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个人感悟(精选16篇)(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0 本文由风止于林间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穿梭在四川大凉山里的“小慢车”5633/5634次,承载着当地彝族乡亲出行、经商、上学的愿望,是一趟致富车、运输车、希望车。自起,阿西阿呷就在这趟“小慢车”上服务,被亲切地称为“阿呷车长”。

“这是我的电话号码,有困难打给我。”在车厢里见到有困难的旅客,阿西阿呷总会主动伸援手。不少旅客都存着她的电话。“我的号码十几年都没变,因为那不仅是一串数字,更是乡亲们遇到困难时的希望。”

“小慢车”途经许多曾经贫困的地区,很多人通过“小慢车”运商品、做小生意摆脱贫困。遇到老乡运送土特产,她会特意拍照发朋友圈,帮助拓展销路。“这些土特产特别受欢迎,常常老乡们还没下车,朋友圈里就已经订购一空。”阿西阿呷高兴地说。

空闲时,阿西阿呷会与老乡们拉家常,给大家讲解扶贫政策,帮他们树立脱贫信心。58岁的吉尔五牛木是这趟车的常客,她从村里收购家禽,通过“小慢车”运到外地赚钱,正是阿西阿呷的建议。现在吉尔五牛木年收入1万元左右,靠卖家禽住上砖房,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扶贫路上的铁路人还有很多,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阿克苏车务段俄霍布拉克车间副主任亚库甫·阿沙木都也是其中一位。起,他进入新疆和田县拉依喀乡达奎村工作队驻村扶贫,担任副队长。

在达奎村,核桃是村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亚库甫·阿沙木都找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科院,请来3名专家进村讲授种植知识,促进核桃丰收。

核桃是一种喜水作物,而当地年均降水量只有5毫米,为了不影响核桃生长,在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支持下,亚库甫·阿沙木都带着工作队修起引水渠。在开工动员大会上,他带着铺盖卷对村民们说:“水渠不修好,我决不离开!”打那之后3个月,他吃住在工地,从设计测量到开汽车、修机器,样样活都干。

驻村3年,亚库甫·阿沙木都先后组织修建了3条防渗引水干渠,解决185户贫困户1000亩核桃的节水灌溉问题。他还与有关部门沟通,为村里架设了高压线,修建了一条通往村外的公路。如今,达奎村流水潺潺、生机盎然。村民们说,这离不开铁路扶贫工作队的奉献。

篇8:2021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观后感个人感悟

1月2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发布“2020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邢云堂、刘晓燕、于本蕃、阿西阿呷、孟照林、张波、吴亚东、陈志强、周荣亮、亚库甫·阿沙木都等10人获评先进个人,武汉站“头雁”党团员突击队获评“最美铁路人”先进集体。“最美铁路人”是我国铁路行业300余万干部职工的优秀代表。

武汉站日均到发旅客20万人次。1月23日离汉通道关闭时,铁路成为疫情阻击战的重要生命通道,全国三分之一驰援武汉的医护人员带着防疫物资经高铁抵达武汉站,再由此中转运至各大医院。

医护人员谁来对接,防疫物资谁来转运?“我是党员,我先上”“我身体好,我留下”……武汉站的党员团员们写下100多封请战书,彰显着铁路人的决心和勇气。最终,一支33名同志组成的“头雁”党团员突击队成立了,成为转运物资和服务医护人员的“纽带”。

一个个客运员、值班员、计划员变身与病毒赛跑的联络员、搬运工,他们手拿肩挑背扛,打通防疫物资运输通道。76天里,突击队与生命赛跑,接送500多趟动车组,服务1万多名医护人员,抢运3万余箱防疫物资,没送错一人、没漏掉一件防疫物资,为打赢武汉保卫战争取了宝贵时间。

“一个艰难的抉择摆在我们面前:是回家待命,还是冒着风险坚守在铁路抗疫最前线?我想,如果在这个时候选择退缩,一定会后悔一辈子。”1月27日晚,代表突击队领奖的武汉站值班站长、33岁的贾青青动情地说,当疫情突如其来时,自己和同事们第一时间向党组织递交了请战书,留在车站抗击疫情。

贾青青没法为父亲守孝,留下母亲独自在家,奔向了武汉站;队长彭开伟隐瞒着父母赶来……武汉站一个个“头雁”站出来,为转运物资和服务医护人员而留下来,托起了与病毒赛跑的生命通道。

