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撰写地质实习报告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1-03-10 本文由若水盈盈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第一篇:如何撰写地质实习报告

地质实习报告是对实习中见到的各种地质现象加以综合、分析和概括,用简练流畅的文字表达出来。写实习报告是对实习内容的系统化、巩固和提高的过程,是写地质报告的入门尝试,是进行地质思维的训练。报告要求以野外收集的地质素材为依据,报告要有鲜明的主题,确切的依据,严密的逻辑性,报告要简明扼要,图文并茂。报告必须是通过自己的组织加工写出来的,切勿照抄书本。

报告章节如下:

第一章绪言,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附交通位置图)、实习的任务、目的、要求、人员的组成及实习时间等。

第二章地层首先简述实习地区出露的地层及分布的特点,然后按地层时代自老至新进行地层描述。分段描述各时代地层时应包括分布和发育概况、岩性和所含化石、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厚度等(附素描图)。

第三章岩石描述各种岩体的岩石特征、产状、形态、规模、出露地点、所在构造部位以及含矿情况(附剖面图、素描图)。

第四章构造概述实习地区在大一级构造中的位置和总的构造特征,分别叙述实习区的褶皱和断裂。褶皱:褶皱名称(如玉皇山向斜),组成褶皱核部地层时代及两翼地层时代、产状、褶皱轴向、褶皱横剖面及纵剖面特征(附素描图、剖面图)断层:断层名称、断层性质,上盘及下盘(或左右盘)地层时代,断层面的产状,断层证据(附素描图、剖面图)阐述褶皱与断裂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

第五章地质发展阶段简述根据地层的顺序、岩性特征、接触关系、构造运动情况、岩浆活动过程等说明本区地质历史上有那些阶段。每阶段有那些事件和特征。第六章其它方面,包括外动力地质现象。后记,说明实习后的体会、感想、意见和要求。报告中文字要工整,图件要美观。报告应有封面、题目、写作人专业、班级、姓名、写作日期等。并进行装订。

第二篇:如何撰写地质实习报告

地质实习报告是对实习中见到的各种地质现象加以综合、分析和概括,用简练流畅的文字表达出来。写实习报告是对实习内容的系统化、巩固和提高的过程,是写地质报告的入门尝试,是进行地质思维的训练。报告要求以野外收集的地质素材为依据,报告要有鲜明的主题,确切的依据,严密的逻辑性,报告要简明扼要,图文并茂。报告必须是通过自己的组织加工写出来的,切勿照抄书本。

报告章节如下:

第一章绪言,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附交通位置图)、实习的任务、目的、要求、人员的组成及实习时间等。

第二章地层首先简述实习地区出露的地层及分布的特点,然后按地层时代自老至新进行地层描述。分段描述各时代地层时应包括分布和发育概况、岩性和所含化石、与下伏地层的接触关系、厚度等(附素描图)。

第三章岩石描述各种岩体的岩石特征、产状、形态、规模、出露地点、所在构造部位以及含矿情况(附剖面图、素描图)。

第四章构造概述实习地区在大一级构造中的位置和总的构造特征,分别叙述实习区的褶皱和断裂。褶皱:褶皱名称(如玉皇山向斜),组成褶皱核部地层时代及两翼地层时代、产状、褶皱轴向、褶皱横剖面及纵剖面特征(附素描图、剖面图)断层:断层名称、断层性质,上盘及下盘(或左右盘)地层时代,断层面的产状,断层证据(附素描图、剖面图)阐述褶皱与断裂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

第五章地质发展阶段简述根据地层的顺序、岩性特征、接触关系、构造运动情况、岩浆活动过程等说明本区地质历史上有那些阶段。每阶段有那些事件和特征。第六章其它方面,包括外动力地质现象。后记,说明实习后的体会、感想、意见和要求。报告中文字要工整,图件要美观。报告应有封面、题目、写作人专业、班级、姓名、写作日期等。并进行装订。

第三篇:如何编写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如何编写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胡春林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实习报告是对实习中见到的各种地质现象加以综合、分析和概括,用简练流畅的文字表达出来,是对实习内容的系统化、巩固和提高的过程,是写地质报告的入门尝试,是一种地质思维的训练。报告要求以野外收集的地质素材为依据,要有鲜明的主题,确切的依据,严密的逻辑性,力求简明扼要,图文并茂,切忌照抄书本。

