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第一部分“芝加哥的同学聚会”,讲述的是老同学在聚会,时对自己努力应对生活中的变化的讨论;第二部分是本书的核心,即“谁动了我的奶酪”这个适合成年人看的寓言故事;第三部分“下午茶时间的讨论”,老朋友们讨论了“奶酪”对自己的启发以及他们的感悟。
故事里有四位主人公,两只老鼠(名字叫嗅嗅、匆匆)和两个小矮人(名字叫哼哼、唧唧),他们在迷宫里寻找他们喜欢的奶酪。
通过不断地寻找,他们到了奶酪C站,那里有很多的奶酪。但是由于未知的原因,C站的奶酪在一天天地减少,并且也越来越不新鲜。两只老鼠早已察觉到这个改变,而两个小矮人却一直沉浸在拥有无数奶酪的幸福中。
有一天,奶酪突然没有了,两只老鼠早做好准备,出发离开C站去寻找新的奶酪。然而两个小矮人却有自己看似高明的想法而不肯离开。
过了好久,C站没有奶酪再出现,唧唧也意识到自己如果不改变就会饿死在这里。在劝哼哼无效的情况下,唧唧自己离开了C站。
沿途,唧唧在迷宫墙上写下了好多令人深思的话,最后,唧唧到达奶酪N站,看到了比C站更多的奶酪,并且发现嗅嗅和匆匆早已到达。
作者试图告诉我们,人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不断发生变化是绝对的,而应对环境的变化可能有多种选择。故事中的四个角色,给我们提供了面临环境变化的不同选择。
很显然,嗅嗅和匆匆是积极进取型的,一个嗅觉敏锐,一个行动快捷,面对环境改变和生存危机,他们选择了开拓进取的态度,而且合作得很好,带来的结果也很好。
哼哼和唧唧,则属于固步自封、安于现状型的,对于环境的变化都不太敏感。不同的是,唧唧在被动发现自己生存环境恶化以后,尚能产生危机感,采取寻找新奶酪的行动,类似亡羊补牢、犹未迟也。
最不可取的是哼哼,不思进取、牢骚满腹,一心梦想回到过去安逸的日子,不是生死所逼、面临绝境絶不挪动半步。
如果把书名换成《变化与应对》,把“奶酪”換成饭碗、职业、工作,或家庭关系,把“C”换成公司,把“N”换成新的环境,也许就很容易解读这篇文章的含义了。
常言道:计划不如变化快。
从宏观上看,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也就是说万物都是时时刻刻在发生变化的。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必定是会发生变化的。
面对变化,如何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去适应变化而不是去怨天尤人才是最重要的。虽然并不是所有的变化都有利于发展,也并非都是必要的。但是,在这样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学会适应变化,试着从思想上认为这种变化对自己或许是有利的,从而积极做出改变,进而接触到更好的事物,其实对我们终归是有好处的,有时是必须去做的。
联想到刚刚看过的热门电影《流浪地球》,也有相似之处,从宏观科幻角度诠释同一个道理,告诉我们,积极应变是唯一出路。
这本书给我感觉很特别。
虽然表面一看,不过是一本励志书,但又不像一般的励志书那样据实和乏味,而是通过一个虚拟的故事,使人们提高阅读兴趣进而明白一些深刻道理。
这比那些总是单纯灌心灵鸡汤的书要好很多!
读了这本书,我对当下一些事情有了不同的看法,也看开了以前好多想不通的事。
掩卷而立,我突然感悟到这本好书的良苦用心。它鼓励我一定要坚持一种积极应变的人生态度,主动迎接未来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有感而发,留感为念!
