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史第二讲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0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二讲:早期的佛经翻译

一、关于翻译的早期记载

《册府元龟·外臣部·鞮(di2)译》记载,周时有越裳国“以三相胥重译而献白雉,曰:‘道路悠远,山川阻深,音使不通,故重译而朝’”。 《礼记·王制》:“五方之民,言语不通,嗜欲不同。达其志,通其欲,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这是对翻译官的不同称呼。后翻译之职,又称“象寄”“象胥”“鞮译”。又因“夷语与中国相反”,古文把夷语称为“反舌”,而译官又叫“舌人”。

到汉朝,我国主要的外事活动是对北方的匈奴用兵,故翻译活动逐渐用“译”来统称了。 二、佛经翻译活动分期 张振玉认为,“佛教之传入中国盖在西汉末年”,那就是公元元年前后。东汉明帝八年(65年),蔡谙赴天竺取经,两年后,蔡自天竺归,佛经翻译由此开始。

佛经翻译可以分为三个历史时期:第一时期,由东汉末年到西晋,名译家有安清、支谦、支谶、竺法护等。第二时期自东晋至南北朝,名译家有南方的佛陀跋陀罗、宝云等,北方的昙无谶、鸠摩罗什等。第三时期,则是唐代,为佛经翻译之大成。玄奘孤征天竺,研求佛法,历17年;回国后,19年里翻译了佛经73部(相当于25部圣经的分量)。 三、佛经翻译第一阶段(东汉末年到西晋)

1.《高僧传》载:汉明帝夜梦金人飞空而至,乃遣博士弟子秦景等往天竺寻访佛法。??竺法兰,中天竺人也,自言诵经数万章,为中天竺学者之师。时蔡谙既至彼国,相随间行而至,既达洛阳,便善汉言。谙于西域获经,即为翻译,所谓??四十二章等五部。四部失本不传,江左惟四十二章经,今见在。

又有《释老志·序》说,秦景和蔡谙同往天竺求经,后与摄摩腾、竺法兰回洛阳,译四十二章经。这是最早翻译出来的佛经了。

2.早期佛经翻译的一大特点:很多经书没有书面原本,多为合作翻译的结果。西域或天竺来的高僧口诵经文,然后由中方人员合译出经文。

3.公元2世纪,安世高译经“义理明晰,文字允正,辩而不华,质而不野”。同时代的译者有支谶、安玄、严佛调等。 安世高,即安清。【百度百科】 3支谦简传【百度】

支谦,又名支越,字恭明。原为月支人,故姓支。祖父东汉时率数百人来华定居。支谦生于中国,受业于支亮,亮受业于支谶,三人均闻名于世。汉献帝末年,谦避乱入吴,孙权赏识其才华,拜为博士。他通晓六种语言,博览群书,本人并非沙门,但佛理精通。 4.《法句经序》:我国译论的开山之作

法句经序

昙钵偈者众经之要义昙之言法钵者句也而法句经别有数部有九百偈或七百偈及五百偈偈者经语(僧版作“结语”,严版与藏版同)犹诗颂也是佛见事而作非一时言各有本末布在诸经(僧版作“众经”,严版与藏版同)佛一切智厥性大仁愍伤天下出兴于世开现道义所以解人凡十二部经总括其要别为数部四部阿鋡(僧版作“别为四部阿含”,无“数部”;严版与藏版同)佛(僧版作“至”,严版亦为“佛”)去世后阿难所传卷无大小皆称闻如是处佛所在(僧版无“在”,严版与藏版同)究畅其说是后五部沙门各自钞众(僧版作“采”,严版与藏版同)经中四句六句之偈比次其义条别为品于十二部经靡不斟酌无所适名故曰法句

夫诸经为法言法句者犹法言也近世葛氏传七百偈偈义致(僧版为“至”,严版为“致”)深译人出之颇使其浑(僧版为“浑漫”,严版同藏版)惟(僧版作“唯”,严版为“惟”)佛难值其法(僧版为“文”,严版为“法”)难闻又诸佛兴皆在天竺天竺言语与汉异音云其书为天书语为天语名物不同传实不易唯昔蓝调安侯世高都尉佛调(僧版作“弗调”,严版为“佛调”)释梵为晋(僧版作“译胡为汉”,严版作“释梵为汉”)实(僧版作“审”,严版亦为“实”)得其体斯已(僧版作“以”,严版为“已”)难继后之传者虽不能审(僧版为“密”,严版作“审”)犹尚贵其实粗得大趣始者维祇难出自天竺以黄武三年来适武昌仆从受此五百偈本请其同道竺将炎为译将炎虽善天竺语未备晓汉其所传言或得梵语(僧版为“胡语”,严版为“梵语”)或以义出音近质直(僧版、严版均为“近于质直”,多一“于”)仆初嫌其为词不雅(僧版作“嫌其辞不雅”,缺“为”字,严版同藏版)维祇难曰佛言依其义不用饰取其法不以严其传经者令易晓(僧版作“当令易晓”,严版与藏版同)勿失厥义是则为善座中咸曰老氏称美言不信信言不美仲尼亦云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明圣人意深邃无极今传梵(僧版作“胡”,严版亦为“梵”)义实宜径达(按:据苏晋仁、萧錬子点校本僧版第284页注释,僧版各本均作“经达”,苏、萧乃据严版改为“径达”)是以自偈(僧版为“竭”,严版为“偈”)受译人口因顺(僧版为“循”,严版为“顺”)本旨不加文饰译所不解即(僧版为“则”,严版为“即”)阙不传故有脱失多不出者然此虽词(僧版为“辞”,严版为“词”)朴而旨深文约而义博事均众经章有本故句有义说其在天竺始进业者不学法句谓之越序(僧版为“叙”,严版为“序”)此乃始进者之鸿渐深入者之奥藏也可以启蒙辩(僧版位“辨”,严版为“辩”)惑诱人自立学之功微而所包(僧版为“苞”,严版为“包”)者广寔(僧版、严版均为“实”)可谓妙要也(僧版为“者”,严版为“也”)哉昔传此时有所不出会将炎来更从谘问受此偈等复(僧版为“重”,严版为“复”)得十三品并校往古(僧版为“故”,严版为“古”)有所增定第其品目合为一部三十九篇大凡偈七百五十二章都凡一万四千五百八十字(僧版缺“都凡一万四千五百八十字”,严版与藏版同)庶有补益共广闻焉

