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教师是春蚕,是蜡烛,是航标灯,是导航员。而我要说,教师就象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需要吸收多方面的营养:有科学的教育思想,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贴合时代特点的教育言论,有广博的学识,有令人佩服的教学艺术,有较强的人格魅力,有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为了到达这一目标,我始终在做着一个“好学生”。多年来,在教学工作的同时,我用心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这股春风吹来之后,我更感觉到如鱼得水,反复翻阅新课标,领会其中的真谛,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我都用心参加。“教师应有一种苦读,苦学的精神。”苦读、苦学就应是教师的“天性”。学习研究新课标新课程,让我有了方向从学习中我懂的了“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道理。我在不断的学习,也在不断的研究、不断的探索,从教材、教参、课程标准中去触摸新课改的灵魂,准确把握教学的尺度。研究中考题体会其中蕴涵着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在同行身上学到的好方法也及时去应用。我和学生们相互学习,共同成长。我想,所谓的教学相长就是这个意思吧!如此种种,我在做“好学生”的基础上,也在努力的做好教师。做“好学生”是磨练我的重要历程;而做一名好教师是我的终极目标。
总之,继续教育学习的收获是十分丰富,它引发我更多的思考,也让我收获了很多的知识。然而,憧憬未来,我明白前方的道路依然是曲折的,毕竟这些思考和理论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去尝试和运用,并最终将其转化为自身的东西,我想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到达培训的目的。最后用一句话和大家共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为教师就必须善于接受和消化新观念、新知识,认真钻研业务,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必须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必须勤奋好学,孜孜不倦,努力做到学识渊博,业务精良。只有这样,讲起课来才能深入浅出,得心应手;才能使学生产生敬重感,自觉自愿地接受教育和指导。因而,利用暑假时间,我参加了继续教育学习活动。通过不断地学习,使我们不但在理论上对教育、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从而在教学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把这几个月学习的心得总结如下:
一、通过学习,使我重新认识了自己的责任,树立了科学的教育观。几曾一度从上中学到上大学,我们见到的老师都是极有威严的,教师的观点是不容质疑的,这就使得教师真正成为了颇有权威的“传道、授业、解惑”之人。然而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社会道德品质也在一并的传授给学生,或者由学生间接体会。
因此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他还要为培养下一代可塑型人材做出贡献。由此可见,教师的职业特征具有未来性,管仲说:“百年树人。”我国未来能否在世界上占有一席之地,就要靠我们这一代教师培养的祖国的下一代。因此,我们要认清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树立崇高的职业信念,为祖国的未来打下良好的基石。
为此,我们应为祖国培养出全面素质的创新人材。对于我们的学生我们要用平等的眼光去看待,不能用成绩把他们分为三六九等,也不能由于好恶而疏远或亲近谁,我们应给予他们同等的发挥创造的机会,让他们在我们创造的气氛中健康成长。
二、通过对《当代教育新理念》的学习,使我进一步了解了现代教育思想和理论,理解了如何把先进的教学方式和理念贯穿于各个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同时,也让我认识到当前教育需要更新了两个重要的观念:
第一、要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个过程也是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的过程。
第二,认识自我的角色定位,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做勤于学习,乐于教学的数学教师。
在今后的教学实施过程中,相信通过实践也真正的感悟到了全新的教育思想在教学中所产生的效应。这是以前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
