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老爱亲道德模范事迹材料(合集16篇)(孝老爱亲道德模范评审表(4)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9-06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在xx的精心照顾下,妻子健康快乐地生活着。同一个家庭,同一个肝脏,因为有爱,苦难变成了祝福。他们一起坚守着不变的承诺-----让我们一起慢慢变老。

xx年8月xx被评为长治市道德模范,同年xx被中央文明办、中国文明网评为“中国好人榜”孝老爱亲中国好人,xx年12月被评为xx省第十二届“育人杯”先进个人,xx年在全国妇联“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中该家庭被评为长治市“最美家庭”、xx省三晋“最美家庭”,并获得全国“最美家庭”提名奖

篇8:孝老爱亲道德模范事迹材料

小华,1979年出生,于20xx年嫁到孙村乡新建村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与韦培琦结为夫妻。婆婆老实淳朴、厚道正直,丈夫韦培琦是一名手艺工,勤劳爱家。孙三华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在父母亲的教育熏陶下,自幼就是一个懂事乖巧、善解人意、尊老爱幼、和蔼可亲的女孩。从嫁过来起,婆媳关系一直很融洽。婚后尽管家境一般,但夫妻和睦、家庭和谐,一家人其乐融融。

然而,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20xx年丈夫外出做生意,亏了不少钱,不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而且在外面还欠了不少钱。丈夫从此变得消沉起来,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呆在家里。孙三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生怕丈夫想不开,从此消沉下去。于是苦口劝导,耐心疏导,对他说我跟了你,并不是看中了什么东西,而是看中了你这个人,你的不服输的性格。在孙三华的鼓励劝导下,韦培琦慢慢摆脱了阴影,从老本行开始,生活慢慢步入了正轨,债务很快就还清了,而且日子也一天天红火起来了。但是祸不单行,又一次的灾难又降临到他们的头上,20xx年5月,孙三华的婆婆因病高烧三天不起,家里人看遍了附近的大小医院都没有起色,最后送到了芜湖弋矶山医院,高烧是退了,但从此却落下了后遗症,从此半身不遂,说话口吃、手脚僵硬,吃饭、穿衣、梳头、起床这些最简单的事都不能自理。于是,她开始担负起了给婆婆喂饭、喂水,洗脸、穿衣等繁琐的护理工作。

自20xx年5月婆婆生病至今已四余年,孙三华一直待在婆婆身边,无微不至地照顾,从不言弃。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然而老人却是久病床前有孝媳。当初,孙三华既要服侍婆婆,又要把家里农活也带上,农忙季节她不得不天未亮就起床,做好饭菜送到婆婆手上,然后出去做会儿事,晚上要收拾家务到很晚才休息,她起早贪黑,任劳任怨,毫无怨言,没有抱怨,她知道:自己还年轻,只要吃点苦,一切都会有的,日子也会好起来的。她唯一的愿望就是希望全家人都健健康康的,多么简单而又现实的要求。婆婆大小便不方便,便放了一个便桶在墙角,每天一次清洗;婆婆洗澡要备好衣物、洗澡水;吃喝拉撒无一不安排得妥妥当当。看着婆婆表达不准确,生活无法自理,难过又痛苦的样子,孙三华心疼极了。她不辞辛苦,四处奔波,寻医问药,只要对婆婆病情有疗效的药,不管多贵,她都省吃俭用买来给婆婆服用。

四年多来,孙三华很少在外过夜,都要赶回家侍奉婆婆,否则心理不踏实。有次内侄结婚,要到娘家帮几天忙,她硬是把婆婆带到了娘家。为了让婆婆过得舒心,她买了一台电视机放在婆婆床头,替她清寂解闷。这些年,丈夫韦培琦在外面包工程,因为事情忙有时情绪不好语言上冲撞了老娘,孙三华劝他家有一老就是活宝,我们也要老呀!丈夫哭笑不得,心里暗暗敬佩自己的妻子真是耐得烦呀!雷锋同志曾说: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做一辈子好事。

孙三华同志用十年来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她的为妻为媳之道,印证了她的孝心,展现了一个农村妇女尊老敬老、淳朴真诚的博大情怀,塑造了一个农村媳妇博爱、仁慈、善良的光辉形象。孝在传颂中放射光芒,在孙三华的精心照料下,婆婆活得很开心,虽然生过大病半身不遂,口齿不清,仍然每天精神很好,身上干干净净。她经常用别人几乎听不懂的话说:儿媳妇好啊,儿媳妇好啊!