202月1日17时30分,载有某军区174名医护人员及大量医疗物资的G4633次专列驶入武汉站。车门一开,突击队排成两列,组成手递手的“人力传输带”,将总体积达70余立方米的700多箱医疗物资全部有序卸下,仅花16分钟,确保没有一件物资损坏。“这些是救命物资,转运时间紧,任务重,必须轻拿轻放。”贾青青说,像G4633次这样专列是少数,多数情况下,载有医疗队和防疫物资的列车都是过路车,队员们必须与时间赛跑,在3到10分钟的短暂停留时间里,将全部物资搬下来。

贾青青是“接单员”,每天要提前与防疫指挥部沟通,对医疗队人数、物资、出发地、车次、抵达时间、去往医院和指挥部等信息了然于心,并作出规划,一个都不能错。这样的任务单,她每天有10至20个。从火车上卸下,装上小推车,再运至货车,队长彭开伟领着队员们拼命干,顾不上喝口水、歇口气,胳膊酸疼难忍也不愿停下。刘琦是个“大喇叭”,拿着扩音喇叭接送医护人员,最多一天接送600多人,走了4万多步,鞋底都跑坏了。突击队队员每天转运医疗物资100多吨。

篇9:2021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观后感个人感悟

在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当“线路医生”,究竟是什么感受?中国铁路青藏集团有限公司格尔木工务段望昆线路养护车间副主任于本蕃体会很深。自青藏铁路开通运营以来,于本蕃就坚持在平均海拔4800米的唐古拉和玉珠峰等地区养护线路,一丝不苟呵护着这里的每一寸钢轨。

在含氧量不到平原地区的一半、极端气温可达零下40摄氏度的唐古拉地区,于本蕃不仅扎了根,还时刻以“零误差”的精细检修标准要求自己,日常线路巡查,他对轨道上的连接螺栓也逐个检查,每行走100多米,会下意识地用脚踩踩路基,确保线路状态稳定。

雪域高原砥砺着于本蕃的奋斗意志。他先后获得铁路青年五四奖章、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火车头奖章等荣誉。

视线从高原转向京雄城际铁路雄安站施工现场,中铁建工集团雄安站项目部总工程师吴亚东同样将“高质量”放在首位。

吴亚东始终奉行“细节决定成败”。很多到过雄安站的人,都对候车厅和通廊那一排排清水混凝土柱方阵赞叹不已。这些2.7米见方、14米高的大柱子,四角向上托举着500多道清水混凝土梁,形成一个个漂亮的开花造型。吴亚东解释,清水混凝土必须一次浇筑成型,这对平整度、光洁度、孔眼、线条等都有相当高的要求。为确保施工效果,吴亚东带领团队针对雄安站项目中钢筋构造、混凝土配合比、模板体系以及混凝土施工工艺等进行研究细化,进行了上百种对比试验,甚至试过用色拉油、液压油做脱模剂,最终完美呈现出返璞归真的现代艺术美感。

如今,这192根清水混凝土柱,成为雄安站的一道亮丽风景。

篇10:2020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报告会直播感悟

通过观看“最美铁路人”我感受颇深,这些人都是在普普通通的岗位上,但是他们却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作为铁路人,我们都应该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学习,认真做好本职工作,为祖国、为人民、为铁路奉献自己的力量,这些人都是普通的铁路职工,但他们却有着不寻常的品质,他们是铁路人的代表,展现着铁路人无私奉献、坚强勇敢的品格。我感觉到作为一名铁路人,我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作为铁路的新生一代,我要向老一辈看齐,不负最美铁路人的荣光。要以“最美铁路人”为榜样。立足本职岗位,积极投身“交通强国、铁路先行”的使命,为新时代铁路改革发展做出贡献。

奋斗的人是最美的,“最美铁路人”令我想起“螺丝钉精神”。——他们在一个个平凡的铁路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的工作着,默默奉献着自己微薄的力量,没有太多的豪言壮语,也没有绚丽的舞台动作,但那种舍小家为大家的忘我情怀,令我深深折服。奋斗的人,是最美的。他们用热情、敏感、专注以及担当,默默的捍卫着旅客的平安。套用一句时髦的话:所有的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他们完美的诠释着劳动者最美的岗位坚守,这背后是自觉地把个人融入干一行爱一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就像曾经的雷锋同志在日记中写的那样:“一个人的作用对于革命事业来说,就如一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机器由于有许许多多螺丝钉的连结和固定,才成了一个坚实的整体,才能运转自如,发挥它巨大的工作能力,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估量的,我愿永远做一个螺丝钉。”

篇11:2020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报告会直播感悟

10位最美铁路人用他们在平凡岗位中一路走来的辛勤足音,诠释着铁路工作者最美的岗位坚守。

“无敌解钩手”陈林用干任何事情都要有始终如一的态度;铁路公安宋鹏飞用一句保护旅客的安全是我们的责任,用汗水换来天下无灾;忠诚守护“中国扶贫专线”的“神奇工长”汪伯华...…他们以热情、奉献、拼搏、担当,展示了铁路人的先行风采、服务本色、担当品格、奋斗精神。

