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我也遇到过媛静的困惑。记得之前爸爸给我买过一些名著,可是每次我捧起书却怎么也看不下去,想睡觉,总觉得没有《笑猫日记》、《淘气包马小跳》来得有意思。看了这本书以后,我和爸爸一起讨论起我看书遇到的烦恼,我并不是不愿意看那些名著,可是为什么总感觉不想再看下去了呢?爸爸听了我的烦恼后,对我说:书是知识的海洋,每本书里包含的知识都是不一样的,只有多看书,才能吸取更多更全面的养分。当然做任何事情我们都不能太着急,就好比看书,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暂时不愿意看的书,不代表以后也不愿意看,我们可以先培养读书的兴趣,以后愿意看的时候再看也不迟。
听了爸爸的这些话,我感觉自己松了一口气,也不再为我看不进去名著而烦恼了,捧起了《淘气包也能考第一》,我愿意这样一本书一本书地看下去,总有一天,我会捧起世界名著,在书里遨游。
在刚刚过去的暑假里,我读了很多书,其中《做最快乐的读书人》这本书我尤其喜欢。
故事里的小明是一个喜欢阅读的小男生,读书的时候,他总是很快乐。但在成为班级“读书角”的.擂主之后,他就陷入了保住“擂主”的怪圈中。他不停地阅读,弄得自己很累,甚至影响刷牙、洗脸、睡觉,成了一个“书虫”。最终,阅读没有了乐趣,也没有把书读透、读懂。值得庆幸的是,他的奶奶通过比赛的方式让他明白了,阅读的目的是让自己更快乐,所以他重新回到了快乐的阅读中来。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自己的亲身经历。不记得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也喜欢上了读书,无论是只有图画的漫画书,还是纯文字的故事书,我都喜欢。在书中,我跟随主人公的步伐,走过不同的国家和城市,了解了不同的风土人情,也学到了很多有趣的知识。老师说这叫“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在书中,我感受着主人公的思想,故事好像发生在自己身上。有时候看到好玩的故事,我会不管别人的目光,自己哈哈大笑起来。有时候看到主人公受了委屈和冤枉,我又会情不自禁地跟着流泪。那种全身心投入的感觉,真是令人着迷。但是自从上学期我被评为学校的“阅读之星”后,我的阅读就似乎带上了功利性,总是强迫自己多读一些书,多写一些阅读卡,还会因为担心看的书不够多而不肯按时睡觉,躲在床上偷偷看。读书的快乐不再来源于阅读本身,而是来自于多读书的成就感,来自于同学们羡慕的眼光,来自于爸爸妈妈的笑容和老师的表扬。我也像小明一样失去了阅读的快乐!
直到看了《做最快乐的读书人》这本书,我才发现不能再这样下去了!我决定要像小明一样,回到快乐的阅读方式中来,在阅读中吸收知识,在阅读中丰富自己的思想,在阅读中得到快乐。于是我开始放慢读书的速度,只为快乐而读书,不再管自己是否能当上下一次的“阅读之星”了。渐渐的,我发现自己又爱上了读书本身。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古人说得真好,我们应该把书当作自己最好的朋友,高兴地和他们一起玩儿。为快乐而读书,我就是最快乐的读书人!
读了这篇文章,我的第一感觉是:读书的心态很重要。如果一心求快,往往欲速不达,可能从机械的状态中理解许多遍也不一定能弄懂书本的意思;如果只是为了物质需求,将读书视为任务,读完一本书“如释重负”,读书就会成为一块砖头,冷、死,还得费好大力气搬动。
古来圣者,多向往幽深的山林,在那儿悠然地弹琴、赋诗、读书……自然与生态洗去了世俗功利的尘埃,手捧一卷闲书席地而坐,闻着新鲜泥土的温湿气息,听着啁啾之响,他们的心里不过是品味词句、享受故事、学而不厌的豁达,却如临仙境般快乐。
现代的我们可能很难体会到古人的心态,却能换一种方法获得读书的快乐。每当猜成语他人咬牙切齿的思考中,自己在书上看到的那个词语突然闪现在自己的脑海,感觉像步于云端一样飘然和自豪,学以致用的成就感让我们获得更多读书的乐趣。
如果说学以致用需要思考,有的人会不满地说:“我看书既然要快乐,何必费力地思考啊?”但不思考的轻松之乐像涟漪微微,思考的发掘之乐似洪波逐流,我们更要舍小利以逐远,思考书中的关键句,琢磨作者的真实意,“作者为什么用这个词?”“这句话在这里有什么作用?”这样的金钥匙能让我们层层地发掘深意,也许人物的性格情感更显深刻和复杂,在这样一片大海中我们满载而归,而思考就是在挖掘书中的宝藏。
如果只是光思考就想一展才华、学以致用,恐怕连孔子都要教训“学而时习”的重要了。获得大量知识之后,温习就是一把精致的小刀,将思索的“宝藏”清楚地刻在大脑中。在温习中,往往能找到被遗忘的“宝藏”,我们要保护好它们不被丢失,在需要的时候,便能灵活取用,笔走龙蛇,心中便被自豪的快乐填得满满的。
做一个快乐的读书人,把书变成一个伙伴,闲适地交谈,倾心地思考,反复地温习,活学活用,在知识的海洋中体验无穷乐趣。
做个快乐的读书人读后感600字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心得体会做个快乐的小书虫读后感600字(通用9篇)(做个快乐的小书童读书(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