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恋桃花源》观后感
暗恋”给人一种伤感和感动,“桃花源”给人一种诙谐与无奈,两句同台排练,让人惊叹的不仅仅是两部剧的剧情,更重要的是两部毫无相干的话剧居然能够在场景道具和台词上达到某种程度的契合,不留痕迹,浑然天成;在剧情上,虽然在真实舞台排练现场与投入的话剧表演交替上演,期间也发生过许多林岁的事情,但似乎两部话剧都没有中断过,给人一种完整感。这就是这部剧的高明之处,然人看了之后,觉得戏里戏外真假难辨。这部话剧乍一看充满了一种混乱的喜感。
两个毫不相干的剧组,喜剧与悲剧,却在同一个舞台上一起彩排,尤其是当演员们都串到一起的时候,更是极具喜感。然而笑过以后细想,悲剧与喜剧的穿插,不正是每个人起伏的人生嘛?喜剧与悲剧本就是一体。比如《桃花源》。老陶到了桃花源,他真的快乐吗?春花和袁老板看到老陶先是以为他死了,后又认定他已经疯了。他们不相信桃花源的存在,他们因为现实而失去了理想。这无疑是可悲的。而《暗恋》中,当云之凡与江滨柳在40多年后重逢,那一刻,该是怎样的一种悲喜交加,百味杂陈呢?整部剧有一个疯女人串成。他在苦苦寻觅着什么。正如她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在这一个混乱的世界上寻找理想和现实的平衡点。
品《暗桃》起初却有强烈的`喜剧效果,但当老陶回武陵寻找妻子的时候,便有了另一层意义上的悲剧色彩了。或许现实与理想的分离,物是人非的痛楚才是《桃花源》真正想要传达的意义吧。如此一看,两部看似毫不相干甚至截然相反的话剧便有了一个重合点——依旧是理想与现实的截然不同,依旧是带着遗憾的无可奈何。所以,我觉得这部话剧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巧妙地将两个毫不相关的剧本合为一体,且表达了其内在的深意
江滨柳与云之凡,抗战胜利后相识在上海的一对恋人,随着内战的爆发天各一方却彼此不曾忘记。直到江滨柳在台北病卧床榻时登报寻找云之凡,二人再得以重见,而此时江滨柳已是行将就木。这个故事叫《暗恋》。
老陶因老婆春花跟袁老板关系暧昧,愤而出走却误入仙境桃花源。在桃花源里与两个与春花和袁老板长得一模一样的人过着纯真美好的生活。老陶难忘旧情,想重返武陵带春
花去桃花源。却发现袁老板与春花已经成了一对怨偶,恰如自己当年与春花的关系。老陶想再返桃花源,却不已找不到仙境入口。这个故事叫《桃花源》。
《暗恋》听起来像一个俗套小说的主线。《桃花源》明显就是由陶渊明的作品改编而来。这两个故事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吸引人的看点,而二者之间,更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然而赖声川就有本事化腐朽为神奇,不但把两个故事讲得有滋有味,而且愣是用神裁妙剪把两个故事拼到一起而不觉穿凿。
《暗恋桃花源》讲的是两个剧组预定了同一时间的同一个舞台分别排演《暗恋》与《桃花源》,在争执不下的情况下共用舞台,各自排演。除了这两个话剧外,里面还隐含着不少其它故事:一个女人在不停寻找一个叫刘子冀的男人;《暗恋》的导演其实是在导自己的故事;《桃花源》剧组的老板与员工顺子之间啼笑皆非的交流。不到两个小时里包含着如此丰富的内容:混乱与秩序,现实与荒诞,欢乐与悲伤,严肃与颓废,而所有的一切,又指向同一个主题:希望、等待与寻找。
记得《基督山伯爵》是以这样一句话结尾的:人生最大的智慧都集中在两个词里:希望与等待。这样的主题当然比较符合当今的主流文化与宣传,也激励了不少个人在艰辛时给自己打气鼓劲,以期有朝一日鲤鱼能修成正果,跃过龙门。而裴多非却说:希望是娼妓,她对谁都蛊惑,将一切都献给;待你牺牲了极多的宝贝,你的青春她就弃掉你。而赖声川想告诉的桃花源更象是后者。
江滨柳与云之凡的桃花源是两人的相依相恋,时局使他们分离后,他们寻找过对方却功败垂成,直到余生残影之际看到垂垂老矣的对方。
老陶走进了桃花源,却还是忘记不了春花,所以出来后又迷失了桃花源。
桃花源里的袁老板和春花幸福美满,现实中的袁老板与春花却彼此埋怨伤害。他们曾经也象江滨柳与云之凡那样期待着相偎相依,而真正在一起时,才发现所谓的美好只是海市蜃楼。那么如果江滨柳与云之凡真的就一直在一起,难道就会真的幸福吗?