三、通过对《新时期教师师德修养》的学习,让我更加正确的认识到自身的力量和价值,同时也给我的职业道德方面上了精彩一课,使我再一次重温“高尚师德”的形象,并以此为自身的追求。众所周知,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不仅是对教师个人行为的规范要求,而且也是教育学生的重要手段,起着“以身立教”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做好学生的灵魂工程师,首先自己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
四、通过对《新课程教学问题解决实践研究》的学习,让我学到了很多课堂教学的艺术与技巧,同时也解决了我以前在课堂教学当中存在的很多困惑,让我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仿佛一下子见到了光明和希望,对我的教学实践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五、通过业务学习,使我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通过继续学习,首先使我认识到了自己的教学水平距离名优教师还有很大差别。我虽然教过每个年级,对所教教材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但体会尚浅。因此在我们执教的时要着重加强了教材的分析,利用所学理论去备课、备学生,去认真讲课,去研究习题,逐步在课堂教学中取得了一定效果,使学生在课堂四十五分钟能充分接收新的信息,减少课业负担,多一些时间去体会,多一些时间发展其他方面的素质。
同时,通过学习,明确了自我塑造的目标,从而在教学科研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可以从尝试性的探讨开始有意识的加强自己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使自己的教学逐步向科研发展。因为新时代要求我们不仅是教师,更要成为一名教育家。
总之,通过这次继续教育的学习,收获是非常丰富的,它引发了我更多的思考,也让我收获了很多的知识,使我感到自己的教师修养有了深一层次的提高。然而,憧憬未来,我知道前方的道路依然是曲折的,毕竟这些思考和理论需要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的去尝试和运用,并最终将其转化为自身的东西,我想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达到培训的目的。我将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逐步完善自己。
春天到了,天气暖和了,孩子们户外活动的兴趣也高了。于是,我选择了一个温暖的下午,利用户外活动的时间,领孩子们到野外去寻找春天的秘密。做了一些准备后,我们出发了,可刚到园门口,我看到地上有个奶盒子,也许是刚才幼儿入园时喝完后扔下的,我顺手捡起来准备找个垃圾箱放下,这时眼尖的杭杭看见说:“老师,那边有个垃圾箱,我去放吧!”我说:“好吧,谢谢你。”只见他拿着奶盒子一蹦一跳的向垃圾箱跑去,这时我又看到他在路上捡起一个方便袋一起扔进垃圾箱,还喊着:“老师,这里有很多方便袋,。”于是,我让孩子们站好自己走过去,可不,由于前几天刮大风,这儿又是个避风的地方,因此,刮过来很多的纸、烂方便袋、草等。看到这些,我突发奇想,何不利用这次机会,教育他们不光在幼儿园里讲卫生,到了外面也要讲卫生。保护环境。
于是,我把孩子们领过来说:“孩子们这儿脏不脏,”“脏”孩子们异口同声的说,“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孩子们争着说:“打扫干净。”我看到孩子们回答的很认真,就说:“那好吧,我们今天就不去野外了,就来为社区卫生添力量。”孩子们高兴地拍手说:“好,好。”于是,我给他们分任务,有拿笤帚的,有拿叉子的,有用手拾的。都认真的干起来,不一会,孩子们把这儿打扫的干干净净的了。来往的社区居民看到后都表扬他们真能干,也表示以后不乱扔垃圾了,孩子们虽然都累的气喘吁吁,但是听到人们对他们的称赞,都非常高兴。这真是一次有意义的户外活动。
通过小学继续教育的培训学习,我学到了很多。我也充分认识到,一个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特别是政治素质过硬,教学能力突出的优秀老师。作为一名普通的老师,我一直都有一个梦想希望能多为学校做一些工作,为此我积极参加了中继教的一切培训和活动,圆满地完成了中继教学习任务,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培形成了自己新的教师素质,现将学习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在师德修养方面
本学期,本人认真参加学校组织的一切学习活动,认真摘抄学习笔记,及时关注中国感动人物的事迹,诚恳地向优秀老师学习。作为一名基层教师,我认识到在学校教学质量有所下降的情况下,在工资福利待遇与别人相差很大的情况下,更应该守住教师道德的底线,战斗在教学的第一线,为学校的崛起贡献自己的力量。一学期来,本人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教学方法得到了改进,教学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
二、在学科学科培训方面