现在整个村的人都知道,都说没有孙三华的孝敬之心,她婆婆就活不到今天呀!这个家也就不像个家。孙三华的孩子,在她的感染下,勤奋学习,在学校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并十分尊重孝敬自己的母亲。尊老爱幼成了这个家庭的家风,代代相传,根深蒂固。孙三华孝顺婆婆,敬重婆婆的举动,深受周边群众的好评,也深深感染了周边村民,孙三华的事手和她那颗善良的心,支撑了一个常人难以维持的家庭,赡养了本不该由她赡养的.一个个老人,受到了民众的好评。

现年48岁的,小巧玲珑,性格刚强,心直口快。自进了婆家门就与婆婆一起承担起这个特殊家庭的特殊家务。她家当时的家庭状况是:公公重病在身,常年卧床不起;一个70多

岁的远房奶奶,行走不便;一个双目失明的远房的光棍大伯哥;还有一个70多岁的姑母,自姑夫死后也一直在这个家中。这些老人,由于年老多病,性格怪异,她对每个老人都象照应自己的老人一样。平时除了忙地里的活,几乎全部精力都用在了老人身上,哪个老人身体不好,哪个老人心里不痛快,她都细心的去照顾,还时常将瞎子大伯领出来晒晒太阳,为奶奶和姑母洗脸、梳头更是常事,这样一个复杂的家庭,硬是让她安排的井井有条。老人们整天赞不绝口,逢人便夸:我们娶了个好媳妇。特别是几个老人重病时,她更是日夜守护、照顾地无微不至,直至老人临终。大伯哥重病时,大小便不能自理,她硬是用纸垫网手一把把的从被里向外抓,大伯哥实在觉得难为情,就用手势阻止,但她却说:“这怕什么,人有病了,就不必去讲究这么多,你没有更近的亲人,我就算你的亲人了,这事我不干叫谁去干”,大伯哥有感动的哭了,在场的人也都哭了。诸如此类,太多太多……平常家务不平常,结婚至今30年,照应老人30载,用她的辛勤、善良、孝心送走一个个老人,换来了一声声赞扬。

现在的,仍然照应着80多岁的姑姑和时常回家近80岁的三叔三婶(台胞),她的脸上还是那样时常带着微笑,做着平常的家务。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在30年的漫长岁月中,硬是无怨无悔地实践着她的贤孝美德,成为一方楷模。

篇9:“孝老爱亲道德模范”事迹材料

xx,女,1944年12月出生,初中文化,1980年1月参加工作,现为xxxx集团退休职工。她为人诚实、心地善良,乐善好施,工作上对事业勤勤恳恳,生活上对家人无微不至。五十年来她一直照顾残疾的女儿,同时她还义务帮扶困难群众,她把自己的爱心奉献给了家人,也奉献给了社会。

五十年前,xx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一切都是平淡无奇。但1963年,命运跟她开了一个大玩笑,最小的女儿赵静一生下来就是先天性脊柱侧弯,无法同正常孩子一样行走,长大后生活基本不能自理。得知这个噩耗,xx大哭了一场,稳定情绪后,老人犯起了愁:孩子这么小,以后怎么生活别人会怎么看她她能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吗有人说:你都有四个孩子了,这个孩子天生有病,要不就把她送走吧。xx想都没想,立刻一把抱过女儿哭着说:"我不会送人的,再苦再难我也得养着她,实在不行我就养她一辈子。"没想到老人这句话成了现实,而且一养就是五十年。

随着女儿渐渐长大,xx也苍老了许多,头上的白发比同龄人多了一圈。由于女儿不能自理,身边离不开人,xx白天上班,下班带女儿去锻炼,晚上再回家做饭、照顾孩子、伺候公婆。丈夫工作忙,家里的重担全都落到xx一人身上,可上天却没有眷顾这个坚强的女人,××年不幸再次降临到女儿身上。在上学途中,赵静出了车祸,送去医院连动了三次手术,腿部留下了后遗症,本来就不利索的腿现在已无法行走,腰部也受到重创,属下肢瘫痪状态。xx得知后生了一场大病,病好后,她擦干眼泪,重新面对现实。xx说:"当我得知女儿出车祸后觉得天都塌下来了,我可怜我的女儿,一想到她的苦难命运我就忍不住落泪。

