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有序推进已立项项目进程。督促马xx区棚户区改造等x个项目按规划有序推进。
4.开展潜在城市更新项目的前期工作。第一季度前完成x围和石头围片区旧改立项前期工作。第三季度完成金斗岭周边片区老旧住宅区更新意愿征集等前期工作。
(四)全力抓好安全生产,推动实现全面消除各类风险隐患
1.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压实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与社区、集体股份公司、xxx家主管行业企业签订责任书,督促企业建立健全从主要负责人到一线岗位员工覆盖所有岗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
2.“专”“常”结合消除各类安全隐患。持续开展危化品企业、工业园区、“三小”场所、有限空间企业、食品安全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隐患专项整治行动,巩固专项整治成果。坚持日常排查与专项整治相结合,全面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持续打压各类安全事故苗头。
3.防范化解各项风险。加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对辖区所有工矿商贸企业、“三小”场所、城中村等重点场所开展事故灾难类安全风险评估,全面摸清街道事故灾难类类别风险、点位风险底数,及时采取风险管控和治理措施。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体系,突出抓好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修订、培训和演练工作及救援队伍、应急装备物资等保障能力建设。
4.扎实开展安全宣教。发挥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七进”、“x·xx”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安全生产活动的引领带动作用,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防灾减灾、食品安全、燃气安全、森防三防等宣传教育,最大化普及安全知识及法律法规。
(五)全力提升城区品质,进一步优化宜居宜业宜游环境
1.进一步改善辖区交通环境。主动对接、全力服务好辖区地铁x号线二期、拖车服务中心、明珠道改造、综保区二期等市、区重大项目,推动综保区二期、整体搬迁范围内及拖车服务中心周边相关配套的xx条断头路建设,提升辖区市容环境和道路交通品质。
2.严格落实监管职责。常态化围绕市容环卫指数考核开展环卫工作,开展“全天候、全覆盖”市容环境巡查,持续整治乱堆乱倒乱排、占道经营、乱摆卖等行为;进一步维护修缮、督促管理好各类城市家具,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巩固城中村综合治理成效,切实提升辖区群众幸福感。
3.长效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工作。开展多样化、多形式的宣传活动,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作用,积极引导居民主动学习垃圾分类知识,学会正确处理垃圾、投放垃圾;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强制分类,创新垃圾投放“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绿色生活模式;积极贯彻执行《x市生活垃圾减量分类工作激励办法》,对积极配合参与生活垃圾分类且成效显著的单位、住宅区、家庭和个人上报主管单位给予激励。
4.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贯彻落实全市“x蓝”行动计划,落实河长制工作要求,统筹推进辖区河湖环境提升工作,发挥“xx河小二”“护河U站”等品牌效应,切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
(六)全面完善治理体系,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
1.创新“三引领”打造安全宜居物业小区。探索物业精准管理服务新模式,推动物业管理与社会治理深度融合,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充分发挥居规民约作用,推进社区党委、物业服务企业、业主委员会、业主群众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基层社会治理,推动物业管理工作从行业管理向社会治理转变,构建“党建引领、多方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物业治理新格局。
2.巩固人民调解“三前移”项目成果。进一步发挥信息摸排、宣传引导、多元调解机制,以“三前移”项目为抓手,推动基层治理“五治融合”发展,拓宽多元社会组织参与基层治理,切实解决社会治理“最后一公里”问题,形成社会治理示范品牌,为城市治理提供xx基层范例。
3.扎实做好信访维稳及扫黑除恶工作。进一步落实“稳定”方针,对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工程深度治理,以领导包案延伸前移解决矛盾纠纷,实现“化解在小、化解在早”。
4.巩固后方陆域交通“净畅宁”成果。进一步分析研判后方陆域交通形势,在拖车综合服务中心尚未建成、疏港交通体系尚未完善、辖区仍处于“大施工、大开发”的时期等实际情况下,科学合理安排交通整治力量巩固后方陆域交通环境。
5.优化完善各类平台。抓好党群服务中心阵地建设,发挥“民意通”平台效应,解决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创新完善“群众点菜、街道买单”的民生微平台,继续深入推进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一社区一品牌工作,夯实党建在基层的治理根基。创新网格精准服务、社会共治、信息共享工作模式,充分发挥网格员队伍“社区事务官”角色作用,推进“四个转变”,构建从“服务-治理-核实-劝导”的闭环式内循环模式,助力辖区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6.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坚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全面提升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七)全力增进民生福祉,切实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完善各类保障体系建设。提高街道社区两级社会救助经办能力,健全社会救助对象动态管理机制,逐步构建高水平“xxxx”养老服务体系,推进社会救助、养老等各项服务高质量、可持续和创新型发展。
2.办好“民生微实事”项目。继续完善两个清单建设,激发群众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进一步做好民生微实事项目实施监管工作,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要求,强化街道监管责任及社区实施主体责任,做好项目整体规划,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强项目申报的体系性。
3.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力办好各项品牌活动,积极打造海洋文化、疍家文化、客家民俗文化特色活动,全面提升居民文明素质,为群众提供更加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经典范文关于街道党工委2024年工作计划(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