本学期,我积极地参加各种学科掊训。按时参加教职工大会,聆听校长们对教学的安排,意见及对老师的建议,并且认真地作好笔记。这一学期,学校开展了专题讲座,我按时参加,并且写出反思;其他学科,如数学、历史,我也耐心地去听,获得了很多启示。我认识到,要搞好学科教学,必须与其他老师互通有无,取长补短,绝不能固步自封,否则不能适应日新月异发展的社会性主义教育界的需要。
三、在教育技术培训方面
学校没有组织过多的教育技术培训,但我并不放松对教育技术的学习。我认真地参加公开课活动,去观摩别人运用教育技术的情况,与时俱进,发现不足,予以弥补。作为现代教育岗位的老师,我意识到必须掌握新的多媒体技术,才能更好地实施教学。我学习了“会声会影”等软件,并与计算机老师学习,制作音频和视频,学会了制作简单的课件。
四、在专业学习方面
教学经验不足,教学时感到知识不够用。因此我积极参加各种有益的学习培训活动,我认识到,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接触到更多的理念,才能对教学作更多的思考,获得新的启示。
五、不足之处及今后打算
1、培训中,有些内容的学习不够,不能更深入地学习其理论精髓。
2、培训活动不够丰富,作为教师的我不能好好进行自我调整,不能很好地把地方特色教材运用上来。
3、学与用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学以致用应是教师学习的实践的一个重要目标,但本人在这方面做得还十分表面化,还需要进一步地努力。
有关中继教的学习内容还有很多,在这里我就谈上面的几个方面。现在的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逆水行船,不进则退。作为一位人民教师,应该意识到,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否则就会害人害己。本人虽然地完成了本够期中继教任务,在新的学习里,我想,我一定要继续地投入到中继教的洪流中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为教育教学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以不愧人民教师这一光荣称号。
教师的工作就是奉献,让我们牢记学无止境,为人师表,让我们用行动去播撒爱,让我们用爱去培育心灵,让我们站的新的历史高度,在教育、教学的工作实践中,用高标准的师德观念,规范自身的行为,提高自身的素质,让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发挥出不平凡的力量。
今年暑假,我在继续教育网上参加学习,我认真收看了五位老师的讲课。下面就几位老师的讲课谈谈我的感想。
刘晓明教授的《教师职业倦怠的心理调适》,本课程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系列培训课的一部分。以专题的形式,聚焦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与自我调适,努力帮助教师认识职业倦怠问题的现实表现、形成原因及调适策略,走出职业倦怠的现实困境,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帮助教师掌握职业倦怠的自我调控方法,从优化社交技能、学会管理压力、驾驭班级管理、有效管理时间、寻求社会支持等五大方面,是帮助教师掌握调适职业倦怠的有效策略。
张玲棣教授的《测试评价的理论与实践》,本课程在分析评价的构成、过程、类别等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重点探讨课堂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开展问题。课程从课堂教学目标的确定、目标的层次性、不同课型的差异等方面介绍终结性评价内容和方式的选择,并且通过具体案例呈现了知识、理解、应用等目标的评价方式,以及课堂总体效果、学生参与、策略发展等内容的评价。本课程强调,终结性评价必须关注目标的多元性、学生需求和发展的多元性以及评价方式的选择性与开放性。本课程从形成性评价的诊断、促进、反馈教学和学习等功能出发,介绍了课堂教学中形成性评价在内容、方式选择上应该遵循的原则,介绍了如何开展阶段性目标达成评价,如何评价学生的参与,如何有效利用观察和反馈,如何促进学生评价,发挥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评价对课堂教学组织和教学目标达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能够帮助教师正确认识课堂教学评价,更好地反思自己课堂教学评价的开展,为我们以后设计教学评价、实施和反思教学评价提供了必要的指导。
李镗老师的《高中学业评价中的师德理念与智能理论》,本课程以案例导入,提出五个与高中学业评价有关的问题来讨论。这五个问题为:学业评价的内涵及问题、智能理论与评价理念、用科学的态度对待测试、用形成性评价促进发展、学业评价中的师德理念。学业评价不考虑价值观,对教育的功能而言,无疑是南辕北辙。课程提出了12个教育的核心价值观,提示教师在学业评价中要在师德理念中确立价值观的地位。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心得体会教师继续教育心得体会(共13篇)(教师继续教育心得体会范文大全1(5)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