每一位同学应独立完成一本学生实习报告书。实习报告书应有封面、题目、写作人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写作日期、实习大纲、概况、每天的实习日记、5~6篇实习报告、实习成绩表和封底等,并装订成册。报告书中文字要书写工整(要求手写),图件要美观。

每天要写实习日记,实习日记包括:(1)实习时间、地点、天气、小组成员、实习的任务、目的和要求等。(2)记载主要的实习过程和实习内容。(3)着重谈实习心得及实习体会、感想和建议。

实习报告不同于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开头应有实习题目名称、实习时间、实习地点,实习的任务和目的。报告内容应分节撰写,应包括实习内容、方法、测量数据及数据的整理,并对某个专门问题进行论述,要理论联系实际,力求严谨、专业术语准确,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有理有据,图文并茂。

实习报告编写大纲分别建议如下:

实习报告一:地质罗盘的使用--岩层产状要素的测量

摘要:(100~300字)

1绪论

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附交通位置图)、实习的任务、目的、要求、小组成员及实习时间、天气等。

2罗盘仪的使用 (着重叙述罗盘仪的使用操作方法,以及用罗盘仪测量岩层产状要素)

2.1 罗盘仪的构造

罗盘仪的长边、短边、示数盘及示数盘中的指针、圆水准器和管水准器,各部分构件的作用等。(可附仪器示意图)

2.2 罗盘仪测岩层走向、倾角和倾向

罗盘仪的放置、调节、读数等。(附测量示意图。从下层面如何测?岩层露头太小怎么办?)

2.3 测量成果的表达及数据处理

罗盘仪测岩层产状要素的两种表示方法及两种表达结果之间的关系。

2.4 测量岩层产状的原理

2.5 操作实例

如:院办一楼大厅内楼梯的走向、倾角及倾向的测量过程及结果。(附测量结果图。每人至少独立地测1组数据)。

3后记 (说明主要结论或主要实习体会、感想和建议)

实习报告二:岩石矿物的识别--参观中国地质大学博物馆

摘要:(100~300字)

1绪论

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附交通位置图)、实习的任务、目的、要求、小组成员及实习时间、天气等。

2岩石矿物的识别 (是主要内容,可附照片图,包括详细的参观路线、参观内容及认识等)

2.1 参观路线

参观路线,各种矿物及地质年代代表性动植物的描述。

2.2 三大类岩石

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的成因、形成、产状、结构和构造等,三大类岩石各自的下一级划分及其产状。三大类岩石的识别及相互区别的特征。

2.3 岩石实例的描述

举例描述三大类岩石中的3~4种,说明它们的性状、颜色、成分、成因及识别等。

2.4 地质构造标本的叙述

地质构造的主要表现形态、成因等。

2.5 其他地质年代代表性生物

恐龙化石、始祖鸟等的描述及其繁盛的地质年代和该地质年代的特点。

3后记 (说明主要结论或主要实习体会、感想和建议)

实习报告三:南望山的岩层及构造--南望山及地大隧道观测

摘要:(100~300字)

1绪论

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附交通位置图)、实习的任务、目的、要求、小组成员及实习时间、天气等。

2南望山的岩层及构造 (包括地质观察,岩层产状的量测及成果描述,南望山隧道的观察)

2.1岩层观察

包括岩层颜色、分布和节理发育状况、岩性、岩层厚度、岩石破碎程度、手感和坚硬程度等(附素描图、构造断面图,图幅尺寸可为12 cm×8 cm,标注测量点的位置,剖面的方位等,每人一份,文字描述应与素描图一致)。寻找并描述志留系粉砂岩、志留系页岩、泥盆系石英砂岩、二叠系硅质岩等。

2.2岩层产状量测

量测岩层产状的过程及方法,量测成果表述,画剖面图、素描图等。

2.3构造类型的识别

褶皱的组成。断层的性质,断层面的产状,上盘及下盘(或左右盘),正断层,牵引构造,断层证据(附素描图、剖面图等)。

2.4 其它方面,如:地层的顺序、岩性特征、接触关系,外动力地质现象等。

2.5 地质大学隧道的形态、隧道轴线的定向、设计特点等。

3后记 (说明主要结论或主要实习体会、感想和建议)

