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关键笔画落实法”指导学生写字,关键是要使学生找到“关键笔画”。可以跟田字格的横、竖中线联系起来。横、竖中线本来是就是用来给字的笔画“定位”的,所以在横、竖中线上的或者靠近横、竖中线的笔画往往可视为“关键笔画”。用这样的方法指导他们写字,不仅能够提高写字质量,而且可以培养写字兴趣,并提高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即时反馈和评议学生的练习情况。所谓“点”就是抓住几份有代表性的习字本师生共同进行评述,注意从结构、笔画三个方面入手,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所谓“面”就是让学生同桌或小组交流习字本,人人动脑,互帮互学,逐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鉴别力。评议后,学生自己再纠正,加深体会,提高练写质量。
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学习,丰富自己的写字方面的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同时在写字的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和书写水平,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努力做到教学相长,共同进步。
拼音教学非常重要。如果说我们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那么拼音教学就是基础中的基础,我们必须抓好拼音的教学,这样做意义是很深远的,不仅为今后的识字打好基础,更主要是发展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培养了学生热爱语文的情感。有很多家长跟我说过,他读一二年级的孩子,会用电话发短信、会用电脑打字、会玩qq,他们不会用五笔输入法打字也能打出字,为什么?因为他们会拼音,用拼音输入法打出汉字,既快又准确。同时也可以应付考试,你看,我们的高考第一题就是考拼音,教师考核也要考拼音。所以说,拼音教学非常重要。拼音教学要靠老师,作为老师应该把好关,认真地、扎实地进行教学。
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书写即抄写)。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习说普通话。
二、汉语拼音部分的教学内容与提示
汉语拼音部分有13课,4个复习。安排了汉语拼音最基本的内容。
1.内容的组织更加科学。
第一是把声母y w提前,和单韵母i u ü整合为一课。
第二是改变了音节的呈现形式。要求学生拼读的音节,大多是以结果呈现,减少射线的形式。
第三是增加了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内容。
2.把学习内容进行有效地整合。
拼音教材所配的插图大都既表音,又表形。把一些图和学习内容有效地整合起来。
如第1课,画面表现的是乡村的清晨,一个小女孩正在小河边练唱“aaaa”等等。
3.把学拼音和识汉字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拼音教材中,从第3课学习声母开始出现汉字。在图中或图下,出现了词、短语或句子。从第3课到第13课,体现了由易到难的编排。刚开始是词(3—5课),然后是短语(6—8课),最后是句子(9—13课)。
4.在拼音教材中编排了儿歌。
在拼音教材中安排儿歌,不但可以复现音节,巩固拼音,而且可以增加趣味性,加强语言训练。本册拼音教材的儿歌里红色的音节,都是本课新学的声母与单韵母相拼的音节,这样更便于巩固拼音。
5.复习巩固形式多种多样。
拼音教材部分安排了4次复习,每个复习5—6题,共21题。采用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复习巩固了所学汉语拼音和汉字。
这些安排充分体现了玩中学,在游戏中学的设计思想,符合一年级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特点。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这些题目,抓住拼音教学的重点,突破难点,让学生在这一阶段内,学会汉语拼音的基本内容,做到能准确地拼读音节,为下一步使用音节做好准备。
汉语拼音是一种抽象的表音符号,对于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难学的,学生学起来也觉得枯燥乏味,所以作为语文老师应该好好把握教材,把握课堂,进行有效的教学。以下我来谈谈我们学校在拼音教学的一些方法:
