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一等奖(十四篇)(2)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8-09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3、解决问题:三个班为残疾儿童捐款,一班捐了113元,二班捐了96元,三班捐了87元,三个班一共捐了多少元?

(二)检测反馈

加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按照计划,李叔叔在后四天还要骑多少千米?

115+132+118+85=115+85+132+118←加法交换律

=(115+85)+(132+118)←加法结合律

=200+250

=450(千米)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教案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一等奖四

第28页例1(加法交换律)和第29页例2(加法结合律)

1.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探究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

一、创设情境

1.引入谈话。

在我们班里,有多少同学会骑车?你最远骑到什么地方?

骑车是一项有益健康的运动,这不,这里有一位李叔叔正在骑车旅行呢!

(情景图演示:李叔叔骑车旅行的.场景。)

2.获得信息。从中你可以得到哪些信息?

(学生同桌交流,然后全班汇报。)

随着学生的回答,从左往右出示线段图,出现大括号与问题:

3.解决问题:能列式计算解决这个问题吗?(学生自己列式并口答。)

二、探索规律

1.加法交换律。

(1)解决例1的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40+56=96(千米)

56+40=96(千米)

展示:从右往左再现线段图。

两个算式都表示什么?得数怎样?○里填什么符号?

40+56○56+40,

(2)你能照样子再举几个例子吗?

(3)从这些例子可以得出什么规律?请用最简洁的话概括出来。

(4)反馈交流。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5)揭示定律。

①知道这条规律叫什么吗?

②把加数换成其他任意的数,交换律还成立吗?

③怎样表示任意两数相加,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好吗?(同桌轻声交流。)

④交流反馈,然后看书:看看课本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

⑤根据加法交换律对口令。

师:25+65=______(生:等于65+25)

78+64=______

⑥完成课本第28页下面的“做一做”:

300+600=()+()()+65=()+35

2.加法结合律。

展示:李叔叔三天骑车的路程统计。

(1)找出信息解决问题。

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多媒体展示线段图:根据学生列出的不同算式,表示三天路程的线段先后出现。

通过线段图的演示,你们发现什么?(不论哪两天的路程先相加,总长度不变。)

我们来研究把三天所行路程依次连加的算式,可以怎样计算:

比较88+104+9688+104+96

=192+96=88+(104+96)

=288=288

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后两个加数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

出示:(88+104)+96○88+(104+96),怎么填?

(2)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揭示规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4)用符号表示。(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____+(____+____)

(a+b)+c=____+(____+____)

(5)①用语言表达与用字母表示,哪一种更一目了然?

②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

三、练习巩固

1.指出下面哪几道题运用了加法运算定律,分别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1)用“凑十法”7+9=6+(1+9)(运用了加法结合律)

(2)~(7)为教材练习五第4题(略)。

2.连一连。

83+315

64+(73+37)

87+42+58

315+83

(64+73)+37

87+(42+58)

56+78+44

78+(56+44)

想一想:最后一组连线的依据是什么?

四、小结

1.今天我们发现了哪些数学规律?

2.这些运算定律是怎样发现、归纳的?

3.对于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的应用,我们已经知道的有哪些?

五、布置课后作业

完成课本练习五第1题、第3题。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教案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一等奖五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水小数同样适用,并会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能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和减法的运算性质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简便计算。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多媒体课件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以前我们学习了哪些加法运算定律?生: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

师:你能用字母把它们表示出来吗?(学生说,教师板书)生:加法交换律a+b=b+a;加法结合律a+b+c=a=(b+c)。师:我们学这些运算定律的目的`是什么?

生:学这些运算定律是为了帮助我们进行简便计算。

师:下面的每组算式两边的结果相等吗?计算后,你发现了什么?

3.2+0.5○0.5+3.2(4.7+2.6)+7.4○4.7+(2.6+.4)生:相等,两个小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三个小数相加,先把前两个小数相加,再加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第一个数,结果不变。

师: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加法的运算定律页同样适用。应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计算简便些、我们今天就学习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板书)

二、自主探究

出示例4.计算0.6+7.91+3.4+0.09

师:上面的算式属于什么算式?我们应该怎样计算呢?

生:上面是连加算式。按照运算顺序,从左往右计算,计算出的小数如果末尾有0要去掉。

师:自己试着计算一下。(学生独立完成,板演)0.6+7.91+3.4+0.09=8.51+3.4+0.09=11.91+0.09=12

师:观察上面的算式,想到其他的计算方法吗?生:整体观察算式发现,如果交换7.91和3.4的位置,这样0.6与3.4、7.91与0.09都可以凑整计算,也就是说在运用加法交换律后,再继续使用加法结合律就可以使计算更简便些。

师:你会解答吗?

(学生独立完成,板演展示)0.6+7.91+3.4+0.09

=(0.6+3.4)+7.91+0.09)=4+8

三、探究结果汇报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把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你有哪些收获?

生1: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在小数加法中同样适用,运用这些运算定律,可以使得计算简便些。

生2:计算小数加、减法,可以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也可以根据算式的特征,灵活选择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

四、师生总结收获

师:通过本课时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生:整数加、减法中的运算定律对小数加、减法同样适用,在计算时,我们要先观察算式中的数据,根据数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简便算法。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教案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一等奖六

1.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万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交流、合作,体验混合运算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3.在经历探索混合运算运算顺序的过程中,进行有条理地思考,充分感受解决数学问题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我听说我们班的学生个个都是计算小能手,大家敢不敢挑战两个计算题?计算:

26+35+11 65-21+18在两位数运算的基础上,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三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

1、出示数学信息

星期天妈妈带礼物去姥姥家,给姥爷买了一件上衣112元,一件下衣103元,给姥姥买了双鞋88元。

2、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

(1)买一件上衣和件下衣一共需要多少钱?

(2)买一件上衣和一双鞋一共需要多少钱?

(3)买两件下衣需要多少钱?

(4)上衣比下衣便宜多少钱?

(5)姥姥的上衣比姥爷的裤子贵多少钱?

(6)买衣服和鞋一共花了多少元?(板书)

(7)衣服比鞋贵多少钱?(板书)

大家真善于思考,提了这么多的问题,今天我们着重解决这两个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3、解决问题:买衣服和鞋一共花了多少元?

(1)认真思考,你可以列出什么算式?由复习导入,学生可以列出112+103+88

(2)你会解答吗?自己在本子上试一试,看能有哪些方法解决?

(3)找学生展示他的算法。

(4)学生说算法及运算顺序,其他同学补充。

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1)列分式计算:112+103=215(元) 215+88=303(元)

(2)列综合算式计算:112+103+88=303(元)

(3)用竖式计算:112 215 112 + 103 + 88或+ 103 215 303 215 + 88 303

(4)口算(凑整百、整十)师:你喜欢用哪种方法?

独立思考说出理由。重点让学生说一说综合算式的计算过程。

第一个问题这么快就解决了,你们的计算能力真强,第二个问题敢不敢挑战?

4、解决问题:衣服比鞋贵多少钱?

(1)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展示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

本节课在学习了两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再通过学生讲解补充掌握计算方法,为后面的应用奠定基础。

5、总结归纳运算顺序。

思考:在只含有加法或减法的算式里,该按什么顺序进行计算?学生交流。

结合学生发言,归纳总结:一般情况下,在只含有加法或减法的算式里,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进行计算。

真了不起,这么快这两个问题已经解决,看来大家的计算能力非同一般。老师带来了过关游戏,敢不敢闯?好,请看第一关。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经典范文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一等奖(十四篇)(2)在线全文阅读。

加法运算定律教学设计一等奖(十四篇)(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fanwen/1397433.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