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理想信念是道德之本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明确理想信念在人们的道德品质中处于主导地位,是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理想一般分为生活理想、职业理想和社会理想等,其中生活理想是基础,职业理想是实现社会理想的桥梁,社会理想是最高层次。理想的实现是要靠个人不懈的努力和奋斗。敬业更要乐业。
二、学习内容及要求
1.识记:(1)理想和信念的概念;(2)理想类型:社会理想、职业理想、生活理想;(3)师德修养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的。
2.理解:(1)教师实现职业理想的要求;(2)教师劳动的三重收获(魏书生语)。
3.应用: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谈谈个人在处理职业理想与现实矛盾时的感受和超越。
第三章 教育观念是师德之魂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教育观念的含义;现代教育观念是教师职业道德的灵魂,对教师教育行为和师德修养有深层次影响。适应新课程的需要,教师不仅是自己学科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要不断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内涵,通过知识的魅力来对学生进行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教育。新时期要求教师转变传统教育观念,树立新的
教育观、发展观和学生观,尤其是把学生全面发展放在第一位,以学生为主体,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二、学习内容及要求
1.识记:教育观念的含义及其对教师行为的影响。2.理解:新的教育观、发展观和学习观。
3.应用:为了适应新课程,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如何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观念。
第四章 师生伦理关系是师德主体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师生之间的伦理关系和情感关系是师生关系的核心,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之本,尊重学生是师生关系的基础。平等、民主、合作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理念。实现由传统的师生关系向现代的师生关系的转变:即由教师中心向学生中心的转变,把学生作为一个独立权利的人来对待,不得侵犯学生的人身自由和教育的权利。教师要在新课程中找准自己的位置,转变自己的角色。
二、学习内容及要求:
1.识记:(1)师爱的特点;(2)新型师生关系的涵义。2.理解: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地位和作用的变化:(1)是新课程的探究者和开发者;(2)是教与学的设计者与创造者;(3)是学生发展的合作者与促进者。
3.应用:怎样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1)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对待学生;(2)以爱为基础,信任、理解学生;(3)面向全体,因材施教;(4)讲求民主,宽松和谐:(5)塑造和提升现代教师人格。
第五章 坚持依法执教
一、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依法执教是新时期教师职业道德内容之一,德治与法治不可偏废。依法执教不仅是教师对自身行为的规范,而且是法律赋予教师的基本义务。以往教育实践中侵犯学生的权利常有发生,在民主法制社会中教师要全面履行法律义务,坚持依法执教,不得侵犯学生的权利,否则要承担法律责任。同时,教师要了解自己应享有的基本权利。
二、学习内容及要求:
1.识记:(1)学生的受教育权、生命健康权、隐私权、名誉权、人身自由权、性不可侵犯权、财产所有权的概念;(2)教师享有的基本权利类型及救济的途径。
2.理解:教师侵犯学生权利行为的表现及其法律责任。
3.应用:运用所学的教育基本法律知识,评析学校或教师侵犯学生权利行为的案例。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经典范文学习新世纪教师素养心得体会2024精编范例5篇(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