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静夜诗》有感(推荐18篇)(静夜诗鉴赏)(3)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09-07 本文由风止于林间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我似乎被木兰这种感恩知孝的行为所牵制住了。

传说当时她的父亲重病在身,且年纪又大了。想想那个时代的人该有多么痛苦啊!唉……两国之间为什么就不能和平相处呢?难道非得争个你死我活吗?那样子,百姓们不就要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了吗?

我暗自在心中叹道:幸好我没出生在那个年代啊!不过那个年代的人们的生活的质量可真是令人难以接受:摆摊贩卖些小物品和蔬菜,却要缴收地摊费,交不起的还要挨别人的打骂;有的人家里本来就贫穷,却还要向朝廷纳税。我只能说:百姓所受的苦和罪,取之于这个国家的“主持人”---皇帝。

木兰感恩知孝的精神触动了多少人的心灵?

想想那十二年来,他是如何度过的?她是每晚都穿着盔甲睡觉吗?那盔甲多硬啊,她怎么能睡得着觉?难道是一个人一个帐篷?不可能的啊,士兵是不可能享受这种待遇的啊!难道她就不怕她的身份被揭穿吗?要知道参军打仗可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得了事啊!更何况是一个弱女子呢!若是被发现了,还要砍头的呢!

这十二年来,她用她的执着,用她的勇敢,用她的机智,用她的坚强,保住了自己的身份,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她战功赫赫,却从不贪图名利,想想那些年来,她受到了多少严厉的训练啊,多少的责骂和鞭打啊!

木兰替父出征的故事感动震撼了多少人的心灵,正是她那颗永不熄灭的赤子之心,才能让她有着这么伟大的举动啊!

是啊!谁说女子不如男呢?

只是,普天之下,那里再寻木兰这般女子?

篇15:读木兰诗有感

其实很早就听说过花木兰的故事,但那世还小,并不能感受到人物的心情。如今,读了《木兰诗》,花木兰的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读完《木兰诗》,我知道了这篇文章通过木兰男扮女装的故事,表现了木兰勤劳,智慧,勇敢,坚强耳朵不贪图利禄的高贵品质,以及她的爱国爱家的崇高精神。现在有好多人都将这故事拍成电影,千古流传。

文章虽然讲的是英雄的故事,但刚开始也是很悲哀的。因为木兰的爸爸没有儿子,木兰也没有长子,她只好带兵奔赴疆场,为爸爸出征。木兰作为一个少女离开了亲人,到远处投入战场,投入了另外一个世界。她与一群男子同吃共住,吃一样的苦,受一样的累,却干出与男人一样的成绩,然而谁又知道她是个柔弱的女子。终于,几年后,木兰回乡了,但她拒绝了天子的赏赐,也不愿在朝为官,将荣华富贵轻轻的抛下,她愿驰千里足,早日还乡。她回来后,她的亲朋好友们都来看望她,她是多么高兴。是十二年来,没有知道她的性别,多难啊。当伙伴们又来看她,他们都惊呆了,在一起十二年了,却不知道木兰是个女子,过去一起打仗,都不知道她是女子,回朝后不愿为尚书郎的,都不知道她是女子。

我为花木兰感到骄傲,同时也为女子感到骄傲,谁说女子不如男,木兰就是个典型的例子。

篇16:读木兰诗有感

木兰为了父亲,征战沙场,从心底油然而生的感恩之情,使得后人赞颂,而如今像木兰人性中最淳朴的感情在社会上已经差不多完全消失了。在社会中往往现代人对物质上的兴趣比对亲人的兴趣还要来得强烈,或许在人的心灵中物质比感情来得重要。在过去木兰可以为父出征,而现代人连父母都不养育,两者的思想是完全相对立的。

是物质使得人性中最为淳朴的思想消失了吗?木兰当年抛弃钱财和名利回到故乡养育家人,时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小时候依赖着父母的肩膀,长大后却不愿容下已经年迈的父母,与木兰相比,他们的心灵会是有多么肮脏与卑微。

木兰的故事谁都知道,对木兰的精神谁都了解,但这社会上的人谁会去学习?恐怕连拥有一颗孝心都很难吧?每当看到我的爸爸妈妈呵斥奶奶的时候,就会想起爸爸忘记自己是怎么长大的吗?当读到木兰不惜生命替父从军的决心与孝心,觉得有点难为情,或许我没有权利去批评我的父母,但我绝对不要做一个忘恩负义没有孝心的人,而是应该像木兰一样有一颗淳朴、简单的孝心,这种孝心整个社会的人都应该拥有,去感恩父母是每个人一生中都得做到的,或许做不到木兰那样大义凛然,但是拥有一个感恩的心是全社会人的需求。

篇17:读木兰诗有感

小时候,父亲让我看的第一首诗是《木兰诗》。父亲一字一句的让我反复念,逐字逐句的领会。久而久之,我就被诗中那优美隽永的文字和木兰英姿飒爽的形象所吸引。从那时起,木兰的形象便深深地留在我的心中,岁月如梭,一晃几十年过去了。

长大后,方知木兰及木兰从军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至今已流传了两千多年,唐朝白居易赞木兰“怪隆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杜牧题木兰庙曰:“弯弓征战作男儿,梦里曾经与画眉;几度思归还把酒,拂云堆上祝明妃。”千载后,木兰的魂魄仍然活着,活在许多平民百姓、文人墨客、市井商贾中间,活在许多影视剧作品中,成为中国古代乃至现代女性的骄傲,她的光辉形象矗立在我国历史的丰碑之中。

