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施工技术的具体操作
①编写施工技术交底、参加技术交底会议技术交底是每一个分项/分部工程开工的前提,也是贯彻始终的技术指导,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其可靠度至关重要。因此,技术员在编写完交底后必须交技术室主任审查通过,方可向施工队队长进行交底。
②参与工程质量的检查、验收在施工过程中,施工队经过自检、互检、交接检后,再报项目部,由项目质检员复查,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我同时以质检员的身份参与了工程质量的检查、验收,上现场之前必须熟悉施工图纸,如墙体配筋图、楼板梁的配筋图、模板施工图等。模板验收中主要检查板缝是否封堵严密、垂直度是否合格、测量模板安装是否满足房间开间要求等;钢筋验收则检查墙体的保护层厚度、箍筋间距、梯子筋以及暗柱暗梁的配筋是否符合要求等;抹灰装修则检查拉毛强度、面层平整度是否合格;防水层铺贴是否符合规范等。
③协助现场技术人员处理施工质量问题
主要是工程中出现的蜂窝孔、漏浆、露筋胀模、烂根等。
二、工程概况
实习单位:x市x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x市第一运输总公司x街住宅楼
工程地点:x市第一运输总公司二号院
监理单位:x市x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x建筑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建筑面积:6317.20㎡(其中地下室面积792.90㎡,阳台面积54.75㎡,阁楼面积423.4㎡)
计划开工日期: 设计年限:50年
建筑结构安全等级:2级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丙级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丙级
建筑场地类别:Ⅲ类场地土
建筑耐火等级:二级
材料要求:
承重墙:240厚砖墙楼板:保护层厚度20㎜构造柱:行混柱240x40
梁柱保护层:30㎜基础底板及基础梁保护层:40㎜
1.基础底板及其梁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基础垫层为100厚C15素混凝土。
2.坡屋顶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20,其余层梁、扳柱为C25。
3.梁、板、柱混凝土等级不同时,其相应节点区混凝土应采用相交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值。
4.本工程所用钢筋有HPB235级,HRB335级两种。
基槽开挖
开挖桩承台基坑土方→灌桩芯混凝土→混凝土垫层→砌砖胎模、抹水泥砂浆→钢筋绑扎→安装模板→墙、柱插筋→浇筑混凝土砌体和脚手架工程
常用脚手架有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吊式脚手架、附着升降式脚手架及里脚手架。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由钢管、扣件、底座和脚手板等部件组成,门式钢管脚手架由门架、剪刀撑和水平梁架或脚手板构成基本单元,再互相连接增加梯子、栏杆等部件构成整片脚手架。升、降式脚手架施工工艺流程为:墙体预留洞→脚手架安装→脚手架爬升→脚手架下降→脚手架拆除。
砖砌体砌筑包括:抄平、放线、立皮树杆、挂准线和砌砖等。在施工中应严格按照各工艺要求进行。要确保砖砌体符合“横平竖直、砂浆饱满、组砌得当、接槎可靠”的质量要求,并采取相应的保证措施。
砌块砌筑工艺流程为:运输→砌筑→勒缝→清扫墙面→埋设管线→安装门窗。
钢筋工程
1.基础底板及基础梁钢筋
①按弹出的钢筋位置线,先铺底板下层钢筋。一般情况下先铺短向钢筋,再铺长向钢筋。
②摆放底板混凝土保护层用砂浆垫块,垫块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按每1m左右距离可缩小。
③底板如有基础梁,可分段绑扎成型,然后安装就位,或根据梁位置线就地绑扎成型。
④底板钢筋如有绑扎接头时,钢筋搭接长度及搭接位置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钢筋搭接处应用铁丝在中心及两端扎牢。
⑤根据弹好的墙、柱位置线,将墙、柱伸入基础的插筋绑扎牢固,插入基础深度要符合设计要求,甩出长度不宜过长,其上端应采取措施保证甩筋垂直,不歪斜、倾倒、变位。
2.墙筋绑扎:
①在底板混凝土上弹出墙身及门窗洞口位置线,再次校正预埋插筋,如有位移时,按洽商规定认真处理。
②先绑2~4根竖筋,并画好横筋分档标志,然后在下部及齐胸处绑两根横筋定位,并画好竖筋分档标志。横竖筋的间距及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③为保证门窗洞口标高位置正确,在洞口竖筋上划出标高线。门窗洞口要按设计要求绑扎过梁钢筋,锚入墙内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④各连接点的抗震构造钢筋及锚固长度,均应按设计要求进行绑扎。如首层柱的纵向受力钢筋伸入地下室墙体深度;墙端部、内外墙交接处受力钢筋锚固长度等,绑扎时应注意。
⑤配合其他工种安装预埋管件、预留洞口等,其位置,标高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3.构造柱钢筋的绑扎
①向受力钢筋的连接方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②画箍筋间距线:在立好的柱子竖向钢筋上,按图纸要求用粉笔划箍筋间距线。
③套柱箍筋
④柱箍筋绑扎
a.按已划好箍筋位置线,将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动,由上往下绑扎。
b.箍筋与主筋要垂直,箍筋转角处与主筋交点均要绑扎,主筋与箍筋非转角部分的相交点成梅花交错绑扎。
c.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沿柱子竖筋交错布置,并绑扎牢固。
4.梁钢筋绑扎:
①在梁侧模板上画出箍筋间距,摆放箍筋。