《谁推动了我的奶酪》读后感
你读过《谁推动了我的奶酪》这本书吗?它那轻松快活的文字,能让读者在这本书中不仅找到乐趣,还会悟出道理。
这本书主要写了四个小家伙:哼哼、唧唧、嗅嗅、匆匆在复杂的`迷宫里寻找新鲜、香甜奶酪的故事。
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是这四个小家伙的行为,因为它们,我学会了人生的第一步:嗅嗅,让我学会了凡事都要提前做准备,不然,做事就会乱的;匆匆,让我学会了,遇事要反应敏捷;哼哼,让我懂得了做什么要勇于迈出第一步。
我以前上课经常害怕举手发言,怕回答错误同学笑话,老师批评。所以课堂经常沉默。而唧唧的精神鼓励我要勇于尝试,学会改变自己,人生不是不能改变的,不是吗?后来,我鼓足勇气大胆发言,虽然没有完全对,但是我不仅得到了同学的肯定,还得到了老师的夸奖。我真是太高兴了。
这本书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生命是一场旅行,也是一座迷宫,既然是旅行就要遇到沟沟坎坎,不会一直平坦。我们必须看清楚自己适合走什么样的路,然后确定后就为自己选择的路去争取,找准入口,去努力走出迷宫,达到目的的。
合上《福尔摩斯探案集》,小哈里闭着双眼,脑海里还是那些恐怖的凶杀案和令他毫无头绪的线索,看得出来,他很享受并着迷于这一切。睡前,哈里想:如果我也像福尔摩斯那样聪明该多好啊,可惜生活中没有那么多案件让我解决啊,真希望着一切能够实现。
熄灯后的夜,如此静谧。
“啊——”哈里伸了一个大大的懒腰,他揉了揉惺忪的睡眼,正准备做好早起的准备继续他的小说冒险之旅时,他怎么也找不到自己的另一只袜子。“咦?怎么少了一只?”哈里拎着一只袜子,任他怎么翻来覆去也没什么结果,他诧异极了,“一定不是小偷,哪有小偷会偷袜子,而且只偷一只?那么——只有可能是有人故意绑架了它!”又是一番深思熟虑后,哈里惊喜地跳了起来:“这真是天助我也!我一定要把犯人给揪出来!哈里一骨碌翻下了床,开始了他真正的探案之旅了——
“宝贝们,吃饭了——”妈妈在厨房里又一次地呼唤道。哈里满脑子都是疑惑,可他还是决定先填饱他的小肚子。饭桌上,哈里一边解决自己的早餐,一边用怀疑的目光扫着用餐的每一个人——妹妹雪莉?只会爬的小婴儿能做这么有难度的事吗;妈妈?怎么会呢,哈里其实老早就把妈妈给排除了。这也就是说——真相只有一个,犯人就决定是他了!
爸爸察觉到了哈里那奇怪的眼神,便问道:“哈里,怎么了?有什么心事吗,难得看到你会吃不下东西啊,小馋猫?”“哦?爸爸,你是不是做了什么对不起我的事啊?”哈里用阴阴的语调说。“好吧,我从实招来——昨天我下班回来,肚子实在是饿,就吃了你一罐曲奇——不要这么小气,大不了我赔你一罐就是了。”“什么?原来是你!那你必须赔我两罐!”正沾沾自喜的哈里突然反应到情况不太对,“没了吗?你——难道就没有动过我的日用品?像是——袜子?”“没啊,这次真没。”爸爸不再心虚,“怎么,你的袜子有什么问题吗?”“没,没。我的袜子,它,它很健康,不必担心。”哈里连忙答道,他可不希望犯人这么快自己承认。可是到底是谁呢?“妈妈,你说,我们家会不会有老鼠,会偷东西的老鼠?”哈里又换了个思路。妈妈笑道:“怎么会呢,我们家这么干净,是不会有老鼠的,放心吧。说起老鼠,你倒是一个爱偷吃东西的小老鼠呢,不是吗?”“嘻嘻——”听了妈妈的调侃,一家人都会心地笑了起来,连小妹妹雪莉都拿起刀叉开始扭起迪斯科,谁知道她是听懂的呢,还是看着大家这么开心就不由自主地high了起来。
可是,这问题还是不容质疑地存在着。哈里托着下巴在房里不住地踱来踱去,无数个问题挤满着他的小脑袋:到底作案时间是什么,作案动机又是什么呢?他又是怎么做到的咧?在地板上练习趴趴走走的雪莉也停止了步伐,聚精会神地盯着哥哥那奇怪的举动,最后实在受不了,无聊到睡着了。哈里看到妹妹睡在冰冰凉凉的地板上做着美梦,就抱起雪莉把她轻轻放到床上,并小心翼翼地盖好了被子。看到妹妹那粉嘟嘟的小脸,他想:是我太执着了吗?也许事情根本就不是我想像的那样啊,也许袜子只是找不到而已,又也许它一会儿又会从哪里蹦了出来……想着想着,哈里便释然了。
他走到客厅,想看看妈妈在做些什么。奇怪的是,妈妈并不在客厅里。哈里又走到院子里,温暖的阳光下,他看见妈妈正在花丛边做针线活。他轻手轻脚地走到妈妈身边,轻声问道:“妈妈你在干什么啊?”妈妈回头看了眼哈里,手上飞舞的针还没停下。她笑着说啊:“给你们缝点东西啊。”“哦,是这样哪。那么,你看见过我的袜子吗,有海绵宝宝的那只?”“还有粉红色的派大星吧。”妈妈翻出一只袜子,“你的袜子破了个小洞,昨天给你盖被子的时候发现的。对了,你今天很奇怪,小福尔摩斯?”“没有,什么都没有啦。”哈里一笑,他的心里暖呼呼的,可不是太阳照的哦。