实习报告四:珞珈山的岩层及节理裂隙--珞珈山及武大隧道观测

摘要:(100~300字)

1绪论

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附交通位置图)、实习的任务、目的、要求、小组成员及实习时间、天气等。

2珞珈山的岩层及节理裂隙 (地质观察,测量岩层产状,观察节理,画出断面图,作出成果描述)

2.1 岩层产状

层露头观察,岩性识别,测量岩层产状,测量成果表述,画地层剖面的素描图等。

2.2 节理(裂隙)

观察并描述节理性状,画示意图,指出裂隙的产状三要素,观察裂隙填充情况,分析裂隙的形成原因。(包括图示说明)

2.3 山体岩层性状

判断山体走向,说明判断依据及方法,测量其产状。

2.4 武大隧道

隧道轴线的定向,比较武大隧道与地大隧道的异同点,试从地质角度进行分析。 3后记 (说明主要结论或主要实习体会、感想和建议)

实习报告五:武汉江滩河流侵蚀淤积及岸坡防护措施

--长江、汉水的水流、堤防加固及岸坡防护措施

摘要:(100~300字)

1绪论

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附交通位置图)、实习的任务、目的、要求、小组成员及实习时间、天气等。

2河流侵蚀淤积及岸坡防护措施 (实习路线说明及沿途参观项目后描述,地质观察,判断依据及方法)

2.1 长江、汉水水流

观察流水对河床的冲刷,河流的侵蚀淤积,河滩和水流的示意图,了解河床、河漫滩、阶地和二元结构等概况。

2.2 堤防加固及岸坡防护措施

描述堤防加固措施,岸坡防护措施,岸坡坡度量测。

2.3 其它方面,如:蛇山、龟山的地质构造,山体走向及长江大桥轴线定向。江滩景观,从地质学角度分析屡发洪水的原因。,分析长江一桥选址的合理性等。

3后记 (说明主要结论或主要实习体会、感想和建议)

实习报告六:工程地质图的阅读与分析

摘要:(100~300字)

1绪论

包括地点、实习的任务、目的、要求、小组成员及时间、天气等。

2工程地质图的阅读与分析 (工程地质图的分类、内容及编制原则,工程地质图的绘制方法)

2.1 工程地质图的内容及编制原则

工程地质图的分类,各类工程地质图反映的内容及用途。综合工程地质图上的分区及工程地质图的编制方法。

2.2 工程地质图的绘制与识别

工程地质图的绘制方法及识别方法。

2.3 工程地质报告书

工程地质报告书的编写原则、内容、格式等。

2.4工程地质图识别的实例 (参考教材第3版的图8.15-8.18,附图3.16,附图4.1-4.4)工程地质图(附图)的阅读、识别及分析,反映的地质状况、所属类别及适用工程等。 3后记 (说明主要结论或主要实习体会、感想和建议)

第四篇:如何编写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如何编写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陈洪江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学院

实习报告是对实习中见到的各种地质现象加以综合、分析和概括,用简练流畅的文字表达出来,是对实习内容的系统化、巩固和提高的过程,是写地质报告的入门尝试,是一种地质思维的训练。报告要求以野外收集的地质素材为依据,要有鲜明的主题,确切的依据,严密的逻辑性,力求简明扼要,图文并茂,切忌照抄书本。

每一位同学应独立完成一本学生实习报告书。实习报告书应有封面、题目、写作人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写作日期、实习大纲、概况、实习日记和实习报告、实习成绩表和封底等,并装订成册。报告书中文字要书写工整(要求手写),图件要美观。

每篇实习日记包括:(1)实习时间、地点、天气、小组成员、实习的任务、目的和要求等。(2)记载主要的实习过程和实习内容。(3)着重谈实习心得及实习体会、感想和建议。

实习报告不同于实习日记。实习报告开头应有实习题目名称、实习时间、实习地点,实习的任务和目的。报告内容应分节撰写,应包括实习内容、方法、测量数据及数据的整理,并对某个专门问题进行论述,要理论联系实际,力求严谨、专业术语准确,条理清晰,层次分明,有理有据,图文并茂。

实习报告编写大纲分别建议如下:

实习报告一:地质罗盘的使用--岩层产状要素的测量 摘要:(100~300字)

1绪论

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附交通位置图)、实习的任务、目的、要求、小组成员及实习时间、天气等。

2罗盘仪的使用 (着重叙述罗盘仪的使用操作方法,以及用罗盘仪测量岩层产状要素)

2.1 罗盘仪的构造

罗盘仪的长边、短边、示数盘及示数盘中的指针、圆水准器和管水准器,各部分构件的作用等。(可附仪器示意图)

2.2 罗盘仪测岩层走向、倾角和倾向

罗盘仪的放置、调节、读数等。(附测量示意图。从下层面如何测?岩层露头太小怎么办?)