《暗恋》的导演试图用戏剧来演译心中的她,似一朵美丽白色山茶花的她,但对表演屡屡失望。
一个莫明其妙的女子不停地寻找着情人刘子冀,然而直到终场也没有找到。而《桃花源记》里的主人公正是名叫刘子冀。
所有的人,都被自己内心的结困扰着,都在寻找着什么,都在等待着什么。
古人以结绳记事,解决了一件事就解开一个绳结。今天已经不需要用绳结了,但多了许多心结。当然,有时候人们给心结起了许多别名,比如理想、梦、目标、希望、迷惑、期待
张闻天有句名言:生活的理想,就是理想的生活。推理下去,在理想的生活里,就没有了生活的理想了,因为已经理想已经实现了。没有理想的生活就是理想的生活,听起来象个文字游戏的悖论,却道出了理想的尴尬。
走不出的桃花源,因为它永远是人们的心结;
走不进的桃花源,因为它永远只在人们的心结。
一直想要去看《暗恋桃花源》这个话剧,昨天终于如愿以偿,看完之后除了感叹之外,还有兴奋,借此写个观后感,表达下我心中的所想。
《暗恋桃花源》这本身是两部话剧结合在一起的,一个是喜剧桃花源,一个是悲剧暗恋;桃花源是在一个是在桃花盛开的地方,暗恋是在一个是在病房里回忆过往情事, 本身是毫无关联的两个剧组结合在一起,但是却能碰撞出火花,造就经典,给观众带去欢乐。两个故事之间有共通性,有对比性,给观众带来笑声的同时,会产生思考,悲喜交错的舞台令人叫绝。
《暗恋桃花源》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是相关的,当时人们的生活很乱,作者通过用舞台的方式表现出来,道出了人们的心声,社会情绪得到了释放,《暗恋桃花源》与当时的社会现象相呼应着。但是一个好的剧本,当然也需要好的演员进行演绎。通过演员的表达可以更生动的传达作者的思想,让观众更直观的感受其中的魅力。
《暗恋》中虽没有什么高深的台词,都是一些普普通通的对话,就是这种真实的源于生活的表达,才能让观众感受其中。
《桃花源》是喜剧,显然是要给人们带去欢乐的,简它以其夸张的语言和搞笑的表演形式,用古代的故事讲述现代生活,穿越古今,杂糅并取,其中有很多的笑料。
剧中的乱,不仅是两部剧之间的交错之乱,还有舞台上捣乱的女子、关门的看管员、突然冲上台指导的导演和幕后工作者的滑稽,正是因为这些人,带来了不一样的戏剧的效果。
虽然是喜剧和悲剧的结合,但其中所表达的爱情,都会引起观众的思考,不管是热烈数十载,还是为爱所累,这些在生活中也都是常有的事情,爱情本身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整部剧看下来没有轰轰烈烈的对白,没有华华丽丽的结尾,结尾情人之间虽然爱意浓厚,却只是简单的问候,给观众无限的遐想。
赖声川的话剧《暗恋桃花源》真是一出奇特的话剧。它奇妙的结构,悲中却喜、喜终为悲的超悲喜剧的形态,博大而深远的内涵,无一不让人惊叹。
我喜欢舞台剧就是因为它精致的结构、演员演出的临场性和观众对演员对全剧最真实最及时的集体反馈。而电影、电视剧无法满足这些需求,所以我一直醉心于舞台剧的观看。
对《暗恋桃花源》最初产生观看欲是想欣赏袁泉黄磊的表演,当然也想看看何炅谢娜是怎样演话剧的。再有一个原因就是这出戏是二十年前的戏剧,而我对二十年前有种永远也难以割舍的奇怪情结。我感觉这应该是部好戏。
从表象上看,本剧是以一个二流悲剧团和一个三流喜剧团为了即将的演出你争我夺排练场地进行最后一次排练为基本线索,以穿插排练和同台排练的两出戏为重要双线索,陌生女子苦苦寻找据说是约好了的刘子骥应该算作一条副线,几条线索交织在一起,构成剧组与剧组的抢夺场地、剧组内部的种种矛盾(悲剧团导演和演员、导演和助理;喜剧团演员和美工、布景)、两个剧组与陌生女子的不解与误会、两个剧组与场地管理员的争辩、陌生女子和场地管理员之间莫名纠缠的大大小小的戏剧冲突。正是这些莫名其妙的大小冲突使整部戏生机盎然。
悲剧团排练的是《暗恋》,喜剧团排练的是《桃花源》。
