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高中政治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练习新人教版

来源:网络收集 时间:2025-04-25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四单元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 第十一课 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二框 社会历史的主体

辉煌中国,辉煌成就

在2017年9月19日开播的《辉煌中国》纪录片吸引了全国人民的目光,整个纪录片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脉络,全面反映各族人民在砥砺奋进中创造的辉煌成就。该片以真实、震撼的镜头组成,配合豪迈的音乐和朗诵,营造出了一种辉煌蓬勃的气势,①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向全世界展示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大国形象,看过的人无不为之鼓舞!辉煌中国,辉煌成就。②《辉煌中国》8个摄制组走遍全国31个省市区,拍摄了近3_200个小时的纪实和航拍素材,记录下众多珍贵的瞬间。③在创作上,该片采用“内容众筹”的创新方式,由百姓自己讲述精彩“中国故事”,众筹案例线索、照片、短视频等逾万条。该片播出后,掀起全民参与、全民接力的“讲辉煌”“赞辉煌”的互动传播,网络诗友的《西江月》《菩萨蛮》等作品迅速流传开来。

【设问】 结合材料,运用社会历史主体的知识分析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的创作和传播过程。

第一步:获取信息,调动知识

信息源 ① 对接知识 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人民群众直接创造了社会精神财富 ② ③ 第二步: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合理分析 答案:①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②百姓的生产和生活是《辉煌中国》创作素材的源泉;③经济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为拍摄照片、视频,进行航拍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④纪录片的众筹素材和播出后流传的网络诗歌是人民群众直接创造的丰硕精神财富。

基础巩固

1

1.西方一位哲人说过:历史是上帝的作坊。事实上,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我们的上帝是人民。“历史是上帝的作坊”和“我们的上帝是人民”这两种观点的根本区别是( )

A.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B.是否承认人类社会是不断发展的 C.是否承认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 D.是否承认英雄人物对社会历史的推动作用

解析:本题考查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设问中,前者把历史看成是上帝操作的结果,否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创造中的作用。把人民看成上帝体现了对人民群众的尊重,故题中两种观点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应选A项;B、C、D三项内容与材料主旨无关。

答案:A

2.漫画《回音“避”》中“××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做法给我们的警示是( )

回音“避”

①要坚持群众观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②要坚持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 ③要相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 ④要坚持群众路线,一切由人民群众负责

A.①② C.①③

B.②④ D.③④

解析:漫画中“××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置群众的困难、呼声、问题等于不顾,警示我们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努力为人民服务,一切为了群众,①②入选;③与漫画主旨不符;④错误,应向人民负责,而非“由”人民负责。

答案:A

3.李克强总理强调,简政放权要从政府部门“端菜”变为人民群众“点菜”,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从反映突出问题入手。政府施政要义,在于以敬民之心行简政之道。由此可见( )

①人民群众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②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政府施政要义的法宝 ③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 ④要把简政放权作为政府工作的

2

出发点和落脚点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①不选。要把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④不选。②③符合题意。

答案:C

4.体现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观点相一致的选项是( ) ①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②彰显了国家对知识产权的尊重 ③筑牢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根基 ④尊重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 A.①③ C.②③

B.②④ D.①④

解析: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尊重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观点相一致,①④正确;故选D。

答案:D

能力提升

5.有人认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思想和艺术价值最高的是《风》。“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风》多半是从民间采集而来的土风歌谣,经过加工润色而成。《风》的来源体现了( )

A.人民群众是生产实践的主体 B.人民群众的实践推动了社会变革 C.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D.人民群众的实践是创造精神财富的源泉

解析:本题考查历史唯物主义中的群众史观。“《风》多半是从民间采集而来的土风歌谣,经过加工润色而成”,这说明《风》来自于人民群众的实践,D正确。A、B都提到了人民群众,但没有体现出设问中精神财富的来源问题,均与题意不符,排除;C观点错误。

答案:D

6.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一论断的依据是( )

①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②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③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④以人民为中心,抓住了“牛鼻子”,把握住了矛盾观点的精髓

3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解析:这一论断的依据是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③错误;矛盾观点的精髓是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④错误;故选A。

答案:A

7.2017年3月,剧集《人民的名义》掀起一场久违的“全民追剧热”。艺术作品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优秀的文艺作品依然是大家追寻的主流。《人民的名义》还原反腐生态,反映人民关切的问题、重视群众的力量、采风真实案件、吻合时代脉搏,每一集都传播了正能量,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效应。

结合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分析《人民的名义》热播的原因。 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一,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的知识,分析《人民的名义》热播的原因,属于原因类主观题,具体解答本题考生可结合材料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角度来分析说明。

答案:(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十八大以来,各个领域反腐运动轰轰烈烈,《人民的名义》应运而生。(2)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推动社会发展。《人民的名义》热播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效应。(3)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人民的名义》反映人民关切、重视群众的力量。

4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2024高中政治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练习新人教版在线全文阅读。

2024高中政治第四单元第十一课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练习新人教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fanwen/93078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相关推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