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春季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共11篇)(福建春季高考语文试卷)(10)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11-13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④文字的应用首先要保证看和读的方便,要有相当的清晰性和区别性。

⑤但把笔画全部减到十画或不足十画,势必增加大量的形近字,给看和读带来困难。

⑥其次才是笔画简单,写起来省事。

A.②①④⑥⑤③

B.②①⑤③④⑥

C.④⑥②①③⑤

D.④⑥③⑤②①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文中三个“□”是为考察而设),完成 5―9小题。

卢象N,宜兴人。象N虽文士,善射,娴将略。(崇祯)六年,贼流入畿辅,据西山,象N击却之。贼走还西山,围冷水村,象N设伏大破之。象N每临阵,身先士卒,与贼格斗,刃及鞍勿顾,失马即步战。逐贼危崖,一贼自巅射中象N额,象N提刀战益疾。贼骇走,相戒曰:“卢廉使遇即死,不可犯。”

(十年)九月,清兵驻于牛兰。召宣、大、山西三总兵杨国柱、王朴、虎大威入卫赐象

N尚方剑,督天下援兵。象N麻衣草履,誓师及郊。当是时,嗣昌、起潜主和议。象N闻

①之,顿足叹曰:“予受国恩,恨不得死所,有如万分一不幸,宁捐躯断耳。”决策议战,然事多□嗣昌、起潜挠。疏请分兵,则议宣、大、山西三帅属象N,关、宁诸路属起潜。象N名督天下兵,实不及二万。次顺义。

清兵南下,三路出师……象N提残卒,次宿三宫野外。十二月十一日,进师至贾庄。起潜拥关、宁兵在鸡泽,距贾庄五十里而近,象N遣廷麟往乞援,不应。师至蒿水桥,遇清兵。

象N将中军,大威帅左,国柱帅右,遂战。旦日,骑数万环之三匝。象N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h尽矢穷。奋身斗,后骑皆进,手击杀数十人,身中四矢三刃,遂仆。杨陆凯惧众之残其尸□伏其上,背负二十四矢□死。一军尽覆。

候弘文,奇士也,散家财,募滇军随象N讨贼。弘文率募兵至楚,巡抚王梦尹以扰驿闻。象N上疏救,不得,弘文卒遣戍。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N。

赞曰: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学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选自《明史卢象N传》,有删改)

【注】①嗣昌、超潜:指杨嗣昌、高超潜。

5.对于下列顺子中加线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善射,娴将略 熟习

B.逐贼危崖 高峻

C.督天下援兵 督促

D.次颓义 驻扎

6.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然事多□嗣昌、起潜挠

②杨陆凯惧人之残其尸□伏其上

③背负二十四矢□死

A.①因 ②且 ③乃

B.①为 ②而 ③以

C.①因 ②而 ③以

D.①为 ②且 ③乃

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B.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C.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D.危乱之世/未尝乏才/顾往往不尽其用/用矣或掣其肘/而驱之必死/若是者/人实为之要之/亦天意也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卢象N作战总是勇往直前,甚至身负重伤也斗志不减,令贼寇闻到风丧胆

B.杨嗣昌、高起潜主张同清军和谈,卢象N反对这种妥协行为,决心以死报效国家。

C.卢象N陷入清军的重围之中,仍然奋勇杀敌,体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D.侯弘文追随卢象N讨伐贼寇,在驿站受到围攻,卢象N赶去救援,但未成功。

9.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①象N麾兵疾战,呼声动天,自辰迄未,炮尽矢穷。

②天下由是惜弘,文而多象N。

(2)卢象N为什么会兵败?请根据文本分析。

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过大通驿①

查慎行

夙雾才醒后,朝阳未吐间。翠烟遥辨市,红树忽移湾。

风软一江水,云轻九子山。画家浓淡意,斟酌在荆关。

【注】①大通驿:在安徽铜陵,大通河由此入长江,作者乘船途经此地。

②荆关:五代后梁画家荆浩、关仝,二人擅长山水画。

(1)第三联的“软”字在艺术表现上很有特色,请作赏析。

(2)诗题的“过”字的诗中是如何体现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11.补定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3题,多选只按前 3题计分)

(1)_______________,何时可掇?_______________,不可断绝。(曹操《短歌行》)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五勃《滕王阁序》)

(3)昨夜闲潭梦落花,_______________。江水流春去欲尽,_______________。(张若虚《春

江花月夜》)

(4)夫夷以近,_______________;险以远,_______________。(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篇8:陕西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25 分)

1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4 题(25 分)

马兰花 李德霞

大清早,马兰花从蔬菜批发市场接了满满一车菜回来,车子还没扎稳,邻摊卖水果的三孬就凑说:“兰花姐,卖咸菜的麻婶出事了。”

马兰花一惊:“出啥事啦?”

