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静好,念安!
后记:
江南,记不记得我说过的:浅儿可是路痴哦,如果你把我丢下了,我就再也找不到你,再也回不去了。
“一生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进入四月,这句诗就突突的爬进脑海,催促自己忆点什么、想点什么、写点什么。
是啊,暮春将毕,骨仍懈弛、人也慵懒,提不起气,也扬不起神。忽地觉得,这暮春放大开来,难不成就是人生最好的写照。
四月天,本是花开蝶舞的艳日,也是人间最暖的`日子,本应洋溢着喜悦与欢快。
可人生能有多少个艳日,又有多少暖意。当初写这句子的人,难道就为了换来他日清明的菊红?
生命短暂,何故心绪也不能畅流。
那个脆弱的灵魂,那个崇尚完美的灵魂,那颗善良的心,只能用失去来保全完整。
失去也好,舍去也罢,依现在看来,依依就是情非得已。
而失去,真的能够保全吗?
最美好的东西也最容易破碎,最美的景象是出现在如若人生初相识时,那一份心动与倾慕,在期盼与等待中,洋溢着青春的活力并弥漫出浓厚的香甜味。
可惜,这稍纵即逝的初相识,就如同迎面而来的眼缘。
当四目相对,还未来得及回想,到底是缥缈峰上的那株草、还是那弱弱的小花。已然,擦肩而过。从此,茫茫人海千百度,不知谁人是旧人。
在生命的湖泊里,那不经意的一瞥,却绽放了隔世的涟漪。
这一波涟漪,漫随着徐年老去。多少次回首,虽有灯火,奈无阑珊,更无初识。
未曾想,当今竟也出现了那绛珠草似的泪人。虽易、不易。。。。。。只是,何曾与那旧识相提。
这种热度,不会是今天的热度。
但就算是今日的四月天,今日的热度,依旧是一样的无奈、惆怅、痴怨。
四月芳菲未尽,花开蝶舞依然。何曾由得角落里的泪女,低低地倾听蛙鸣婵咽。
这一世,情缘也好、梦缘也罢,在人间四月里,且行且珍惜。
音乐渐起,一种久违的感觉浸润了整个身心。有多久了,我很少再听到自己喜欢的音乐,每天忙着俗务,心园里荒草蓠蓠,野草已经覆盖了我的双唇,干渴的喉咙发不出可以成调的音符,粗糙的双手,长满了老茧,平淡而宁静的生活,渐渐升腾的烟火,迷蒙了我的双眼,我看不清自己身在何处,任时间的流水,将我冲得更远,更小,直至成为生活中一个完全可以忽视的黑点。
可此刻,降央卓玛的歌声突然唤醒了我久违的感觉,潮湿而温暖,悄然爬上我的眼角。丝丝缕缕的情愫汹涌而至,心便决了堤,淹没了所有的时光,过去的,现在的,甚至还有未来的。浮光掠影,熟悉的陌生的,亲爱的深爱的,都在沉浮起伏中渐次消失。
一念,千山万水。
一念,前世今生。
昨天朋友圈里看到了老同学F分享的这张照片,蓝青lily被深深震动到了。照片里天已经黑下来了,路灯下一位头发已经花白的老人家,在这严冬里拖着堆得那么高高一大车的废品艰难前行。老人家一大把年纪还在努力活着,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坚持?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都有特别难受的时候,各种打击让人觉得受不了,不想活了也有可能,可是我们能放弃生命么?不能,因为我们是儿女,我们有需要赡养的年迈双亲;因为我们是父母,我们有需要养育的幼小儿女;因为我们是人妻(夫),我们有需要相伴的一生爱人。所以我们必须要好好活着,为了所有我们爱的人和爱我们的人好好活着!
亲人一个一个意外离开,也曾经抑郁过,当时很长时间连开口说话也不愿意,吃医院开的治疗抑郁药也没用,整夜整夜睡不着,所以我知道那种心痛得难以复加的感觉,无法用语言形容......但是不管经历了什么,我们还是得努力向前走。
心向阳光,永远正能量
再看看那张照片,多么熟悉的画面啊!曾经那个十几岁的小姑娘,每天放学要去纸厂大坡那帮妈妈推满满一大板车的废品回家,原来二十多年过去了......
愿生命如花般绽放!
苦难是人生必经历的修行,是一种磨练。现在的我们,是过去的我们所造的;未来的我们,是现在的我们所造的,所以不必抱怨。苦难也是人生最好的学校,经历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唯吃过苦的人,才会倍加珍惜眼前小小的幸福。
活着不易,且行且珍惜!