那夜,哈里看完了《福尔摩斯探案集》的最后一页,临睡时,他想:看来,我还是不当福尔摩斯为好啊,要当的话,也要当像妈妈那样的福尔摩斯。
夜深了,星星眨巴眨巴眼睛,书上的福尔摩斯画像笑了……
主人公名叫安琪儿,是一个私生女,她母亲执意生下,她的亲生父亲一直不待见她。她母亲很爱她的父亲,对于她们母女却是他父亲可有可无的“亲人”。到后来她和她的母亲居无定所,最后生活在海边,她母亲开始了卖身的日子,在她八岁的时候,她母亲去世了。她“养父”把她卖给了一个“有钱人”。八岁的她,经历母亲的死亡,看到一个活人被杀,又被男人“欺负”。她后来成为旧金山地区当红的妓女。然而她的经历,让她看透了男人,看透了世态炎凉,也认为这个世界没有真正的爱,只有赤裸裸的利用。而后,男主人公迈克尔·何西阿一个敬虔爱主的男人出现了,他视她为至宝,并且娶了她为妻。迈克尔·何西阿是一个勤劳能干又朴实,又正直的平凡农民。在任何一个人看来,他们一定是最不合适的。然而迈克尔·何西阿因着上帝的爱一直爱着一个他根本没想过的一个女人---安琪儿。整本书讲述着两个完全不同世界的人的故事。
迈克尔·何西阿第一次看到安琪儿的时候被她吸引了。并且他听到一个声音“这就是你心上的人”。当他得知安琪儿的身份时,他跟上帝说“主啊,难道我误会了吗?我肯定弄错了,这不会是我要的那一个”。后来他还是去认识安琪儿,之后发生一系列的事情。
安琪儿一开始被迈克尔·何西阿戴上戒指,不是出于“我愿意”。而是在她被迈克尔·何西阿从妓院救回一命的时候,迈克尔·何西阿将他挂在脖子上他母亲的戒指戴在安琪儿手上。从他给安琪儿戴上戒指之后,迈克尔·何西阿对她忠贞不渝,不离不弃。而安琪儿几次逃跑,丢下她的丈夫。
看着故事发展, 这样的女人,一定是不可爱的。换做谁,肯定都想休了她。而迈克尔·何西阿却一次次跪在上帝面前,跟上帝吐露心声,他也有过失望甚至绝望,他靠着上帝继续爱下去。也因为他这样不离不弃的爱,安琪儿慢慢被他吸引,也爱上了他。 看着这本书心里都会不由地想着,迈克尔·何西阿对安琪儿坚持不懈的爱,就像上帝对我一样,而且上帝的爱只有更深。迈克尔·何西阿是因着上帝的爱才继续爱下去。我们都有自己的软弱,都会有冲动想要放弃。除了上帝无限的爱,任何一个人的爱都是极为有限的。
在安琪儿最后那次离开迈克尔·何西阿,她不再像之前离开时那样,继续回去做妓女。而她开始不愿意再这么做了,但是那个有钱的公爵却把她带回自己身边。在人看来,她又一次陷入了噩梦。但是上帝做事,超乎人的意念。安琪儿被一个银行家救了出来。之后跟他的家人一起生活了几年,也在那几年里她真的信主了,开始她真正的人生。
不要因为一件事情对你来说艰难,就认为不可能实现。 ---马可·奥利利乌斯
这句话放在安琪儿身上很形象。刚开始的她,根本不会去相信上帝,她也觉得她除了做妓女,其他根本不会。而故事发展下来,好像都不是她自己可以去解释的。
这句话对我们都是勉励。从安琪儿一生看,我个人觉得上帝早在母腹以先就拣选了她,即使她之前犯罪了,上帝依然赦免她,并给她一位如此爱神的丈夫。
这是一本关于救赎与爱的小说,一个月前我在教堂的书店买的。这部小说,是美国女作家弗兰辛。瑞福尔,受到何西阿书的启迪写下的一个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美丽的安琪儿年幼被卖,长大后成为旧金山地区当红的妓女。她看透了男人,看透了世态炎凉,认为世上没有真正的爱,只有赤裸裸的利用。然而,敬虔、正直的迈克尔·何西阿爱她如瑰宝,并倾其所有娶她为妻,安琪儿回报他的却是抗拒、背叛和一次次地逃跑……
一开始读,我就完全沉溺在这部小说中了,以我以前的个性,我会一口气把它读完。可是现在我舍不得这样快地读完它,每天临睡前看一点,内心充满喜悦和感恩。
本书通过安琪儿与迈克尔的爱情故事,揭示了“爱和饶恕”的无穷力量,看书时,常常被感动的泪流满面,这种流泪和以前看小说电影电视时的流泪完全不一样了,除了被女主人公安琪儿的悲惨命运而流下同情的泪水外,更多的是被男主人公迈克尔那不离不弃的爱而感动,除了这种来自上帝的爱,谁可以这样爱我呢?作者把她对圣经真理的理解,对爱与饶恕的领悟,贯穿在全书中,让我也感受到了这种来自上帝的无私的爱,每次泪流满面时,就如同受到一次洗礼。同时也让我领悟到有信仰的文学创作是如此魅力无穷。我知道,在阅读过程当中那无数次的颤抖与流泪,都不是徒然的,那是上帝的带领,“在那个时刻到来的时候,他会为我指明该走的道路”。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心得体会《谁动了我的奶酪》读后感1000字(精选18篇)(谁动了我的奶酪)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