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城市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实务预测试题7
51、交通规划和管理中实行公交优先的方法不包括以下( )。 A.设置公共交通专用道
B.设置定时的公共交通专用道路
C.城市单行道变成公共交通专用道,而且允许定时双向通行 D.设置公共交通优先通行的交通标志
52、公共停车场的服务半径在中心地区一般以( )为宜。 A.200m B.300m C.400m D.500m
53、现代城市道路面积率以( )左右较为合适。 A.20% B.25% C.30% D.35%
54、城市道路按国标分类为( )。 A.高速路、快速路、中速路、慢速路 B.高速路、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 C.交通性道路、生活性道路 D.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支路
55、车流对向行驶的城市道路,当设计车速达到( )时,必须设置中央隔离带。 A.35km/h B.40km/h C.50km/h D.60km/h
56、大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网上,、乘客平均换乘系数不应小于( )。 A.2.0 B.1.8 C.1.5 D.1.4
57、35kV电压等级的变电所供电半径为( )km。 A.5~10 B.15~30 C.30~50 D.40~60
58、城市送电网中一次送电网一般以( )方式结送为宜。 A.放射式 B.环式 C.联络线 D.多回线式
59、气化和混气站的液化石油贮罐总容量10m3以下的,与站内办公用房防火间距为( )m。
A.15 B.20 C.30 D.35
60、季节性运行的锅炉房的位置应位于( )。 A.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B.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两侧 C.该季节盛行风向的两侧 D.该季节盛行风向的下风侧
61、水厂生产区外围( )范围内不得设置生活居住区。 A.10m B.50m C.100m D.1000m
62、高层建筑主体需有不小于( )周长的防火面。 A.1/10 B.1/5 C.1/4 D.1/2
63、园林城市中,全市生产绿地总面积不低于城市建成区面积的(A.1% B.2% C.10% D.15%
64、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成果中规划图纸内容不包括以下( )。A.文物古物、传统街区、风景名胜分布图 B.重点保护区域界线图
。 ) C.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总图 D.历史文化名城重点地区消防规划图
65、从审美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地质和自然地理结构,以及明确划为受威胁的动物和植物生存区的是( )。 A.文化遗产 B.自然遗产
C.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D.历史遗产
66、1961年3月4日,国务院颁布( )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单位,建立了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制度。 A.39 B.90 C.180 D.245
67、1982年首批( )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公布,标志着我国名城保护制度的初创。 A.18 B.20 C.22 D.24
68、城市规划实施的机制包括( )方面内容。
A.行政机制、法律机制、控制机制、经济机制、社会机制 B.行政机制、财政机制、经济机制、控制机制、社会机制 C.行政机制、财政机制、法律机制、经济机制、社会机制 D.行政机制、财政机制、法律机制、社会机制、控制机制
69、编制城市规划应当在( )阶段运用城市设计的手法。 A.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 B.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 C.编制城市规划各个阶段
D.编制分区规划阶段
70、跨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应由( )组织编制。 A.由有关地区的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 B.由有关地区共同组织一个领导小组组织编制
C.由有关地区人民政府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共同组织一个指导小组编制 D.由有关地区的共同上一级人民政府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编制
二、多选题
71、影响建筑物价值变化趋势的因素包括( )项。 A.经济和社会发展 B.区位条件变化 C.技术进步 D.可达性
72、城市规划调查所使用的方法包括( )。(多种) A.现场踏勘或观察 B.抽样调查或问卷 C.模拟推理 D.访谈和座谈会
73、确定城市发展性质的依据不包括( )。
A.国家的方针、政策及国家经济发展计划对该城市建设的要求 B.该城市在所处区域的地位与所担负的任务 C.该城市在区域经济中所处地位 D.城市的产业经济主导结构
74、我国城市规划中较多采用的劳动平衡法,它主要建立在( )基本原理上。 A.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 B.社会经济发展计划以及相互平衡 C.劳动力需要量平衡
D.以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基本人口数和劳动构成比例的平衡关系
75、作为远离江河城市的主要水源的是以下( )类用水。
A.上层滞水 B.潜水 C.承压水 D.地热水
参考答案与解析
第51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提示:交通规划和管理中实行公交优先的方法还有:在单行道路上允许公共交通车辆的双向通行;设置公共交通优先通行的信号;加强对小汽车的控制。
第52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提示:城市公共停车场在市中心、分区中心,应占其总量的50%~70%,在其他地区占25%~40%。其服务半径在中心地区不应大于200m,在一般地区不应大于300m。
第53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提示:根据对世界各大城市道路面积率的分析,道路面积率以20%为宜。
第54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提示:城市道路的国标分类方式实际上是按城市骨架来进行分类的。
第55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提示:为了减少对向行驶的机动车流的相互干扰,当道路设计车速大于50km/h时,必须设中央隔离带。形成以绿化为主的隔离,形成两块板道路横断面形式。
第56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提示:大城市中穿过市区的直径线路过长时,常分段设线,使乘客换乘次数增加,乘客平均换乘系数有高达1.8以上的,宜在主要集散点之间或近郊工业区与市中心之间线路上开大站快车,以减少乘客的换乘。中、小城市换乘系数不应大于1.3,其线路长度常超过市区的直径,乘客一次乘车即可达目的地,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教育范文2024年城市规划师考试城市规划实务预测试题在线全文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