可作为一个母亲我不能倒下,生活还在继续,我得乐观起来,得让她重新燃起生活的信心。"xx每天守在女儿身旁,对她无微不至的关心。赵静的腿需要做长时间的按摩和护理,不然会留下肌肉萎缩的后遗症。刚开始xx用轮椅推着女儿去做按摩,后来她自己又重新捡起书本,自学按摩护理知识,不懂就向专业医生请教。慢慢的,她也能为女儿做简单的按摩治疗了。杨老这样一照顾就是十几年,渐渐的,老人的白发越来越多,可坚强的信念却从未动摇。有时候,老人也会背着女儿偷偷的`抹眼泪,可在女儿面前,她总是一副坚强的样子,有一份打不败的精神头。由于自己天生残疾,赵静从车祸后一直在家中静养,本来就不愿意见人,再加上处在更年期,五年前得了轻度抑郁症。不说话,不见人,整天把自己关在屋子里,脾气也变得极其暴躁。xx不怕苦、不怕累,除了生活上照顾女儿外,每天都跟女儿谈心,用心去开导她,陪她下楼散步,为她树立生活的信念。女儿高兴了,一家人都跟着高兴,女儿发脾气了,她也默默忍受,她说女儿太苦了,让她发泄发泄会好点。就这样,杨老陪着赵静共同度过了这段艰难的岁月,现在的赵静开朗了许多,平时也能干点家务活,能够擦擦桌子、刷刷碗了。她以自己的行为感染和教育着其他的孩子,其他的孩子在她的影响下也很上心照顾这个残疾姊妹。面对如此艰难的生活,xx却说:"我挺知足的,虽然上天跟我开了个玩笑,可那是我女儿,是一条生命,无论再苦再难我也养着她,我天生乐观,希望我乐观的性格也能影响到我的女儿,让她有生活的勇气,现在的我很满足,人家不是说知足就是福嘛,我现在就是在享福了……"

虽然家庭困难,可xx却没有被困难打倒。相反,她乐观的性格让她想开了很多。退休后,杨老一直照顾生病的女儿,平时邻居有大事小事她都乐善好施。几年前杨老所在长安社区实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后,她也随之转来社区。20xx年社区开展的"爱心储蓄"志愿服务活动征集志愿者,xx听说是志愿帮扶老人和困难人员,她第一个跑来报了名,成了一名光荣的社区老年志愿者。她说:"我虽然退休了,但身体还行,我自己家里有需要照顾的病人,我也深知社会上有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他们也许比我更困难,我也想奉献一点我的爱心,让他们也能感受到这个社会的温暖,让爱心一步一步传递下去。"长安社区"爱心储蓄"活动是通过社区党员、群众、企业退休人员开展的一种爱心互助活动。主要内容是社区志愿者为辖区孤寡老人和有需求人员提供日间照料、家政服务、精神慰藉、医疗保健、文化娱乐等免费服务。社区将每周三定为"爱心志愿服务日",在这天开展志愿服务活动。xx每周三都准时来社区报到,风雨无阻。除了照顾女儿外,她一有空就到帮扶老人家中探望,嘘寒问暖,有时候看到孤寡老人生活实在困难,她会毫不犹豫的塞给老人100块钱,让他们改善生活。在帮扶对象家中,她给孤寡老人洗衣、做饭,陪老人聊天,给老人读报,有时候把热腾腾的水饺直接送到老人家中;每当过马路遇到年龄大的老人,她都会搀扶老人过马路,有时候买菜碰到老人钱不够,她都自告奋勇的替他们垫上;每逢过年过节,她都主动给社区孤寡老人和贫困户捐款、捐物,给予他们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帮助,她家本不富裕,至今已累计捐款3000余元;她积极带头在自家居住的居民楼道自费进行粉刷、清理楼道卫生,不但美化了居住环境,同时又增加了邻里和谐亲情;在xx市创建文明城市活动中,她积极带头宣传,在辖区楼道张贴宣传标语和分发宣传册,给居民讲解文明用语,制止不文明行为;邻里关系有矛盾,杨老听说后都耐心的去协调劝解,被居民认同为协调邻里关系的"金点子";她是社区出勤最高的志愿者,因为自己家庭生活不易,她更加周到细致的照顾别人,有时候社区忙不过来,她从自己家熬好稀饭,炒好菜送到受助老人那里。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经典范文孝老爱亲道德模范事迹材料(合集16篇)(孝老爱亲道德模范评审表(4)在线全文阅读。

孝老爱亲道德模范事迹材料(合集16篇)(孝老爱亲道德模范评审表(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fanwen/1831115.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