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发展中的国家也是水资源短缺和污染比较严重的国家之一。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水处理化学品是发展比较晚的国家,但是起步晚的我们,在不断的总结经验,水处理化学品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尤其是中国的水处理化学品市场。未来中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处理化学品市场。1993年全国总取用水量与1980年相比增加18.43%,达到5 255亿m3,人均用水量为450 m3。
中引入氯根等),阳离子复合型(如PAC中引入Fe3+等),多种离子复合型(铁、硫酸根、氯根的复合),无机-有机复合型(PAC与聚丙烯酰胺复合)等,如聚合氯化硫酸铁、聚合铝硅、聚合铝磷,聚合铝铁等。
(5) 有机絮凝剂:
有机絮凝剂中分为4类:合成高分子絮凝剂、天然高分子改性絮凝剂、微生物絮凝剂和多功能水处理剂。合成高分子絮凝剂主要是聚丙烯酰胺(PAM)及其衍生物。天然高分子改性絮凝剂包括淀粉、纤维素、含胶植物、多糖类和蛋白质等类别的衍生物,目前产量约占高分子絮凝剂总量的20%,微生物絮凝剂是指利用某些微生物分泌的高分子物质作絮凝剂。国内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等单位已有良好的研究成果。
2、我国水处理剂与国外的差距:
我国水处理剂的生产和应用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不同水处理领域发展的历史背景不同,因此对目前所体现的国内外差距不能一概而论。整体上看,由于我国水处理剂是70年代以后陆续投产的,这些产品除少数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外,大部分是剖析、仿制或依据国外专利研制的,再加上我国水处理剂工业发展历史较短,科研经费有限,因此具有基础薄弱、技术比较落后、整体水平不高的特点。按以下几方面分析国内外差距。
(1) 产量:
与先进国家相比,我国水处理剂的产量很低。美国1997年各种水处理剂销售总额约为35.2亿美元。我国水处理剂的总产值与美国相差甚远。
(2) 品种:
循环冷却水处理剂:主要包括缓蚀剂、阻垢剂、杀菌剂及配套的预膜剂、清洗剂和消泡剂等。大类品种国内基本配套齐全,已能大量替代进口,并能部分出口。通过对不同年代3次大型技术引进(70年代13套大化肥装置、80年代的石油化工装置和80年代末的宝钢冶金装置的配套水处理技术)的及时消化和开发,大大缩短了我国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基本掌握了国外一些著名的水处理公司如美国的Nalco、Drew、Betz、日本的栗田、片山等公司的技术和配方特点。目前在品种上与国外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新型水溶性共聚物、新型膦羧酸、氧化型杀菌剂和含溴杀菌剂上。“八五”期间虽经努力开发了某些新品种,如AA-STA(丙此信息来到东涛化工 参考资料: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浅析国内外现状对水处理化学品的需求问题(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