《暗恋》似乎应该是出悲剧。由于躲避战争,东北的江滨柳(黄磊饰)和西南的云之凡(袁泉饰)在上海邂逅而相恋,战争结束后,云之凡回昆明和家人团聚,黄浦江边,秋千索下,他的歌声,她的身影永远留在那里。他们憧憬新生活,以为相爱就一定能够重逢。临别云之凡送给江滨柳一条围巾算是定了终身。从此两人失去联络。四十多年后,一直生活在初恋回忆里的江滨柳在台北生命垂危,他瞒着妻子托人在大陆四处打听云之凡而未果,毅然在报纸上登了一则寻人启事,终日等待云之凡的到来,他系着那条围巾,时时刻刻想着他们离别的场面。老天有情,启事登出的第五天,满头白发、驼了背的云之凡出现在他的面前。原来这么多年他们竟然同在台北而不知情。他们都以为对方仍在大陆的昆明和上海。在苦苦的寻找和等待中无奈才各自组建了家庭。魂萦旧梦牵挂一生终是一场没有结果的暗恋!叹时代人生飘忽不定!战乱让人意外相逢相恋,战后的时局又让恋人终生相隔。真是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诺大的大陆尚能使二人有缘相聚,小小的台北却把恋人淹没在茫茫人海!所幸的是四十年后、人生暮年还能见上一面!所幸的是那份情意永远留在彼此心间!这出悲剧该悲该喜?我哑口无言。
《暗恋》仅仅三个场面,但的的确确能够摄人魂魄。那个静夜、那索秋千、那个穿着白旗袍的留着两条长辫子的美丽少女云之凡、那唱着情歌忧郁的思念家乡的江滨柳;那一生的暗恋和相聚时的无言;临别那一句“这些年,有没有想过我”以及再度牵手的辛酸。这些场面,哪位观众能够忘记呢?那清清纯纯的山茶花般的云之凡、那孤独忧郁的世纪孤儿江滨柳的爱情和命运被袁泉黄磊演绎地十分动人。尽管有了家庭有了子孙,可那美好的初恋、刻骨的相思,他们谁能挥得去、忘得掉?也许正是这种温馨支撑着他们的精神世界吧?
《桃花源》似乎应该是出喜剧。喻恩泰、谢娜、何炅演得太好了!我从没看过这么热闹的“喜剧”,三个人自始至终的“呵呵”声、那捶胸顿足的夸张动作、“那个那个”的观众明白剧中人永远说不明白的语言、春花的凶悍和妩媚、袁老板的理想及其破灭、陶的懦弱和永远的表达不清......这一切仍在我的眼前活灵活现。
世间情动,不过盛夏白瓷梅子汤,碎冰碰壁当啷响 。
世间情劫,不过三九黑瓦黄连鲜,糖心落低苦作言。
故事开头,白月光,静谧夜,两个人。
云之凡要走,要回云南老家。
江滨柳说,他会给云之凡写很多很多的信,告诉她,他的想念。
云之凡说,江滨柳应该要忘记,忘记很多的不快,这世上哪一个人不是千疮百孔的呢?
“我回昆明后,你会做什么?
等你回来。
然后呢?
等你回来。”
他说他会等,也只会等,等到地老天荒。然而年轻时,曾以为短短数月的小别,竟成了漫漫几十年的分隔。
无数个梦里,无数次梦到云之凡的脸,还是当年那番的年轻漂亮。他拿出他写好的来不及寄出的厚厚的一沓信,他想要交给她,他想要亲自念给她听,想要告诉这漫长的数十年里,他对她无穷无尽的思念。
可是,起风了,她转头了,月光下终只剩他一人,以及碎了一地的哀愁。
梦醒,老泪纵横。
然而,他还是不甘啊,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仍然想要再次遇见他的白月光。
终于,隔了几十年的人生,他们再见面了。
那么多年的事情,那么多曾在梦里脱口而出的思念,一瞬间竟卡在了喉咙,一时语塞。
她还是那么美,岁月褪去她少女的活泼,加增了沉稳的风韵。
而他,还是挂着那条她织的围巾,痴痴地等着她。
寒暄几句,大家都不知道说什么,她便要走。
他们都知道,往事不可再提。
“之凡,这么多年,你有没有想过我?”
他终究是问出了这句话,他多想告诉她,无数个梦里她的身影;他多想告诉她,因为她,他再没爱上其他人。
可是即便再深的缘分,也抵不过命运的交错。
“我先生他人很好,他真的很好。我想我该走了,我真的该走了。“
江滨柳多想再跟云之凡静静地坐一会,然后再看一次月亮。可是,他们之间隔了那么漫长的.岁月,并且,她真的要走了。不仅是告别,更是从他的心上离开,放下。
年少时遇见太惊艳的人,以后遇到的其他人都成了灰蒙的背景。她占据了他的所有时光,所有情绪。即使他结了婚,有了家室,但是那抹白月光,还是他心头的白月光,是他的心上人。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心得体会暗恋桃花源观后感(通用13篇)(暗恋桃花源观后感说说)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