②先穿主量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将钢筋按已画好的间距逐个分开;穿次梁的下部纵向受力钢筋及弯起钢筋,并套好箍筋;放主次梁的架力筋;隔一定间距将架立筋与箍筋绑扎牢固;调整箍筋间距使间距符合设计要求,绑架立筋,再绑主筋,主次同时配合进行。次梁上部纵向钢筋放在主梁上部纵向钢筋之上,为了保证次梁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和板筋位置,可将主梁上部钢筋稍降低一个次梁上部主筋直径的距离加以解决。
③框架梁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的节点,梁下部纵向钢筋深入中间节点锚固长度及伸过中心线的长度要符合设计要求。框架梁纵向钢筋在端节点的锚固长度也要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大于45d。绑梁上部纵向钢筋的箍筋,宜用套扣法绑扎。
④箍筋再叠合处的弯钩,在梁中应交错布置,箍筋弯钩采用135°,平直部分长度为10d。
⑤梁端第一个箍筋应设置在距离柱节点边缘50mm处。梁与柱交接处箍筋应加密,其间距与加密区长度均要符合设计要求。
⑥在主、次梁受力筋下均应垫垫块,保证保护层的厚度。受力筋为双排时,可用短钢筋垫在两层钢筋之间,钢筋排距应符合设计规范要求。
5.板的钢筋绑扎:
①清理模板上面的杂物,用墨斗在模板上弹好主筋、分布筋间距线。
②按画好的间距,先摆放受力主筋、后方分布筋。预埋件、电线管、预留孔等及时配合安装。
③在现浇板中有板带梁时,应先绑扎板带梁钢筋,再摆放板钢筋。然后进行绑扎。
④在钢筋的下面垫好砂浆垫块,间距1.5m。垫块的厚度等于保护层的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三、实习总结与感想
通过这一个月的实习,让我在实践知识上有很大的收获。以前从课本上学到的指示,也在实践中得到了印证,还学习了许多具体的施工知识,这些知识比理论更具有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在实习期间,我与技术人员、工人师傅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互相经常交流思想,尊重实习指导人的指导和安排。一进入实习工地,首先对整个工程及工地的基本情况有了了解,看了工程的建筑、结构施工图,了解了工程的类型、结构形式、工程的规模、生产工艺过程、建筑构造与结构体系、地基与基础的特点等,还了解工程的进度情况、技术力量的配备及工人的素质,及目前工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准备采取的方案措施。通过看施工图,现场调查,与工人及技术人员交谈等方式,对工程有了一个基本的认知,即知道工程已完成了那些任务,还有那些任务要完成,我将参与哪些工作等。
在实习过程中,我还了解了建筑业企业的组织机构及企业经营管理的方式。包括施工单位的组织管理系统,各部门的职能和相关关系及施工项目经理部的组成,和各级技术人员的职责与业务范围,还有在施工项目管理中各方(业主、承包商、监理单位)的职责等。
这次实习让我深深的体会到自己知识的匮乏,还有很多知识需要学习,包括书本上的和实际中的。增强了我回到学校踏实努力学习的信心,利用这次实习的机会接触社会,得到很好的锻炼,明确了在剩余的一年大学生活中应该发展的方向。而且也确实让我喜欢上了这个行业,我会努力的提高自己,以期以后在这个行业中有更好的发展。
时光荏苒,随着大学四年学习生活的接近尾声,我们也迎来了期盼已久的毕业实习。在进入工程管理专业之后,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专业课程,掌握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但课堂上的听讲和书本上的知识若不结合实践,终究是纸上谈兵。正所谓实践出真知,回想整个实习过程中的点点滴滴,我感触颇多、获益匪浅。在此我就对本次毕业实习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及学习到的知识经验总结如下:
一、实习目的
实习培养了我们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专业意识和职业责任感,并且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二、实习内容
20xx年x月x日下午,经过6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在x老师的带领下,终于来到了浙江省x市x镇,开始了为期五天的毕业实习。由于到达时间较晚,加上大家旅途劳累,第一天我们并没有安排实习活动。
上午,我们在x宾馆的会议室里听了工程师的报告。首先,方工程师结合我们的专业,给我们讲解了水电站工程管理的相关内容。接着,方工程师介绍了技术改造项目的流程。最后,方工程师带领我们学习了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术改造工作管理办法。
x日下午,我们一行来到了新安江水电站。下车后,我们循着江边往上游走,我们便看到了新安江水电站的主体,只见巨大的坝体耸立于江面之上,其气势雄伟,让人不得不对建造此座水电站的先辈们肃然起敬。接着,我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新安江水电站,并聆听了工作人员的详细讲解。
新安江水电站位于浙江省建德市境内,钱塘江支流新安江上,距杭州市170公里,为坝式水电站。新安江水电站是中国第一座自己勘测、设计、施工和制造设备的大型水电站,主要担负华东电网调峰、调频和事故备用任务,是华东电网骨干电站之一,并有防洪、灌溉、航运、养殖和旅游等综合效益,对促进沪、杭、宁地区工农业发展有巨大作用。水库正常蓄水位108m,总库容220亿m3,死水位86m,调节库容102.7亿m3,具有多年调节性能。防洪库容47.3亿m3。电站装机容量81万kW,保证出力17.8万kW,多年平均年发电量18.6亿kWh。以220kV和110kV输电线路各4回接入华东电力系统。经水库调节,使下游建德、桐庐、富阳三市(县)2万余hmz肥沃农田免受洪水灾害。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经典范文建筑工程技术毕业实习报告(集锦17篇)(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设计)(4)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