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初年,江州有个郑家村,村头有座破庙,庙里有只通人语、又通人性的灵雀。一天,灵雀见一个小孩晕倒在庙门前,估计是饿的,它急忙衔来浆果,将孩子救活。那孩子见灵雀会说话,起初十分害怕,但看灵雀并无恶意,才将自己的身世告诉它。
小孩叫郑男,十岁,是郑员外的独子。不想半年前,父母意外双双离世,留下的房子却被叔叔郑觉虎霸占。郑男无家可归,只能以乞讨为生。这次出去,他一连两天滴水未进,才昏倒在庙门前。
灵雀听了很是气愤,它让郑男在庙里等着,自己飞进村里,找到郑家,见一个大胡子和一个胖婆子在忙前忙后,正是郑男的叔婶。
原来,郑觉虎将霸占来的房子开成商铺,当天正是开张之日。灵雀藏在屋檐下,趁夫妇俩不注意,从窗户飞进去,悄悄从屉子里衔出三枚铜钱飞回庙里,给郑男去买馒头吃。就这样,灵雀让小郑男栖身在庙里,自己每天从店里衔回钱来,管他吃喝,将他安顿下来。
一晃一个月过去了,郑觉虎发现了灵雀的小动作,连夜布下机关陷阱,逮住了灵雀。胖婆子出了个恶毒的主意—将灵雀身上的毛拔光,丢到街上喂猫狗。郑觉虎连连称妙,立刻动起手来。灵雀身上的羽毛被一根根带着血肉扯下来,它疼得昏死过去。
等到灵雀再醒来时,发现自己被丢在路边阴沟里。它暗自庆幸周围没有猫狗出没,忍着剧痛,慢慢爬回了破庙。小郑男看到灵雀的惨状,不禁号啕大哭。灵雀扬起翅膀,帮小郑男拭干眼泪,附在他耳边,叮嘱了一番。
第二天,郑男重新出去乞讨,逢人就讲,那破庙的菩萨能说话,十分灵验,一时引得周围的百姓纷纷前来。灵雀则藏在菩萨脑后,对求问者应声而答,凭着灵性预卜吉凶,往往皆中。这庙里的香火顿时兴旺起来,名声也传了出去,一直传到郑觉虎的耳中。这郑觉虎虽家资殷实,却没个一儿半女,一直引以为恨。因此他也备上供品,到庙里问卜。
来到庙里,郑觉虎倒头就拜。灵雀见是仇人,顿时怒上心头,但听了郑觉虎的一番祷告后,再见他的大胡子,灵雀顿时有了主意。只听它缓缓说道:“天啾啾,地喳喳,施主命中本无子,不如认命,不如认命。”
郑觉虎一听急了,磕头如捣蒜,一会儿就磕出了血印,他发誓道:“菩萨,您行行好,如果能让我们生出一儿半女,就是叫我上刀山下火海都行!”
灵雀开始吊郑觉虎的胃口,说:“心诚则心愿成,但问施主诚心几何?”
郑觉虎跪在地上赶忙答道:“只要我能生个儿子,菩萨您尽管吩咐就是了!”
“若肯除尽胡须,儿女说来就来。”“行,我今晚回去就剪……”“不不不,是要连根拔掉。”
“这—”郑觉虎一怔,想到拔须之痛,不禁害怕起来。
灵雀看郑觉虎犹豫,又说道:“若无诚心,休怪菩萨……”
郑觉虎一想,狠狠心答应了。
郑觉虎回到家中,喝了两口酒,把菩萨的话说给老婆听,胖婆子想反正疼的不是自己,上手就拔。才揪下两根,郑觉虎就疼得嗷嗷叫,要打退堂鼓。但胖婆子哪里肯依,仗着力大,将郑觉虎死死按倒在地,骑在身下,双手揪着郑觉虎的一把胡子,胡乱撕扯……随着胡子一绺一绺地被拔下来,郑觉虎疼得两眼冒花,昏死过去。
等郑觉虎再醒来,已是第二天一早。他一摸下巴,胡子已被拔了个精光,伤处渗出的血珠沾了一手,火烧火燎般疼。他顾不上那么多了,赶紧让胖婆子把拔下的胡须包好,夫妻俩一起来到庙里。
灵雀见那拔下的胡子,再一看郑觉虎血迹斑斑的光下巴,心里那个痛快!不过它在报仇之外,更想为郑男讨回公道,于是说:“天啾啾,地喳喳,施主心诚,天地可鉴。但若想得子,还须舍一物。”
郑觉虎心花怒放,说:“只要我拿得出,菩萨请尽管说。”
灵雀开了口:“不义之财不可得,令兄房与财,尽数还侄儿。”
要让视财如命的郑觉虎吐财,那可比剜心都疼,他犹豫起来,问:“什么?这是为何?”