2.3 测量成果的表达及数据处理

罗盘仪测岩层产状要素的两种表示方法及两种表达结果之间的关系。

2.4 测量岩层产状的原理

2.5 操作实例

(附测量结果图。每人至少独立地测3组数据)。

3后记 (说明主要结论或主要实习体会、感想和建议)

实习报告二:岩石矿物的识别--参观地质标本室

岩石矿物的识别 (是主要内容,可附照片图)

2.1 三大类岩石

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的成因、形成、产状、结构和构造等,三大类岩石各自的下一级划分及其产状。三大类岩石的识别及相互区别的特征。

2.2 岩石实例的描述

举例描述三大类岩石中的3~4种,说明它们的性状、颜色、成分、成因及识别等。

2.3 地质构造标本的叙述

地质构造的主要表现形态、成因等(如褶皱、层理)。

2.5 其他地质年代代表性生物

化石的描述及其代表的地质年代和该地质年代的特点。

3后记 (说明主要结论或主要实习体会、感想和建议)

实习报告三:南望山的岩层及构造--南望山及地大隧道观测 摘要:(100~300字)

1绪论

实习地区的交通位置和自然地理状况(附交通位置图)、实习的任务、目的、要求、小组成员及实习时间、天气等。

2南望山的岩层及构造 (包括地质观察,岩层产状的量测及成果描述,南望山隧道的观察)

2.1岩层观察

包括岩层颜色、分布和节理发育状况、岩性、岩层厚度、岩石破碎程度、手感和坚硬程度等(附素描图、构造断面图,图幅尺寸可为 12 cm×8 cm,标注测量点的位置,剖面的方位等,每人一份,文字描述应与素描图一致)。寻找并描述志留系粉砂岩、志留系页岩、泥盆系石英砂岩、二叠系硅质岩等。

2.2岩层产状量测

量测岩层产状的过程及方法,量测成果表述,画剖面图、素描图等。

2.3构造类型的识别

褶皱的组成。断层的性质,断层面的产状,上盘及下盘(或左右盘),正断层,牵引构造,断层证据(附素描图、剖面图等)。

2.4 其它方面,如:地层的顺序、岩性特征、接触关系,外动力地质现象等。

2.5 地质大学隧道的形态、隧道轴线的定向、设计特点等。

3后记 (说明主要结论或主要实习体会、感想和建议)

实习报告四:工程地质图的阅读与分析

摘要:(100~300字)

1绪论

包括地点、实习的任务、目的、要求、小组成员及时间、天气等。

2工程地质图的阅读与分析 (工程地质图的分类、内容及编制原则,工程地质图的绘制方法)

2.1 工程地质图的内容及编制原则

工程地质图的分类,各类工程地质图反映的内容及用途。综合工程地质图上的分区及工程地质图的编制方法。

2.2 工程地质图的绘制与识别

工程地质图的绘制方法及识别方法。

2.3 工程地质报告书

工程地质报告书的编写原则、内容、格式等。

2.4工程地质图识别的实例

工程地质图(附图)的阅读、识别及分析,反映的地质状况、所属类别及适用工程等。

3后记 (说明主要结论或主要实习体会、感想和建议)

第五篇:地质实习报告-工程地质实习报告(模版)

地质实习报告-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工程地质实习报告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我们对工程地质与土力学有了深刻的认识与了解,掌握了关于工程地质与土力学中的基本知识,但是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情况往往有很大的差距,所以为了更好点的认识地质现象,加深对其了解,我们08级土木工程专业在六月三号在刘传孝老师的带领下开始我们的地质实习。地质实习报告