三孬说:“前天晚上,麻婶收摊回家后,突发脑溢血,幸亏被邻居发现,送到医院里……

听说现在还在抢救呢。”

马兰花想起来了,难怪昨天就没看见麻婶摆摊卖咸菜。三孬又说:“前天上午麻婶接咸菜钱不够,不是借了你六百块钱吗?听说麻婶的女儿从上海赶过来了,你最好还是抽空跟她 说说去……”

整整一个上午,马兰花都提不起精神来,不时地瞅着菜摊旁边的那块空地发呆。以前,麻婶就在那里摆摊卖咸菜,不忙的时候,就和马兰花说说话,聊聊天。有时买菜的人多,马兰花忙不过来,不用招呼,麻婶就会主动过来帮个忙……

中午,跑出租车的男人进了菜摊。马兰花就把麻婶的事跟男人说了。男人说:“我开车陪你去趟医院吧。一来看看麻婶,二来把麻婶借钱的事跟她女儿说说,免得日后有麻烦。”

马兰花就从三孬的水果摊上买了一大兜水果,坐着男人的车去了医院。

麻婶已转入重症监护室里,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门口的长椅上,麻婶的女儿哭得眼泪一把,鼻涕一把。马兰花安慰了一番,放下水果就出了医院。男人撵上来,不满地对马兰花说:“我碰你好几次,你咋不提麻婶借钱的事?”

马兰花说:“你也不看看,这是提钱的时候吗?”

男人急了:“你现在不提,万一麻婶救不过来,你找谁要去?”

马兰花火了:“你咋尽往坏处想啊?你就肯定麻婶救不过来?你就肯定人家会赖咱那六百块钱?啥人啊?”

男人铁青了脸,怒气冲冲地上了车。一路上,男人把车开得飞快。

第二天,有消息传来,麻婶没能救过来,昨天下午死在了医院里。麻婶的女儿火化了麻婶,带着骨灰连夜飞回了上海……

男人知道后,特意赶过来,冲着马兰花吼:“钱呢?麻婶的女儿还你了吗?老子就没见过你这么傻的女人!”

男人出门时,一脚踢翻一只菜篓子,红艳艳的西红柿滚了一地。

马兰花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

从此,男人耿耿于怀,有事没事就把六百块钱的事挂在嘴边。马兰花只当没听见。一天,正吃着饭,男人又拿六百块钱说事了。男人说:“咱都进城好几年了,住的房子还是租来的。

你倒好,拿六百块钱打了水漂儿……”

马兰花终于憋不住了,眼里含着泪说:“你有完没完?不就六百块钱吗?是个命……就当麻婶是我干妈,我孝敬了干妈,成了吧?”

男人一撂碗,拂袖而去,把屋门摔得山响。

日子水一样流淌。转眼,一个月过去。

这天,马兰花卖完菜回到家。一进门,就看见男人系着围裙,做了香喷喷的一桌饭菜。

马兰花呆了,诧异地说:“日头从西边出来啦?”

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嘴快,说:“妈妈,是有位阿姨给你寄来了钱和信……爸爸高兴,说是要犒劳你的……”

马兰花看着男人说:“到底咋回事?”

男人挠挠头,嘿嘿一笑说:“是麻婶的女儿从上海寄来的。”

“信里都说了些啥?”

男人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汇款单和一封信,说:“你自己看嘛。”

马兰花接过信,就着灯光看起来:

兰花姐,实在是对不起了。母亲去世后,我没来得及整理她的东西,就大包小包地运回上海。前几天,清理母亲的遗物时,我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小本本,上面记着她借你六百块钱的事,还有借钱的日期。根据时间推断,我敢肯定,母亲没有还过这笔钱。

本来,母亲在医院时,你还送了一兜水果过来,可你就是没提母亲借钱的事……还好,我曾经和母亲到你家串过门,记着地址。不然,麻烦可就大了。汇去一千元,多出的四百块算是对大姐的一点补偿吧……还有一事,我听母亲说过,大姐一家住的那房子还是租来的。

母亲走了,房子我用不上,一时半会也卖不了,大姐如果不嫌弃,就搬过去住吧,就当帮我看房子了……钥匙我随后寄去……

马兰花读着信,读出满眼的泪水……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 分)

A.马兰花刚从市场接菜回来,三孬就急忙告诉她麻婶生病住院的事,还鼓动她到医院向麻婶女儿要钱,说明三孬好嚼舌,是个搬弄是非的人。

B.马兰花的丈夫因为六百元钱就耿耿于怀,收到一千元的汇款单后又主动为妻子做饭,这些细节惟妙惟肖地写出了这个人物的事故圆滑、反复无常。

C.小说以麻婶女儿来信作为结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不仅呼应了故事留下的悬念,还巧妙地造成了情节的逆转,颇具艺术匠心。

D.小说注重于细微处写人,从上海来信中可以看出,麻婶的女儿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又是一个精明的人,她内心深处很不愿意欠别人的钱。

E.发生在马兰花与麻婶两家之间的故事温馨动人,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当下社会伦理道德和人际关系的忧虑与反思,这是小说的深刻之处。

(2)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分别是什么?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6 分)

(3)小说在刻画马兰花这个形象时,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请简要分析。(6 分)

(4)小说三次写马兰花流泪,每次流泪的表现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样。请结合小说内

容进行具体分析,并说明这样写有什么效果。(8 分)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经典范文福建春季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共11篇)(福建春季高考语文试卷)(10)在线全文阅读。

福建春季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共11篇)(福建春季高考语文试卷)(10).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fanwen/1833677.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