灵雀开导道:“两家合一家,侄儿便是儿。施主既然有儿,为何还来求儿?”
郑觉虎这才听明白,原来自己占了哥哥的房产,等于两家合一家了,侄儿就是儿子了,不就把自己命里本有的儿子挤掉了吗?可他宁肯不要儿子,也不想还财产,想到这,郑觉虎霍地起身要走。
胖婆子不干了,一把拦住丈夫,拉他一起跪下,并承诺将小郑男接回家好好招待。
郑觉虎从庙里出来,一直埋怨老婆,但胖婆子笑笑说:“这个忌好破。你看着吧,到时候咱们既保住了房子,又可以添子女,岂不更好?”说着,她附在郑觉虎耳边念叨起来,一席话让郑觉虎安心不少。
第二天,郑觉虎在街上找到了正在讨饭的郑男,把他领回了家。一番好言相劝后,夫妇俩摆了一桌好菜,供小郑男吃喝,又打扫出一间上好的厢房,说要让小郑男长住。
小郑男见叔婶那么热情,也就打消了疑虑。到了晚上,小郑男早早睡下,打算第二天一早向灵雀道谢。不料他吃惯了粗茶淡饭,消化不起鱼肉,半夜闹起肚子,起来直奔茅房。
上完茅房后,小郑男往回走,忽然看见婶婶提着灯笼,叔叔拿着油桶,两人正猫着腰在厢房墙角做着什么。小郑男留了个心眼,悄悄上前看个究竟,原来叔叔正在往厢房的木柱和门壁上浇油。小郑男不解就里,就找了个墙角藏了起来。再一看,叔叔已浇完油,点着火折子,顷刻之间,厢房就被火舌吞没了。
婶婶站在那里哈哈大笑,骂道:“兔崽子,这回啊,就是菩萨也帮不了你!”
小郑男听得真切,看得心惊,趁着火声“噼啪”,从狗洞里爬了出去,一溜小跑,回到庙里,把刚才那一幕说给灵雀听。灵雀心头火起,想了很久,又有了主意。
第二天,郑觉虎夫妇来到庙里,磕了头,假装哭起来,说家里失火,侄儿昨天被烧死了。
灵雀当即大喝:“天啾啾,地喳喳,狠毒夫妇,罪不可赦!”
郑觉虎夫妇没想到菩萨竟然对自己干的坏事一清二楚,吃了这一吓,跪在地上磕头如捣蒜,求菩萨指点脱祸之法。
见两人被吓住,灵雀缓缓告诉他们,除非二人之间有一人愿为郑男偿命,才能保住另一人性命,否则三日之后,两人都在劫难逃。
夫妇二人刚走出庙门就争吵起来,郑觉虎说杀人的主意是胖婆子出的,要胖婆子去偿命;胖婆子则指责是郑觉虎放的火、杀的人,应该郑觉虎去偿命。
两人这么吵嚷了一路,来到一个石崖边,郑觉虎忽然恶向胆边生,从侧面猛推了一把胖婆子,想要将她推下石崖,不料胖婆子身胖体沉,只打了一个趔趄,并没有掉下去。这胖婆子一看郑觉虎对她下手,一时火起,揪住郑觉虎厮打起来,最终一个不慎,两人双双掉下石崖,摔死了。
几天后,人们在石崖下找到他们的尸首,因平日里两人在村里作恶多端,大伙儿对他们并无好气,就把尸体草草埋在石崖下,又将郑男接回村里,将他父亲的房产连同郑觉虎的财产一并交给了他。
小郑男继承财产后,将灵雀接到家里奉养。在灵雀的帮助下,郑家的日子越过越好,再后来,小郑男长大了,将破庙修葺一新,取名“灵雀庙”。
某地有个财主婆有一天,她正在喝茶吃点心的时候,来了一个乞丐,向她讨杯水喝。财主婆听了,很厌恶地说:
“去那边喝点河水也行啦!”接着就撵他快点走开。
乞丐显然渴得很厉害,但无奈,只好踉踉跄跄地走开了。
