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TechnologyVision
2012年8月第22期
科技视界
高校科技
碳酸盐岩微相研究现状与发展展望
董运青
(河南理工大学
【摘
河南焦作454003)
要】碳酸盐岩是一种重要的储油岩,碳酸盐岩油气勘探工作促进了人们对碳酸盐岩微相的深入研究,微相分析方法在
碳酸盐岩沉积学的研究中也十分重要。本文介绍了碳酸盐岩微相研究的简要历程,重点介绍了碳酸盐岩微相研究的方法和技术手段,以及人们对碳酸盐岩微相分析和解释的研究成果和应用,并对近年来微相分析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碳酸盐岩;微相;研究现状;进展
碳酸盐岩作为沉积岩中的一种主要岩类,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在我国约占沉积岩总面积的55%,并且不同时代的地层中均有发育。由于碳酸盐岩成因和结构的特殊性,使微相分析方法在碳酸盐岩沉积学的研究中显得尤为重要,成为碳酸盐岩沉积环境分析、岩石成因研究、相带划分以及岩相古地理研究中不可或缺的沉积学研究方法和手段[1-2]。
要合理的进行微相的分析研究,必须进行野外地质研究,通过对野外露头和岩心的观察,可以识别的相标志有:岩性标志、岩石结构和颜色、层理、沉积构造、成岩特征、化石和生物构造等。在早期的岩石薄片分析研究中,也强调把野外工作和室内薄片研究结合起来。近十几年来,微相的研究方法不断推陈出新,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就。
1碳酸盐岩微相研究简要历程
早期的微相研究主要以岩石学偏光显微镜观察为主要
2.1初步分析方法
对岩石样品最基本的也是最初的操作是磨制成薄片,也
可以是制作切片、揭片,或者是铸体、刻蚀和染色。碳酸盐岩薄片显微镜研究为微相分析提供了必要的基础资料。
研究微相最基本的工具是偏光显微镜和双目显微镜,这些基本的岩石学显微镜也是到目前为止进行微相研究最常用的工具。通常,需要对研究所用的显微镜配备低倍和高倍
分析手段。最早进行微相研究工作应为奥地利格拉茨大学的
Peters,在他1863年发表的题为“达斯坦石灰岩中的有孔虫”
论文中,曾评价了薄片在阐明古生态和古地理问题方面的作用。
1927年,Udden和Walte在发表的论著中阐述了说明他
们怎样利用偏光镜来描述和研究石灰岩的微相特征,并将鉴定成果最终应用到了得克萨斯的油气勘探中。
物镜以及岩石学鉴定装置,同时为研究岩石的成分和组构,还应配置机械或计算机工作站(Kobluk和Vyas,1989)。为了能同时观察整个薄片,可以使用数字胶片扫描仪(De
19世纪30年代,Sander和Pia在碳酸盐岩的显微镜研
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首次介绍了现代碳酸盐的综合研究成果。
Keyser,1999)和单片缩影胶片工具。薄片观察的研究顺序应
该是从低倍开始,连续转换到高倍的物镜。
2.2精细分析方法
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研究沉积微相最有潜力的技术
1949年,Brown最早提出了“微相”这一概念,随后Cuvil-lier在1952年又对它进行了重新定义。
1962年,Folk和Dunham根据颗粒类型与泥晶一亮晶一
颗粒相对含量,对沉积环境能量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分类方法。
是常规的薄片资料与更为精细的显微镜(如:扫描电子显微镜、阴极发光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和矿物学、地球化学综合研究。Tucker(1981)对下列不同的显微镜技术做了极好的综述:扫描电子显微镜、阴极发光显微镜、X射线衍射和沉积岩化学分析技术[2]。
70年代,Wilson系统总结了碳酸盐岩沉积学与微相研究
方法,提出了24个标准微相和9个相带的沉积模式。
2.2.1立体扫描电子显微镜
立体扫描电子显微镜(简称为扫描电镜,SEM)技术的应
80年代,杨承运和卡罗兹用微相方法对碳酸盐岩进行了
分类,并对微相分析方法进行系统阐述[3]。
用,对我们了解碳酸盐岩沉积、成岩过程及其产物都有很大的帮助。它的优点是能高度聚焦,形成极小表面的三维(微和超微尺度)优秀照片,分辨率高,放大倍数高达10至100000
2碳酸盐岩微相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
作者简介:董运青(1981—),女,现在攻读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硕士,主要从事遗迹学方面的研究。
70科技视界SCIENCE&TECHNOLOGYVISION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碳酸盐岩微相研究现状与发展展望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