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是村欠户、户欠村,村与农户之间互相欠帐的矛盾,这是历史遗留性矛盾。农村税费改革、土地延包之后,使得乡村集体收入减少,财政困难,债务被迫延迟偿还,使一些群众对乡、村组织的信任度越来越低。税改后,如何进行清收清支、妥善处理债务问题,直接影响着农村的稳定和发展,但一直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据统计:全县截止底,107个村有债务的占70%以上,债务总额达3500多万元,平均每个村达30多万元,如:万城乡牛家庄村,截止,欠内外债达50多万元。严重的资金短缺使部分村级班子举步维艰,不能及时解决好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影响了班子凝聚力、战斗力的提高。其次是,农村干部垫付农业税费情况较普遍。税改前,由于各地将农业税费任务直接分解到了乡镇,如果乡镇完不成税收任务,其税收分成和返还就不能兑现。为了完成税收任务,各乡镇政府将任务又转移给了其所辖村,并采取了一定的奖惩措施,而村干部为了按时完成任务,往往自己先掏钱或借贷款垫付。对那些难收的“困难户”、“钉子户”、“失踪户”的农业税费,村干部垫付后很难追收。调查表明,个别村干部垫付的农业税费,一年垫付的金额少则几百元,多则上万元。
五是村干部待遇差造成不认真工作、不及时解决群众纠纷和矛盾造成新的矛盾,这是农村干群关系不协调的根源性矛盾。农村干部是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组织推动者,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但是,农村干部“端的是泥饭碗,干的是硬任务,落的是没前途”,工作苦、工资低,职位不稳定,养老前途无保障,严重影响了农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座谈和调查问卷发现主要存在三种情况,1、不愿意当村干部,尤其是愿意当支部书记的人在减少,在收回的309份村干部问卷中占20.50%。2、当干部的很不安心,精力心思没有用在工作上,在309份问卷中占45.25%。3、由于待遇低、没有前途,图在任时捞一把,犯错误的现象有所抬头。村干部尤其是支部书记、会计犯经济、政策性错误,被处分、处罚的比例上升明显,据有关部门统计,以来,村干部受查处的比例由2%上升到7%左右。尤其在集体经济比较薄弱的村,一些群众“有田有地不找你、有吃有穿不靠你、有了问题就找你、不给解决就骂你”,使村干部难当、无人愿意当、中途撂挑子的现象日益突出。据统计,原先在全县农村党支部书记中肯干事、干成事的有91个,占农村党支部书记总数的85%,目前能够长期保持的有78个,占农村党支部书记总数的72.8%,下滑了12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村干部的“官位”不大,工作量却不轻。俗话说“上面千条线,下边一根针”。在待遇差、不愿干的情况下,发展党员、解决难题、处理纠纷、公务办理等不认真、不及时难免发生。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要在农村得到全面贯彻落实,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由于广大农民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在具体工作中村干部难免会吃亏受气,所以造成了“能人不愿当干部,傻人干不了村干部”的现象,即使有些人勉为其难当了村干部也不安心,解决问题时往往考虑眼前,不计后果,为今后的工作埋下隐患和矛盾。如高邑镇的大夫庄村、大营乡坊册村、中韩乡的东韩庄村、富村乡的贾村等由于当时的干部在村办企业承包、处理责任田、高速路占地等方面不彻底、不透明,后任村干部处理不及时、不彻底,使多年前的问题到现在一直没有完全解决,涉及的群众意见很大。二、解决农村干群矛盾的途径
税费改革取消农业税之后,农村干群关系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是发展中的问题,需要我们按照十七大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抓住机遇,用改革的精神、发展的思路在实践中认真研究和解决,根据我们的调查,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采取措施:
1、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增强村级领导班子驾驭农村工作全局的本领。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调研报告农村税费改革后干群关系矛盾分析调研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