据传花木兰是西汉初人,木兰原姓魏,名木栾。其父魏应,住在今陕西省延安市西南万花山的花原村。千百年来,流传在民间甚广的木兰动人故事,均出自于《木兰诗》所述,一个少女的传奇就伴随着这首诗走向世界各地,而她的精髓也蕴含在这样一首诗中:“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在我国古代有名的叙事诗中,除了《孔雀东南飞》,《木兰诗》算是最长的一篇,但它在词调上更加清新自然,健康而明快,其诗韵更富有乐观向上的精神,它比起其它的叙事诗,更要脍炙人口,舒展欢畅。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繁简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笔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喻来收束全诗,令人回味。诗的开局即从“当户织”点明了木兰是一位典型的农家女子,在外患忧忧的**岁月,“军贴“颁下,本应父亲应征,但念及父亲年迈,弟弟年幼,思来想去,毅然决定女扮男装,“从此替爷征”。

出发前,准备工作是十分紧张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仅仅四句话,把一个忙忙碌碌的火热场面描绘得淋漓尽致。行装刚刚备齐,即刻就要出征,“旦辞爷娘去,暮至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宿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呜啾啾。“两排八句,精僻地写出了征途的艰辛和对父母深切的'思念。“旦辞”和“暮宿”在此二次吟咏,更加重了漫漫征途艰难险阻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把读者一下带到了悠远的边关要塞、古道沙场,很有一番“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的感慨。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在塞北的冬夜,寒风凛凛,传来刁斗声,冷月清清,映照着战士们的铁甲战袍,生活的艰苦,战斗的激烈,是可想而知的。经过十年的浴血奋战,在百战死的付出后,战争结束了。替父从军的木兰胜利归宋朝见天子,天子记功授爵木兰是最高一等,封为尚书郎,得到的赏赐千百金以上。木兰本不稀罕爵赏,也不企慕荣禄,唯一的愿望是“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至此,一位纯朴善良的木兰跃然纸上。

木兰回家,全家老小和乡亲们兴奋异常,有的“出郭相扶将”,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互相搀扶着到城外来迎接木兰;有的“当户理红妆”,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有的“磨刀霍霍向猪羊”,弟弟听说姐姐回来了,忙着霍霍地磨刀杀猪宰羊。把木兰凯旋归来的迎接场面在这里又推向一个高潮,从诗的意境上又展示了木兰与父母和乡亲们的情深意切,再一次烘托了木兰令世人颂扬的高尚品格和情操。

《木兰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这也正是《木兰诗》的生命所在,在纪念“建军90周年”的日子里,读其诗令人回味,为千秋不灭的魂而振奋。

篇18:读木兰诗有感

“万里赴戎机,关山渡若飞……”读到这里我似乎看到长城外与胡人作战的花木兰。

……黄土飞扬,弥散在杀声震天的战场。突然,在混乱的人群中冲出一匹胡马,上面坐着一位狼狈不堪的胡人将领,身后一匹白色竣马闪电般出现在我的眼前,马背上坐着一位张弓搭箭正瞄准前的年轻人‘嗖’的一声响,一支飞箭闻声射出,重重身穿逃将的心脏——哇!帅呆了,酷毙了!

睁大眼睛,那张白俏的面孔,英勇中透着几分俊逸,旋及,那眼神足够杀死一群帅哥!真令人陶醉不已!回过神,她早已策马扬鞭而去身后的烟尘滚滚而起——真绝!带走一大片云彩!

我随之又想,为啥这么一个虽不倾国,但至少倾城的女子,当时,怎么就没有人认得出呢??我苦恼着,思索着。突然,我的目光投过了‘木兰无长兄’这一句。瞬间,我恍然大悟的为自己的文学大发现喜不自禁,不小心溜出了这么一句“原来我这么伟大啊!”

就在我高兴着的时候,阿鬼那重如死人般的电波投向了我,我吓了一跳,为刚才的不能自已。随后,全班同学那等着看好戏的目光也投向了我,我吓了68心跳,还是为刚才不能自已。我心想:完了,完了,我完了!

“这位同学”老师压抑着比他发型还火爆的脾气:“有什么问题吗?”

我突然灵机一动,想了个招想要他下不了台!

我先放下了百分之一百的心,简单的说是跨越了101。随后从容不迫地说:“老师,我想问你一下你对当时人们为什么认不出花木兰乃是女儿身的看法?”

“我的看法_”阿鬼以一向伟人的语气说:“那是因为当时人们的智商很低,不文明的说法是笨”

等一下我在这里给你们解释一下‘阿鬼’,阿鬼是我们的文科老师,国为他走路既轻又快,正所谓他轻轻地来了,又如他轻轻地走了,他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丝尘土“阿鬼”这个外号是我帮他取的,因为他蛮符合咱们中国人心目中的鬼的形象,当然,他是具备着既让你害怕又让你佩服的本领

“可是,我不认为是这样,相反,我认为当时的人们是拥有有着大大的智慧!”我骄傲地抬了一下下巴。

“从何说起”阿鬼显然一副自以为是的表情。

“从文中的‘木兰无长兄’我们可以看出写这篇文章的作者是何等高明,将木兰的李宇春形象隐藏于其中——“木兰无长兄”=“木兰无长胸”将兄弟的‘兄’通胸膛的‘胸’!”我自信地向海盗抛了一下媚眼,以示我的厉害!

“真哲学!”海盗那副表情让我感到无比的光荣与自豪。

我想我已经取得了最完美的胜利了,已经诡计得呈了,谁知他阿鬼大概惊讶了那么一秒钟之后,若无其事的说:“蛮有创新思维的嘛!”就杀了我全部了神气与锐气!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心得体会读《静夜诗》有感(推荐18篇)(静夜诗鉴赏)(3)在线全文阅读。

读《静夜诗》有感(推荐18篇)(静夜诗鉴赏)(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gongzuo/183123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