1、课堂上多让学生个别读。
我们上课时常常让学生齐读,齐读时听起来全班都读准了,以为都会读了,其实并不是,因为全班齐读很难发现个别的差异,所以教学中要多听学生的个别读,从个别读中,可以发现学生的掌握情况,我们可以及时做到指正。形式可以开火车读、小组读、比赛读、指名读,游戏读等,学生读的范围要大。如我现在教的这个班有个学生叫陈兆基,他上课都有认真读,我教过他的姐姐,成绩好,发音准,我以为他也是很会读拼音,结果在开火车读时,发现他读i和u都不准。
2、老师要认真听,及时正音。
我们的学生是一年级的小朋友,我们都知道,他们刚进入小学生活,纪律差。有的学生声音很小,有的同学在读的时候,别的同学却在讲话啊,发出声音啊,会影响老师的同学们听,所以我们做老师的在课堂上除了要抓好纪律,还应该坚起耳朵认真听,并做到及时指正。
3、老师要多示范读。
教拼音喉咙特别辛苦,有些老师喜欢叫一些会读的学生在一开始教的时候就叫他们代替老师教同学读,这种做法好,但觉得还是要以老师为主,同时在教学中加上一些动作,如手阿头啊等,尤其老师范读时,嘴巴可以夸张一点,这样会让学生更容易地去掌握。
4、学生要多读,做好复习巩固。
学拼音没有捷径,像我们学讲普通话一样,基础不好的话要多读,多练。学生初步学习了拼音方法,还要经过大量的“耳听口练”才能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所以,平常我们学校的老师会做一些小卡片让学生在早读课去读。偶尔也会印一些小卷子让学生在周末读,读给父母听。
5、鼓励家长买录音带和其他拼音学习机回来让孩子听、学。
6、拼音教学时,少站讲台,多到学生中走,与学生走得更近。
有些学生坐到后面,可能听得不够清楚或看老师嘴巴发音,看不清,再加上一些开小差,会影响他们学拼音的效果,所以,每节课都在课室里转,多到学生中,他们会听得更清楚,但我们教师也会比较累。
7、用多种方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快乐地学。
因为汉语拼音比较难学,学生学起来也觉得枯燥乏味。所以,我们在课堂上尽可能有趣味性,给学生创造一种愉快的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可以跟他们做游戏啊,如摘果子、找朋友、闯关、变魔术等游戏。我常用手指操练法,手指操练法简单易学,可以促使学生动脑、动手,在游戏中记住字母的形状。如:左手拇指和食指一弯就成o。松开一点就是c,两个食指交叉就是x,等等。可以同座配合,一个做手型,一个发音,玩得愉快,练得高兴,这样做,学生既动眼、动口、动脑、动手,又发展了口语交际的能力。也可以进行小组的比赛,争红旗、爬格子、搞蘑菇等。这样,不仅使他们学得主动,而且使他们在游戏活动中享受到了学习的兴趣。
8、每课都要在老师面前过关。
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好每个拼音的读法,我们都要求每一位学生都在老师面前过关,同时也训练了他们的胆量。
9、自制一套拼音卡片进行教学。
10、多用儿歌、绕口令。
当遇到一些学习要点,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儿歌或绕口令等方法让学生牢记。如:小ü见到j、q、x和y,去掉两点还念ü。
标调歌:有a不放过,没a找o、e,i、u排队标在后。
11、小老师课后帮助,手拉手,一帮一,同伴互助。
因为每课拼音都要来老师面前检查,当有些同学老师教了一两遍还不会读时,我们会在课室里找一些会课的学生,进行一帮一教读。
1、第三声要读满。
2、iu的读法。
iu是i和ou的结合,它是(汉语拼音方案)中iou的省写式。发iu时,先发i,然后逐渐把声音过渡到u。u要比单韵母的口形开一些,舌位低一些,u的响度比i大。
3、课本上的章节要延伸到它们的四声进行教学。
如第4课,d、t、n、l,里面的de,我们要延伸到他们的四声进行教学。
4、要让学生掌握发音的规则或要领。
发音的教学,关键在于让学生掌握发音的规则或要领。为此,教师要做好发音的示范,让学生细心观察唇形和舌位,体会发音方法。例如,教单韵母“a”时,教师先
提示学生看自己发音时唇形的变化:发音时,口张开,舌放平,让学生看清后发“a”,而教“u”“ü”时,将嘴唇尽量缩小拢圆,使学生看出其明显变化。再如,教翘舌音zh、ch、sh、r,可以先把舌头翘起,尽量后缩,发出翘舌音来。
5、前鼻音与后鼻音的区分。
an:发音时,先发a的音,然后舌尖逐渐抬起,顶住上牙床发n的音。
ang:发音时,先发a的音,然后舌根抵住上软腭,气流从鼻腔泄出,发后鼻音尾ng的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必须继续通过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设计出更多更新的教学形式和方法,更充分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轻松愉快地把拼音学好。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具有田径运动专业知识、技术及技能的合格体育人才。通过完成下列任务达到以上目的:
1、结合专业特点进行思想及道德品质教育,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觉悟、热爱本职工作。
2、使学生系统、全面掌握田径运动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及基本技能,在此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使之能胜任中小学的体育教学工作。
3、使学生具有担任田径裁判及竞赛的组织工作的能力
体育教育专业本科(124学时)
(一)理论部分
1、田径运动概述2学时
2、田径运动技术原理4学时
3、田径运动竞赛裁判法4学时
4、田径运动竞赛的组织编排工作2学时
5、田径运动场地2学时
6、田径运动的教学方法2学时
7、重点项目技术分析(短跑、跨栏、跳高、跳远、铅球、标枪)6学时
(二)技术部分重点项目
1.短跑12学时
①建立短跑概念;技术关键与特点,学习直道途中跑及跑的专门练习②复习途中跑技术和跑的专门性练习③复习各种跑的专门练习,学习加速跑技术④复习加速跑技术,学习弯道途中跑技术
⑤复习弯道途中跑技术,学习直道进入弯道和弯道进入直道跑技术⑥学习蹲距式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技术
⑦复习蹲距式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技术,重点改进预备姿势所出现的问题,顺利地跑出第一步。
⑧学习弯道蹲距式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⑨复习直道蹲距式起跑和起跑后的加速跑
⑩学习全程跑技术和终点跑撞线技术?进一步改进提高完整技术练习,形成个人技术特点?短跑技术评定与达标2.跨栏跑16学时
①建立完整跨栏跑技术概念;学习摆动腿和起跨腿过栏动作②复习两腿过栏动作;跑3步过2—3个较低栏架
③复习跑动中摆动腿和起跨腿的过栏动作;跑6—8步过2—3个较低栏架④改进两腿过栏动作,跑6—8步,跨过2—3个低栏
⑤改进过栏及跑跨衔接技术,站立式起跑过3—5个栏架⑥改进起跨攻栏及跑跨衔接技术,站立式起跑过3—5栏⑦改进跑跨衔接技术,提高跑跨结合能力,站立式起跑过5栏⑧改进过栏技术,学习蹲距式起跑过1—3栏⑨改进过栏技术,蹲距式起跑跨过5个栏⑩改进跑跨衔接技术,学习全程跨栏技术?——?改进跑跨衔接技术,提高跑跨能力?——?跨栏跑技术评定与技术达标3.跳远(挺身式)16学时
①建立挺身式跳远技术概念,学习起跳和短助跑与起跳相结合技术②复习短助跑和助跑起跳相结合技术③学习中程跑起跳技术④学习空中挺身式姿势
⑤学习短中程助跑挺身式跳远技术⑥复习中程助跑挺身式跳远技术⑦—⑧学习全程助跑挺身式跳远技术⑨—⑩复习巩固全程助跑挺身式跳远技术?—?改进提高全程助跑挺身式跳远技术?—?挺身式跳远技术评定与达标4.跳高(背越式)16学时
①建立正确的完整技术概念;学习原地及上三步起跳练习②学习上三步起跳,学习短助跑起跳③复习短助跑起跳,学习过杆的专门练习④学习原地过杆和短助跑跳上高垫练习⑤学习短助跑起跳过杆技术⑥复习短程助跑起跳过杆技术⑦—⑧学习丈量步点方法,学习全程助跑起跳过低杆技术⑨—⑩复习全程助跑过杆技术?—?改进全程助跑过杆技术?—?确定个人技术,改进完善技术,逐步提高练习强度。
本学期我担任二年级的语文教师,相比去年来说,课堂教学显得更井然有序了,自我在教学过程当中也摸索出了一些经验,本学期我班学生提高不少。以下是本学期我的一点教学体会。
眼睛是思维的窗户,“看”是获得知识的必要首环。义务教育小学语文教材课文中有许多插图,它和课题系统、作业系统相互配合,构成教材的整体。我在课堂教学中,就引导学生观察题目,观察课文的插图的画面,体会文章中心思想,揣摩图中描述事件的主题,刻画人物的性格或描绘景物的特点。这不仅仅能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理解、表达本事,并且能够提高学生想象本事和艺术的审美、鉴赏本事。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是头脑中思维的外化。堵住学生的嘴巴,无疑就是桎梏学生的思考。所以,教学中应让每个同学都有口头表达的机会。如:请同座的两个同学相互说说看,请同学们先自我讲一遍,再看谁说得好等等。这些是说的形式,说的资料就更丰富了,能够让学生说说“为什么”、“怎样样”……等等。学生的口头表达本事提高了,能够让他们质疑、辩论,这不仅仅有利于知识的巩固,更有利于思维的激活和发展。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心得体会最新教学心得体会简短模板(十三篇)(教学心得范文)(3)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