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健全四项机制,切实提高群众的满意度。践行群众路线,密切干群关系、转变干部作风是关键。一是建立信息收集机制。在镇活动办设立投诉举报电话,畅通网络举报途径,及时受理群众和企业信访投诉,采取直办、转办、交办、督办的方式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重点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难题80余件,化解信访积案、难案12起,消除各类矛盾隐患72起。二是实行暗访督查机制。坚持把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作为重点,通过强化日常监管,对全镇机关效能、村干部作风等情况进行明察暗访达10次以上,发出情况通报5次,通报批评22人。三是坚持追责问责机制。对损害群众切身利益问题,严格实行责任倒查机制,坚持“零容忍”,发现一起,处理一起,绝不姑息,主动约谈镇村党员干部112人次,为8个软弱涣散村及时调整选派了支部书记。四是严格考核奖惩机制。将贯彻落实作风建设纳入党员干部年度效能目标管理考核,出台了《石墙镇党员干部转变作风、联系群众十要十不准》等规章制度,严格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总结、一季一考评”的工作机制,要求各部门、村深入自查,纠正违规现象。转变作风焕发战斗力。群众关注度高的兴北路、镇中心幼儿园、北出入口景观工程、偏远村通公交等项目进行重点倾斜,实现提前完工,投资500万元,集政务服务中心、科技民俗规划展览馆、社区服务中心、党员干部教育中心等为一体的前沃社区睦邻中心也即将完工,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
践行群众路线没有终点,转变作风永远在路上。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让广大的党员干部转作风,接地气,让群众从一个个发展变化中看到我们发展的信心。只要我们用好群众路线这个法宝,与群众融为一体、打成一片,赢得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我们就一定能在实现小康、服务群众的征程中闯出一片新的天地。
密切联系群众个人心得体会【三】
密切联系群众,是我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党的事业走向成功的法宝,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实现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然而在现实工作中,尽管基层干部加深了对党的群众工作路线的再认识,能够把群众观念贯穿于整个工作始终,但我们也不难看到当前群众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
一是理论学习不够。在政治理论学习方面,部分干部缺乏主动性,满足于一般了解和应付上面的考核。由于平时政治理论不扎实,对上面的政策理解不透彻,与工作联系结合不紧密,上级政策很难在群众中得到有效地宣传和贯彻,做群众工作中甚至出现了理屈词穷的局面,工作中很难说服群众,让群众理解上级意图。在业务学习方面,不少同志满足于日常工作任务的完成,习惯于按常规办事,习惯于按经验办事,缺乏钻研精神,缺乏创新意识,工作难以打开新局面。 二是工作的方式方法没有得到根本的转变。缺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的工作意识。有时下村只在面上走一走,到村干部那里谈一谈,而直接到农户,访贫问苦就更少,对基层群众提出的问题,也是能推则推,不能一抓到底。不注意发现和总结群众的经验,把群众的意见置之脑后。
三是在工作作风上有时比较散漫、松懈、不够严谨。有些干部存在着干好干差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思想,因此,在平时工作中散漫,服务意识淡薄,接待缺乏耐心,不够热情。
要做好基层工作,必须认真研究农村群众工作的新变化、新特点,探索新机制,增强工作执行力,优化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水平,切实推进干部作风转变。
(一)坚持民主规范,推进决策科学化。发扬“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良好作风,严格执行决策程序,杜绝重大决策“拍脑袋”、“一言堂”等不良现象。一是坚持调查研究制度。所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面对基层工作中,机关干部要深入到一线,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真正需求,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围绕群众生产生活中的难事开展调查,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二是深化民主恳谈制度。在事关经济社会长远发展和群众切实利益的事项决策前,由村干部、利益相关方等参加的民主恳谈会,充分听取各方意见,集中群众智慧,促进科学决策。
(二)坚持奖优罚劣,推进管理制度化。建章立制,形成奖罚分明、令行禁止、高效有序的机关内部运行机制。一是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机关干部考勤、值班、病事假等日常管理制度,创新管理办法,确保机关内部有序运行。深化x镇干部成长规划,坚持“拜师认徒”制度,提升年轻干部应对一线工作的能力。二是完善干部考核制度。建立以“德、能、勤、绩、廉”为考核内容,“领导评议、组织督评、干部互评、群众测评”为主要方式的机关干部考核体系,充分调动机关干部的工作积极性。
(三)坚持以人为本,推进服务便民化。遵循“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理念,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切实做到访民情、解民忧、惠民生。一是健全联系群众渠道。坚持机关全员驻村联企制度,全体驻村干部每周下村企、进农家时间不少于3天,全面落实以“发民情联系卡、绘村情民情图、记民情日记、坐民情接待岗”为主要内容的“四民”举措,真正做到以脚步丈量民情,切实为村居、企业和广大群众排忧解难。二是完善便民服务体系。加强镇村两级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深入开展“便民服务示范单位”和“便民服务之星”评创活动,拓展便民服务内容,优化便民服务质量,力争群众不出村,就能办成事。三是深化镇村联合办公。规定每周一为镇村干部联合办公日,由驻村干部和村干部一起在村部受理、解决群众反映的各项事务,共同讨论研究村里的大事要事,合力化解群众信访问题。
密切联系群众个人心得体会【四】
从根本上说,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就是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教育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过程中应当表现出来的一贯态度和行为风格。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关键在于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落到实处,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切实做到体察民情、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珍惜民力、改善民生。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经典范文密切联系群众个人心得感想体会(2)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