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儿数学学习中,需要运用和创造各种适合教学需要的方法,通过一定的认知阅读、动手实践、自由探索与合作交流,幼儿才能获得真正理解与把握基本数学知识的技能,他们才能自信、大胆地表现自己,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唯有将幼儿的自信建立在体验成功的经验基础上,设置和创设一定的情景数学、动手操作、愉悦游戏才能帮助幼儿对数学有真正的认识。
抽象、枯燥的数学内容变成趣味绘本,使幼儿在轻松、自由的阅读和操作中主动地去探索学习数学。
心理学家皮亚杰曾说:“数概念不是直接教会的。”这说明幼儿形成数概念必须通过他本身大量的认识理解与思维感知,通过具体实物获得,从经验中逐步形成数印象。中班的数活动,要和幼儿的生活经验相结合,从生活中的事物来学习相应的数知识,尊重孩子学习规律与年龄特点,而绘本数学则是非常有利于激发孩子主动学习的载体和渠道。为了增强互动,我和幼儿共同分享和阅读了《暖洋洋商店》的故事,并且创设了与幼儿生活中非常熟悉的商店购物游戏情境,通过“商店开张”、“认识暖洋洋物品”、“商店购物”等活动环节,将数活动与主题教育活动、学习内容与幼儿的生活情景、游戏情景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幼儿在绘本数学和游戏中初步感知序数,并尝试着运用序数的经验解决问题。活动中整合了许多内容。首先是“数”,这也是本次活动的难点,要明确地说出是第几排第几件物品,对幼儿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刚刚开始是教师引导幼儿去发现物品旁边的数字,引导幼儿怎样准确说出物品的位置,特别是交流手套和帽子时,但在说围巾时就可以让幼儿尝试自己说出物品的位置。其次是比较物品之间的不同,感知物品的大小、颜色、图案、材料、样式等。再次是物品与人的对应关系,大人戴大帽子、小孩戴小帽子;交通警察叔叔戴白色的手套;女孩喜欢戴有花朵的围巾等等。另外,在最后的活动延伸中,请幼儿根据物品的种类与数量送它们回家,学会看标记和分类整理。此次活动注重幼儿的情感体验和阅读认知,激发幼儿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提升自信,使幼儿在心情愉悦的情况下,不知不觉中主动学习,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增强自信。
三、体会: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品质是幼儿在活动过
程中表现出的积极态度和良好行为倾向,是终身学习与发展所必需的宝贵品质。教师及时地观察,鼓励,指导和评价直接影响着孩子学习的结果,绘本数
学通过有趣的故事情景,巧妙地将数学知识融入到绘本故事中,帮助孩子在绘
本情景与游戏体验活动中一步步认识数学,学习数学,应用数学,从而树立学
习的自信品质,教师通过富有主题价值和教学内涵的绘本数学引导幼儿发现事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专题研究:浅谈绘本数学对幼儿自信品质培养(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