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 砥砺前行
——东洲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工作汇报
近年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积极稳步地进行,作为课程改革的主阵地、落脚点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我校立足于区教育主管部门的课堂教学改革精神,自2014年春季开学以来,我校率先在七年级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于2014年9月全校铺开,为了抓住这有利时充分发挥新模式课堂教学改革的辐射带动作用,引领全校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以教学改革引领教师进步,促进我校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能力和素质,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们学校多措并举,领导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齐心协力扎实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活动。现在,我校课堂教学改革以它蓬勃的动力,带来学校各方面的显著变化,教师素养不断提高,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经过我校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我校课堂教学改革,获得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现将我校课改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做法
(一)成立课改领导小组,不断完善课改实施方案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任组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和学校中层领导为核心成员的课改工作领导小组。学校的课程改革管理工作由校长全面负责,分管副校长具体领导,教导处督促检查,年级组长负责组织实施;教导处以下又设立了七大科组,每个科组按照年级分年级学科备课小组,由备课组长负责相关工作。
我校课改从2014年4月正式实施,根本形势的变化,学校的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先后修改了三次,从单纯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到“基于学对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转变,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了学校的教学改革的要求。
(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为教学改革服务
近三年来,学校完善了教师校本培训制度、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听课评课制度、集体备课制度等各项制度,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切实为教学改革服务。
(三)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引领教师自主发展 1、落实校本培训制度,更新教师教学观念。在学校层面上,何云耀校长亲自作了课改的专题讲座,也邀请了安文铸教授到我校对广大老师进行培训和学校的改革现状进行打脉;在学科组层面上,以学科的新课程标准作为重点,科组长作为牵头,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的理念、课程目标、具体内容和评估等要求,充实老师们的课改理论知识。此外,学校每学期给老师购买两本有关教育教学专著,并开展教师读书心得交流会,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
2、抓住一切机会选派教师外出学习。近三年,为了推进学校的教学改革,学校在有限的财力下,鼓励、支持老师外出参加各类型的培训班和培训活动。如:学校派出共16位骨干老师到山东杜郎口中学和昌乐二中学习他们的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有 80多人次到顺德的四基中学和南海金沙中学、荷城中学、顺德光华潘祥中学等市区内的学校
取经学习,把他人的教学模式合理移植,使全体教师在认识上再提高,意识到有效课堂教学不是一句口号,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是我们教师需要实实在在做的事情。
3、努力创建平台,让教师彰显个性,力促教师专业成长。近年来,学校努力搭建平台,凡是外出学习五天的教师都在学校作学习经验交流讲座,如:林伯良等10位老师了山东外出学习的经验交流讲座;另外,坚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的骨干教师示范课、探讨课、公开课、展示课以及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等形式的教学活动;此外,还有不少的年青教师在我校承办市、区教学研讨公开周或者是校际教研交流活动之际,主动承担学科公开课和示范课的任务,展示自我、锻炼自我、挑战自我,如:伍群芳老师承担了佛山市教研室思想政治同课异构的全市公开课,夏玉好和区宝莹、郭炜婵、叶趣兴等老师分别到杨和中学、富湾中学、沧江中学进行同课异构的PK课。
(四)以先进的教学、教改理念指引,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近年来,我校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抓落实,讲规范、提质量。学校在“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学对的小组合作学习”课改方案,并加以优化整合,形成了 “学对互助,小组合作,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并确定以“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为东洲中学的教学理念;探索“问题驱动,合作探究;成果展示,当堂检测”的课堂教学模式;倡导“作业考试化,考试作业化”、
“考试多得分,考后一百分,再考得满分”的学习达标测评理念,有力地促进了教学改革的健康有序发展。
根据区教科培中心对我校进行调研时反馈的情况,结合我校实际,要求教师要坚决执行新课改要求,做到将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同时要求教师的导学案必须和教案有机结合,从预习案中了解学情,做到“以学定教”;从“问题驱动+合作探究”,有利于生生、师生的及时导学,体现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个性化,更突出学生的自信;从“展示与检测”中,以更好地暴露问题,及时纠正,切实做到提高课堂效益。
(五)积极开展教研、教改活动,推动新课改工作 1、加强集体备课,建设高效课堂。以同年级同学科为同一个备课组,选聘业务能力强的同志担任备课组长。提倡个人备课和集体备课相结合,集体备课要求明确每次备课的时间、地点和主备人,注重进度、目标、重难点和练习题的统一。集体备课要有计划、有主题、有记录,做到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通过集体备课,科员间可以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探求最好的教学方法,建设高效课堂。
2、加强对科组的管理,提升科组的活动质量。学校实施行政领导继续挂钩到有关科组,并参加相关的科组活动。以科组为单位围绕课程改革定期组织教学沙龙的主题活动,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科组每位教师在每一学期上公开课至少一节,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在
教学公开课活动中,教师们既借鉴别人,又锻炼自己,激活了教师课堂教学研究的热情,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
3、组织专题研讨,成果共享。学校定期开展“教育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沙龙”等活动,对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对成功的经验及时推广,在老师中引起较大的反响,使课改工作经验成果得到了有效的推广。
(六)注重教学的细节管理,助力新课改
1、为规范各教师的教学行为,学校继续大力推进推门听课制度。教导处制订了《东洲中学推门听课制度》,要求校长、教导处行政人员每周随堂听课2节以上,其他行政、级组长、科组长、备课组长每周随堂听课1节以上。通过这些做法,促进了教师认真备课和上课,实现高效课堂。
2、加强早、晚读、教案和作业批改的检查。教导处经常组织人员不定期对语文、英语、思想品德等科目进行早、晚读的检查,相关科目的早、晚读做到了有的放矢,真正做到了有落实,有质量,有效果。同时也对教师的导学案和学生作业批改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并做好记录和信息反馈。
3、实施科学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目标到班,责任到人。在教学质量管理上,学校特别注重课堂监控,教学质量统测方面的综合评估,组织教师认真对每个过程进行质量分析并及时作为改进和加强教学的重要依据,在考试结果中,更注重是否提高和进步。学校每年组织学生座谈会或学生对教师、班主任的教育教学情况的调查问卷,确保在评估方面的全面与公正。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东洲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总结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