一、地质实习的目的

1、 学会对岩石的肉眼判别

2、 了解馒头山沉积岩的每一层的岩石组成及其颜色、厚度等

3、 学会地质罗盘的使用方法

4、 用地质罗盘测量实地测量岩层的产状

5、 掌握褶皱的基本知识和判断背斜、向斜的能力

6、 现场认识断层、滑坡、岩层,背斜、向斜等地质现象

二、地质实习的过程

我们的实习分为两天,六月三号实习地点是长清张夏镇满寿山和灵岩寺, 实习项目是满寿山的岩层构成和滑坡、断层现象,六月四号的实习地点是苏庄,实习项目是背斜构造和地质罗盘的实习,六月四号下午我们结束地质实习,返回学校。

三、实习的内容

1、认识满寿山的岩层

馒头山,海拔408米,位于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境内,当地老百姓习惯称此山为“馍馍山”、“满寿山”,或者高雅的称为”曼寿山”。xx年,馒头山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第三地质名山,当

年又被列入省级地质自然遗迹保护区。馒头组主要由紫红色、黄绿色等杂色页岩及泥质、白云质灰岩组成。底部不整合于泰山杂岩的肉红色片麻状花岗岩之上。下部灰岩中含磁石结核和条带,上部页岩中具微细水平层理,中部页岩含有三叶虫化石~中华莱德利基虫。厚度119米。

在开始实习前,刘老师将此次实习分为三组-馒头组、毛庄组、徐庄组。

一、 馒头组

第一层是由页岩组成,厚约两米,岩层呈现黄绿色,局部呈现灰色,风化程度非常的严重,裂隙发育大,我们在工程中应尽量避开

第二层是由石灰岩组成,该层岩石深入山体,厚约四米,岩石呈灰绿色,此处的裂隙极有可能发育成溶洞,所以工程中应注意勘探。

第三层是页岩,厚约八米,岩石呈现黄绿色,局部呈现褐色

第四层是由页岩组成,厚约十三

米,颜色显紫色

第五层是由石灰岩组成,厚度约六米,颜色呈现土黄色,裂隙发育轻微,有利于工程实施,

第六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四米,颜色呈现黄绿色。

第七层是由石灰岩组成,厚度约两米,颜色呈现绿色,空隙发育,石灰岩表面覆盖物为填充在裂隙中的杂质。

第八层为页岩,厚度约七米,颜色为紫红色风化程度比较大

第九层为石灰岩,厚度约两米,颜色为灰白色,纵向裂隙发育比较大,但是横向裂隙发育小,前度较高。

第十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五米,颜色呈鲜红色,由于该层位于山顶,所以此处岩石风化严重。地质实习报告

二、毛庄组

第一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四米,颜色为紫红色,页岩中含有云母

第二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为十三米,颜色呈现紫红色

第三层是由页岩组成,厚度约为四米,颜色为紫红色,由于该处地势高以及各种外力因素,使得该岩层水土流失严重,表面基本无植被覆盖

第四层:灰色鲕状石灰岩,厚零点八米。

第五层:灰色石灰岩,厚零点二米。

第六层:灰色鲕状石灰岩,厚零点三米。

二、 徐庄组

由于徐庄组地势陡峭,我们不能继续前行,所以未能近距离观察徐庄组的岩层组成。

2、认识滑坡与断层

下午我们到达灵岩寺附近,开始下午的实习,主要是认识滑坡,断层以及一块花岗岩。

首先老师将我们带到实习地点,指着远处的山体让我们找出断层的上盘,下盘,断层线,断层面以及滑坡体,然后详细讲解了该处滑坡和短层,在山路的一边同学们边听边记,最后老师带我

们去看了一块花岗頒岩,三号的实习结束,

3、认识苏庄断层

六月四号,我们开始了第二天实习,首先是一处断层,这处断层比昨天的更有价值与意义,因为该处断层断距小,我们能看的很清楚上盘,下盘等,而且该处断层低。加深了对断层的认识。

4、地质罗盘的实习及背斜的判定

地质罗盘仪是进行野外地质工作必不可少的一种工具。借助它可以定出方向,观察点的所在位置,测出任何一个观察面的空间位置(如岩层层面、褶皱轴面、断层面、节理面……等构造面的空间位置),以及测定火成岩的各种构造要素,矿体的产状。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文秘工作如何撰写地质实习报告在线全文阅读。

如何撰写地质实习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gongzuo/1199454.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