老师很善于思考和总结,他在第一节课教学不理想的情况下,及时进行了反思和总结,他积极地向校长了解学生们情况,知道学生们虽然生长在农村,生活环境比较闭塞,学生的知识面比城里的学生窄,但是求知欲很强。因此,在第二堂课上,他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弃用对于学生来说较陌生的伊拉克战争,使用贴近农村生活的抓壮丁故事导入,这样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从而让学生进行思考。而且故事与课文有相似的地方,用对比的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与主动性。在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后,学生提出了许多问题,王老师利用这些问题来组织教学,王老师还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表演,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王老师的这种做法很值得我们学习,这种做法不仅说明王老师的教学经验丰富而且也说明他的思路非常清晰。而我们做老师的要对学生负责任,设想一下,如果王老师在第一次课不理想的情况下就此草草结束这篇文章那么学生对这节课的印象不会如此深刻也体会不到战争给人民带来多大的苦难,那么王老师的教学目标也不能完成。所以我很赞赏王老师的做法。
5、王老师对教学目标的阐述是否规范?如果不规范,应该怎样修改? 答:我认为王老师对教学目标的阐述比较规范,采用思维导图工具从三维目标入手对这一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详细具体的分析。尤其是“知识与技能”这个目标很好。根据布鲁姆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共分为知道、理解、运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遗憾的是王老师课前没有对学习者特征进行完全分析,再制定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导致第一节课的失利,值得学习的是王老师能够及时调整,达到预期效果。在提高学生古诗文阅读和鉴赏能力这个目标中,王老师没有提出具体的目标,例如再给出一篇简短的古诗文,让学生进行翻译理解。
我认为,对于王老师在那么短的时间里设计讲课内容时,肯定不能体现全
面性,毕竟面对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是一班新学生,老师与学生间都有一个适应过程,当通过第一堂课下来,王老师发现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学生们似乎都还没进入课文描述的情景,王老师发现自己的讲课有问题时,通过与校长的谈话,明白了问题的症结所在,第二堂课及时调整教学方式,这充分体现了王老师的难能可贵和应变能力,说明王老师对知识的掌握具备丰厚的功底和灵活掌控课堂的能力。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模块二必选案例分析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