观看后,我深深地受到了触动,这就是榜样的力量,他们总是在平凡点滴中默默的奉献,践行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做好一件事并不难,坚持一直做好一件事却很难,然而“中国重载第一人”景生启,就在大秦铁路默默坚守了25年;干一行,爱一行,敬一行,张润秋正是如此,常年待旅客如家人,旅客的事就是自家的事,在她的带领下“润秋服务组”成立,坚持初衷换来的是8969封表扬信和815面锦旗......正是因为有了他们,才让这一个个平凡的岗位闪耀出璀璨的星光。

作为一名普通铁路职工,我们应该立足岗位,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拼搏奉献,勇担使命,争做最美的重工电人。

篇12:2020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报告会直播感悟

“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报告会,他们来自铁路不同职业和岗位,在平凡的岗位上,成就不平凡的事业,成为了“最美铁路人”。观看之后我感触颇深,他们当中,有服务旅客的、有开重载火车的司机、有从事信号数据工作的、有编组提钩的、有检查车辆的、有保护旅客平安的警察、有铁路科技工作者、有普通工务工长、有建设铁路的、有高铁车辆技师,他们是各自行业的顶尖能手,他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践行着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初心,充分展现了铁路人最美的风采。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他们用行动说话,用执着、坚守和专注,谱写着一首首奋斗的赞歌:他们在平凡的工作中,“因专注而出彩”;因严管、厚爱而“神奇”;因“心中有梦想,脚下有力量”而不断探索追求;因匠心独具,从追赶到领跑……他们用时间证明,他们以担当伫立,他们无愧于“最美铁路人”的称号。

他们的演讲,朴实、感动、激昂,特别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复兴号”高铁,经过高铁工匠们的不懈努力,实现了从追赶到领跑世界,这令每一名铁路人倍感骄傲和自豪。每一名报告者就是一个品牌,就是一面旗帜,他们为共和国铁路的崛起贡献了智慧和力量,更是千千万万名铁路职工学习的榜样。

观看聆听他们的报告,作为一名铁路职工,我倍感鼓舞和鞭策,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向榜样学习,爱岗敬业,深刻反思寻找差距,努力补强短板,凝心聚力干好工作,为铁路事业贡献出自己一份力量。

篇13:2020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报告会直播感悟

穿梭在四川大凉山里的“小慢车”5633/5634次,承载着当地彝族乡亲出行、经商、上学的愿望,是一趟致富车、运输车、希望车。自起,阿西阿呷就在这趟“小慢车”上服务,被亲切地称为“阿呷车长”。

“这是我的电话号码,有困难打给我。”在车厢里见到有困难的旅客,阿西阿呷总会主动伸援手。不少旅客都存着她的电话。“我的号码十几年都没变,因为那不仅是一串数字,更是乡亲们遇到困难时的希望。”

“小慢车”途经许多曾经贫困的地区,很多人通过“小慢车”运商品、做小生意摆脱贫困。遇到老乡运送土特产,她会特意拍照发朋友圈,帮助拓展销路。“这些土特产特别受欢迎,常常老乡们还没下车,朋友圈里就已经订购一空。”阿西阿呷高兴地说。

空闲时,阿西阿呷会与老乡们拉家常,给大家讲解扶贫政策,帮他们树立脱贫信心。58岁的吉尔五牛木是这趟车的常客,她从村里收购家禽,通过“小慢车”运到外地赚钱,正是阿西阿呷的建议。现在吉尔五牛木年收入1万元左右,靠卖家禽住上砖房,生活一年比一年好。

扶贫路上的铁路人还有很多,中国铁路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阿克苏车务段俄霍布拉克车间副主任亚库甫·阿沙木都也是其中一位。起,他进入新疆和田县拉依喀乡达奎村工作队驻村扶贫,担任副队长。

在达奎村,核桃是村民们的主要收入来源。亚库甫·阿沙木都找到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科院,请来3名专家进村讲授种植知识,促进核桃丰收。

核桃是一种喜水作物,而当地年均降水量只有5毫米,为了不影响核桃生长,在乌鲁木齐局集团有限公司支持下,亚库甫·阿沙木都带着工作队修起引水渠。在开工动员大会上,他带着铺盖卷对村民们说:“水渠不修好,我决不离开!”打那之后3个月,他吃住在工地,从设计测量到开汽车、修机器,样样活都干。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心得体会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个人感悟(精选16篇)(2)在线全文阅读。

最美铁路人先进事迹报告会观后感个人感悟(精选16篇)(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gongzuo/1832776.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