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与接地的方法
式中:D──建筑物每边的扩大宽度(m);
L、W、H──分别为建筑物的长、宽、高(m)。
(2)当建筑物的高H等于或大于100m时,其每边的扩大宽度应按等于建筑物的高H计算;建筑物的等效面积应按下式确定。
Ae =〔 LW+2 H(L+W)+πH2 〕·10-6
(3)当建筑物各部位的高不同时,应沿建筑物周边逐点算出最大扩大宽度,其等效面积Ae应按每点最大扩大宽度外端的连接线所包围的面积计算。 由上述公式算得基站的年预计雷击次数,以及属于第几类防雷建筑物。 接闪器设计
首先在铁塔上安装避雷针对建筑物进行保护,避雷针的高度以及保护范围根据规范《GB50057-94》中的要求来计算得出,且在屋顶女儿墙上敷设避雷带,材料为热镀锌圆钢,直径12 为㎜。如果还不能完全保护建筑物,需利用建筑物屋顶的钢筋作为避雷网,对建筑物以及机房等进行保护。
引下线设计
①天线避雷针
避雷针可用铁塔作引下线,因铁塔已良好接地,所以,只需在安装避雷针时 保证避雷针与铁塔有良好的电气连接,并将铁塔分别在四个角上与建筑物混凝土 内的钢筋相连即可,同时做好防腐处理。
②机房建筑物避雷网
机房建筑物避雷网可用建筑物内的钢筋作引下线,同时建筑物内的钢筋也起到了均压环的作用。
地网的设计
机房建筑物的接地体可采用建筑物地梁和框架柱混凝土桩基础内的钢筋,用框架柱基础内的主钢筋作垂直接地体,用地梁内主钢筋作水平接地体,它们可连接成均匀布置的地网。
地网接地电阻值应满足规范要求,小于5Ω。
3.2 内部防雷设计
①电源避雷器
1) 当220/380V 供电线路进入基站时,应首先在进站后的第一配电处进行第一 级防雷保护,即在交流配电屏处安装第一级电源避雷器。达到IEC规定的最高防护标准。 技术参数:雷电通流量≥100KA(10/350μs);
残压峰值 ≤2.5KV;
响应时间 ≤100ns;
2)在机房配电箱的输入端加装相应的第二级电源避雷器。
第二级电源避雷器采用C类保护器进行相-中、相-地、中-地的全模式保护。
技术参数:雷电通流量≥40KA(8/20μs);
残压峰值 ≤1000V;
响应时间 ≤25ns;
3)在机房设备处安装第三级电源避雷器。
技术参数:雷电通流量≥5KA(8/20μs);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移动通信基站整体的防雷设计方案(11)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