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猫皮下组织中环层小体(又称帕氏小体Pacinian corpuscle)的感受器电位与锋电位研究等的实验 和其它的实验表明,感受器电位产生在无髓鞘的 神经末梢上,这个电位达到一定的程度引起第一 个郎飞氏结去极化,产生锋电位。
3. 编码作用 是指感受器在把刺激的能量转换为神经 的动作电位时,不仅发生了能量的转换,而且把 刺激所包含的环境变化的信息也转移到了动作电 位的序列之中,起到了信息的转移作用,这就是 感受器的编码作用。一般用感受器的编码(coding)作用解释这一现象 的产生原理。感觉神经纤维上传导的动作电位的 频率以及各个动作电位之间的间隔时间可能是不 同的,大脑皮层接受了这些序列不同的动作电位 之后,能够区分出这2种不同性质的刺激。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第5章+感觉和运动功能4(10)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