5.《法句经序》分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解释什么叫“法句经”。“昙钵偈者,众经之要义。昙之言法,钵者句也??偈者结语,犹诗颂也。是佛见事而作,非一时言,各有本末,布在众经。??自去世后,阿难所传,无卷大小,皆称‘闻如是’处佛所,穷究其说。是后五部沙门,各自采经中四句六句之偈,比次其义,条别为品,于十二部经靡不斟酌,无所适名,故曰法句。”这是解释法句经的内容。意思是说,法句经事实上是佛祖在不同时候作的“偈子”,这些偈本来分布在不同的经书中,沙门弟子把它们集合起来,分门别类。没有合适的题名,就称之为法句。

第二部分,《法句经序》的主体部分,就是平常所见与翻译相关的部分,主要讲述《法句经》在我国的翻译、传播的问题。包含的要点有:(1)该序说“近人葛氏传七百偈”,结果翻译出来之后,语义含混(浑漫)。(2)说明翻译的难处,指出有多重原因:“唯佛难值,其文难闻”,我们与佛祖生活在不同时代,听不到他的话;天竺语言与汉语不同,“名物不同,传实不易”。(3)按该序的说法,以前有蓝调等四位翻译大师,在把胡语译成汉语时,“审得其体”,后来的译者“斯

以难继”,达不到他们的水平,不过“虽不能密,犹尚贵其实,粗得大趣”。这是对以前两种不同译者的批评。有理想的译者,也有一般的译者。(4)维祇难在黄武三年从天竺来到了武昌,支谦就请他把这个含有五百偈的本子相传,并请和他同来的竺将炎翻译。说明这个《法句经》的来历,与上面所说的葛氏所传的七百偈的版本不同。(5)对竺将炎的译文做出批评:“将炎虽善天竺语,未备晓汉,其所传言,或得胡语,或以义出音,近于质直。”这里就提出了“质”和“直”的翻译方法。(6)对于竺将炎的译文,支谦和维祇难有不同的看法。支谦开始是“嫌其不雅”。维祇难则引用佛祖的话说,“依其义不用饰,取其法不以严”,指出,“其传经者,当令易晓,勿失厥义,是则为善”。钱钟书说,这句话中的“严”,即“庄严”之“严”,与“饰”变文同义(钱钟书,2001a:425)。这里借维祇难之口,提出了“善译”的标准,它包含两个方面,即既要容易懂,也要保留原文意义。这与现在通用的“准确、通顺”说几无二致。(7)在支谦和维祇难关于竺将炎的译文进行讨论的时候,“座中”还有其他人,他们引用老子和孔子的话,说明“信言不美”、“言不尽意”的道理,所以,既然“圣人意深邃无极”,那么,翻译时“实宜径达”。这样,就提出了“径达”的翻译方法,其实就是直译法。(8)说明这个版本的《法句经》的翻译过程中所采取的策略,主要有两方面,即“因循本旨,不加文饰”,以及“译所不解,则阙不传”,是一种允许删节的翻译。

第三部分,说明《法句经》原文在源语文化中的地位,说明后来与竺将炎进一步修订译文的过程:(1)《法句经》“辞朴而旨深,文约而义博”,在天竺,这是佛教的启蒙经典,“始进者之鸿渐,深入者之奥藏也”,可以“启蒙辨惑,诱人自立”,价值很高。(2)因为当初有些地方节略了,所以,恰好将炎到来,就“更从咨问,受此偈等,重得十三品,并校往故,有所增定”。不知道什么原因,一般的翻译资料不收录这部分内容,然而,这部分内容交待了对于原文的态度以及对译文的处理方式,对翻译研究并非没有意义。

6.《法句经序》中的翻译思想:核心的问题在于提出了翻译中的文质之争

·如何理解“文”和“质” ·文质与信达雅 ·文质与归化、异化

·文质涉及的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 7.竺法护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翻译史第二讲在线全文阅读。

翻译史第二讲.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fanwen/114385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