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消防安全知识讲座
——德育处 赵文广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今天我讲座的内容是关于《消防安全知识》。安全无小事,责任重泰山。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如果利用不当,或者管理不好,就会发生火灾,
严重威胁人们的生活,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家的建设发展造成巨大损失。校园是
人员高度聚集的公共场所,教学仪器多、科研设备贵、用电量大,各类试验易燃物
多,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影响大、损失大,直接影响我们的生命安全和工作、学习
的正常进行。因此学校高度重视校园防火工作,始终把防火工作放在各项预防工作
的首位。预防校园火灾是一项长抓不懈的工作,学习消防知识是中学生在校学习期
间不可或缺的一课。
今天我们举行这个讲座,其目的是让所有天卉的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消防安全
常识,熟悉消防器材的性能特点,掌握灭火、疏散、逃生技能,提高自防自救能力,
预防校园火灾。通过对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使广大同学做到“三懂三会”,即:
懂火灾的危害性、懂火灾的扑救方法、懂预防火灾的措施:会报火警、会使用灭火
器、会逃生自救。
消防安全十分重要,消防工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火灾的预防;二是如何灭火。
对此,同学们都应该有所了解,并掌握一些基本知识。
第一部分 火灾的基本常识
一、什么是燃烧?
燃烧,俗称着火,系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
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
燃烧具有三个特征,即化学反应、放热和发光。
二、燃烧的条件(要素)
燃烧的必要条件——物质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
(或三要素),即:可燃物、氧化剂和温度(引火源)。只有这三个条件同时具备,
才可能发生燃烧现象,无论缺少哪一个条件,燃烧都不能发生。但是,并不是上述
三个条件同时存在,就一定会发生燃烧现象,还必须这三个因素相互作用才能发生
燃烧。
1.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可燃
物。可燃物按其物理状态分为气体可燃物、液体可燃物和固体可燃物三种类别。可
燃烧物质大多是含碳和氢的化合物,某些金属如镁、铝、钙等在某些条件下也可以
燃烧,还有许多物质如肼臭氧等在高温下可以通过自己的分解而放出光和热。
2.氧化剂: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即能与可燃物发生氧化反应的物质
称为氧化剂。燃烧过程中的氧化剂主要是空气中游离的氧,另外如氟、氯等也可以
作为燃烧反应的氧化剂。
3.温度(引火源):是指供给可燃物与氧或助燃剂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常
见的是热能,其它还有化学能、电能、机械能等转变的热能。
三、燃烧的类型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中学生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