财主家有一个长得很丑的烧饭姑娘,十分同情乞丐。她对财主婆的狠心,实在看不下去,就从自己吃的一份饭中拿出一个饭团,又盛了一碗水,从后面追赶前去送给乞丐。乞丐因为渴得要命。接过碗来就咕嘟咕嘟地把水喝光了,接着又把饭团子接到手里。乞丐非常感激姑娘,就把一条手巾送给了她,说是当作谢礼,然后,慢慢腾腾地走开了。
第二天早晨,天还没亮,烧饭姑娘已经起了床。她用那条手巾擦了擦洗过的脸,紧接着就去打水烧饭,忙得团团转。
太阳老高了,财主婆才懒洋洋地起了床。烧饭姑娘送过饭来。她一个劲地瞧着烧饭姑娘的脸,瞧得烧饭姑娘感到有点奇怪。
“我脸上沾上了什么脏东西么?”姑娘说罢,就拿出手巾来又擦了擦脸。
就在那时候,财主婆简直吓瘫了,她说:“哎呀,你那条手巾怎么啦?哦,你的脸怎么啦?”她大声嚷嚷起来了。听到喊声,女仆和男仆们一齐拥过来,见了烧饭姑娘,也都惊疑地说:“这是怎么回事?快看她的脸!”
“她怎么完全变了模样?变成一个美女啦!”
这时,烧饭姑娘还不明白是怎么回事。她赶紧借来镜子一照,不觉也吃了一惊。原来被嘲笑的乌黑的猴子脸,已变成了雪白的脸蛋,眼睛也变得水灵灵的。她变成了一个美丽的姑娘。
“噢,用那条手巾擦一擦脸就能漂亮哪!借给我用用看。”财主婆说着就上前夺过手巾,使劲地擦了擦脸,结果,她的脸却并没有什么变化,于是便把手巾又扔给了烧饭姑娘。可是姑娘用它再擦一擦脸,却变得更美啦。
“你这条手巾是从哪里要来的?说给我听听!”
“是。昨天我给那个乞丐喝了水以后,他说是作为谢礼“怎么?是那个乞丐送给你的?哎,真气人,要早知道是这样的话,我该给他水喝就好啦!”
财主婆后悔得直跺脚,对奴仆们命令说:
“喂!你们快到四处去找找,给我把昨天来讨水喝的那个乞丐找回来!”
财主家的男仆和女仆们全部出动了,在那一带地方到处寻找乞丐。他们为了交差,只要见到乞丐,就扭着胳膊拖回家来。没过多久,财主家已经满院子是乞丐了。
“好哇,好哇!这里头也许有一个带着宝手巾的乞丐呀!喂,把喝的吃的东西都拿来!”
财主婆简直像改了脾气似的,她用恳切的腔调,请乞丐们吃喝。乞丐都很高兴,又吃又喝,最后就唱起歌跳起舞来,也有的吃饱喝足就睡着了。
乞丐们这样吃吃喝喝闹腾了整整一夜,直到第二天早晨,他们才一个跟着一个往外走。这时,财主婆高声大喊道:“你们没有手巾么?有手巾的给我留下再走!”
虽然她这样说了,可是这些穷要饭的,即使有人带着手巾,也舍不得丢下。他们照旧一个跟着一个往外走,并不见有谁交出手巾。
眼看乞丐快走光了,财主婆气得脸发育,上前揪着走在最后的一个乞丐,粗声粗气地大叫道:
“把手巾给我!”
于是,那乞丐只好掏出怀里的一条脏手巾来,扔给财主婆才走。
“哈哈!看哪,我也要到宝手巾啦!”
财主婆心里十分得意,赶忙用这条手巾去擦脸。不料,她当时就变成了一匹马,嘶叫着往山里跑去了。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经典范文民间故事电子书中的故事(共8篇)(民间故事电子书下载)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