宴席,总有散场的时候,欢聚,也有相离别之时。终于,我们还是来到了结束的这一天。在离开的前夜,我和队友们静静站在狡黠的月光下,静静地欣赏这月下的新有小学,忽然一股情感涌上心头,怎么时间过得这么快,十天的三下乡,说结束就结束,想想当初一脸茫然的走进这个未知的世界,现在心里觉得满满的,装满在这里的情感与回忆,又觉得空空的,像突然什么都不见了,想找都找不到。
最后的一场晚会表演,是我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时刻,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我的孩子们都长大了。他们在上场前,跟我说各种不安,各种慌乱,我还担心他们会演砸,可是,他们表演和反应让我震惊,记得那是有一幕是我做话外音,由于我那时在安排道具人员撤场的注意事项,没有及时做话外音,可是孩子们却机智的自己圆场并且完美退场,我既为自己我感到愧疚的同时也为他们感到骄傲与自豪。到表演结束时,看到他们无比兴奋的脸,我内心无比的温暖,没有什么比看到自己的孩子们经过努力而获得成功的心情更开心的了。
那天夜里,我沉醉在这一点一滴的回忆中,一幕一幕萦绕在我心中。从我第一天接触他们,从第一次向他们介绍自己,从第一次给他们上课,第一次与他嬉戏玩乐,第一次,我发现自己可以像孩子一样无忧无虑的和他们一起生活、一起分享、一起分担。从我踏进校门的那一瞬间,我就开始融入了他们的生活,并且慢慢的走进了他们的心田,我觉得自己不仅是一个辛勤的教学园丁,更是他们内心的引导者,去引导他们正确认识自己,找到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在这里有一个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孩子,她有精神上的疾病,虽然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刚接触她时,她又脏又喜欢骂人,还会缠着人不放,队员们都拿她没办法,说又不是,又不能打骂,只能敬而远之。可是在离开的那天,她在门口站着看我们,我觉得她挺可怜的,整天被别的孩子欺负,可自己又无能为力去改变这种状态,于是我就拿了一颗糖果给她,跟她说,哥哥姐姐们要走了,你要乖乖的,别随便惹别人,要学会保护自己,知道吗?她拿了糖不说话,用力把我推走。我以为她还是听不懂,就摇摇头走了,快上车时,传来她的一声,哥哥再见,并向我们挥手告别,虽然很简单的一下挥手道别,却让我无比珍惜,因为我知道这不容易,十分不容易。在车上,我透过玻璃看到了她眼角泛起的泪光。于是我默默的许了个心愿,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生活,生活不易,让我们多点包容,多点关爱,且行且珍惜。
这次的三下乡之旅,将会是我人生中最为珍惜的一段心灵之旅,但愿能看到这群孩子的展翅之时,让自己的心灵存多一份希望,多一份关爱。
生生死死,来来回回。走丢了一些人,懂得了一些事。也许,存在比不存在要好一些。
--题记
在大学一年不到的时光里,曾经熟悉的面孔总感觉有一些不存在了。或人或事,少了欢声笑语。或多或少,忘了天长地久。有时候总想着去努力的拾起什么,可最后还是扑了空。
闲暇,自由,过多的时间任由我们摆布。但是似乎少了一种温暖,现在仅仅只残留了一点余温。我一个人经常逃课散步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漫无目的的粗略的浏览着身边的一切。这座城市在我的概念里已经不再陌生,因为她的身体弥漫了我的芳香。此时的这片土地上到处都有我的脚印,我终于明白为什么独自闲逛却不孤单。
曾几何时的群,繁华的掉渣。可如今,淅淅沥沥的甚至可怕到一个一个的字往外蹦。在“最开始,最懂我”的一栏中,一张张灰色的头像有多久没有跳动了。好像在我离开家乡的三个月后,渐渐的这个分组背我遗忘在了脑后。这个分组里的备注很有特点,都是每个人的外号命名。现在,我都不敢点击任何一个对话框,因为我怕他们要是问我他们的名字是时我是多尴尬。
我想对自己说一句话:且行且珍惜。
我怕一无所有。
“且行且珍惜”在文章出轨后,网络上就行起的一句话。当我看到这句话时,我的心颤了一下。因为我想的不是网友一度的八卦爱情,而是在我身边渐渐失去的人。总感觉上了大学却少了朋友,也许我真的成熟了。在勾心斗角的角逐中利益当头,而曾经的纯朴早已灰飞烟灭。可想回到曾经的我们渐渐发现我们早把光给抛在了脑后。
想了很多很多,而“珍惜”这一个词算是彻底。
梦想总是遥不可及,但是在追梦的路上别忘记回头看看那些年曾经陪我们一起度过的形形色色的朋友,还有可亲可爱的亲人。其实他们的世界里缺少了我们的.存在,就像放飞的风筝只剩下了一团乱乱的麻线。
昨天在公园里买了风筝,以前没有放过但是经过那个角落时还是买了下来。风筝不太大,封面是可爱的卡通人物。风筝让我奔跑了起来,它却飞独了天空。是不是我跑的越快它就飞的越高,后来我错了。它飞的越高距离我就越远,最后我只看到了一个小点在空中飘来飘去。此时我就像是风筝,而最根源的线是最初的玩伴。我想回头看看他们,可是我发现我们的距离是如此遥远。但是,他们不管我飞多高飞多远都在那个原始的地方远远的望着我。
人生走过,有多少人被我们遗失在了美好的岁月。总有那么一句话提醒着我们且行且珍惜。
经典美文: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
怨话,是一种压力,也是一种无奈的表现,让人丧失本性,有一种借钱不还的味道。什么是怨,是扰乱人心,是耽误人生,是错过未来,没有心灵的本质,没有能力的卓越,怨多了,说出来讨人厌,藏在心里擦不去,招人烦。能说怨话不是本事,能听怨话不是能力,能忍怨话不是人才,能躲怨话是高手,能防备怨话是聪明。怨话,让人闻风丧胆,怨话,让人心凉半截,怨,是用生命写的,画了一个圈,舍不得,放不下,关闭自己。
胡话,多讲一分钟,就多一辈子的心烦,多问一天,就是两个人的麻烦,胡话是一种错,也是生命的大错特错,比借钱不还还狠。说胡话的人,没有自知之明,没有分辨能力,也没有语言组合,只顾自己说,不想别人的感受。一句胡话,三分贫穷,一天胡话,三世烦恼,一年胡话,一生疲惫,胡话让人怕,胡话让人躲避。坚持听胡话的人,没有拒绝的能力,等待胡话的人,没有分辨能力,追求说胡话的人,生存能力薄弱。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经典范文生活不易,且行且惜随笔(精选15篇)(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的经典(3)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