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智慧型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示例(精选20篇)(4)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23 本文由风止于林间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 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uecool-com或QQ: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2.智慧是靠“勤奋”出来的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天才靠积累,聪明靠勤奋。”先天的聪明还要靠后天的努力来完成,只有在长期一点一滴的学习中才能形成一定的积累。作为一名教师,要特别加强对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学习和研究,把握学生在不同年龄的心理特征。教师唯有热爱学习,从古今中外的一切文明成果中汲取营养,才能成为学者,成为能师。

3.智慧是靠“交流”出来的

教师的教学是单人单科进行的,教师的劳动在大部分时间里是个体性的。备课、钻研教材、上课、辅导、批改作业都是一种复杂的脑力劳动,要独立完成,但决不能因此而忽视教师之间的交流作用。交流就是互相学习、共同讨论。“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善于学习,善于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是走向成功的一条捷径。

共同讨论,益处更多。首先,讨论有助于相互启发,集思广益。讨论中别人新颖的观点、奇特的思路都能给人以启迪。其次,讨论有助于激发灵感。讨论是思想的交换,在思想的碰撞之中能够产生灵感的火花,长期困扰个人的问题和疑惑往往能在讨论中迎刃而解。最后,讨论有助于锻炼和提高思维能力。在讨论中,激烈的思想交锋能够快速有效地增强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提高思维的逻辑性和敏捷性。

总之,智慧型教师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自身要勤于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力、感悟力、教育智慧,还要勤于学习,善于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智慧型教师”应成为我们每位教师不断追求、自觉探索的目标。

篇13:做智慧型教师学习心得体会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从本质上说,阅读活动,是一种存在差异的交流活动。如何来培养学生的阅读创新能力,我是这样做的:

利用情景再现使学生展开联想、想像,从而培养阅读创新能力

在阅读活动中,根据文字材料的描述进行情景再现,是阅读创新不可缺少的基础,它是主动阅读、活化信息、形成新见解的必要条件。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①利用情景再现,再造作品境界。如读《孤独的收割人》,我们边读边展开想像的翅膀,在我们的眼前会呈现出一幅图画:在一望无垠的高原上,轻风吹动着白云,在蓝天上缓缓移动,成熟的庄稼泛起微微的波浪,在阳光的照射下泛起金色的光芒。这时,传来阵阵凄凉的歌声,循声而望,是位姑娘。她“又割又捆”,“边干活儿边唱歌”……由于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创造出了一个更为丰富的作品的艺术境界,并将自己不由自主地融入到作品的境界中,在感染、共鸣、激动中不能自已。

②发挥丰富的想象,再造人物。《孤独的收割人》中的姑娘,诗中仅写到她的唱歌与收割,至于其他情况没有写及。阅读此诗我们可根据姑娘唱歌和收割的情况,对她的外貌、心理、语言、行动等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再造一个完整而鲜活的人物形象。只有如此再造人物,才能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甚至“与之共语”。

③展开联想,去填补艺术空白。如《孤独的收割人》中的姑娘家世如何?经历如何?她过去怎样?现在怎样?歌声为何这般凄凉?为何这般哀伤?……我们可发挥联想,去填补这些艺术空白。

阅读中的联想主要有四种方式:

①接近联想。如阅读郦道元的《山峡》,联想到李白的《朝发白帝城》,眼前呈现出“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情景。

②相似联想。如读王安石的《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此梅此景,可联想到人的坚韧品质,不屈精神,顽强斗志。

③对比联想。如读欧阳修的《秋声赋》,从萧条凄凉的秋联想到峻青《秋色赋》中所描写的丰收的秋。

④因果联想。如阅读鲁迅小说《孔乙己》,可根据孔乙己所生活的环境以及他自身等因素,联想到孔乙己的结局。运用阅读联想对读物进行理解、追忆和创造性的思考,应注意材料之间的联系,尽量形成广泛而多样的联想,以努力提高阅读创新能力。

创新是新课标提出的一个最鲜明的要求,学生的创造力需要培养,想象力需要保护,也只有通过发散性的思维进行开放性的教学才能培养孩子的创新能力。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应尽可能为学生提供再造想象的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篇14:做智慧型教师 创建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做智慧型教师 创建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做智慧型教师 创建高效课堂 ――谈学习太谷县教研室主任张四保的体会 张主任的精彩讲座深深地震撼了我,他给我的启示是深而远…… 一、学习了张主任的讲座,通过反省自我,认识到了自身的不足,以下几点是我在课堂教学中急需改进: 1、教师的苦是因为满堂灌。 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实质上束缚了优生,困扰了差生,在我初步实践后深有感触。我苦学生累,效果不佳,成绩不优,原因在我自己,而不在学生,教师为讲一个问题而多次复述,上课口干舌燥,下课补救,闹的身心备受煎熬。 张主任的“二十四字模式”给我指明了方向,解决了长期困扰我的“学生做了,教师讲了,学生二次巩固照样答不上来”这一难题,通过独立练习,小组互检,互帮,得到了有效的解决。 2、学生的累是出于题海战术。 学生做题多,但不精,不够系统,效率过低,致使学业负担过重,夜里11点都无法入睡,学生苦不堪言,家长牢骚满腹,埋怨学校,抨击老师。这样下去的结果是学生兴趣降低,厌学、辍学心理严重。而我们的教师呢?每天辛苦的备、讲、批、辅,起早贪黑,学生学习效果还不如所愿。而张主任的讲座为教师和学生的双重减负寻找了最佳路径, 3、教师的气是缘于不敢放手。 课堂成了教师的生气堂,使工作成为苦行。教师探索进取的欲望也在随时间的流失而消失,而“二十四模式”变教案为学案,变讲堂为学堂。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注重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不同需求,确实将学习的'自主权还给了学生,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师生共同活动,生生互助,合作完成学习目标。构建了“自主学习互助共进”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学以致用,在应用中反思自己的不足,逐步解决遇到的困惑。 在听了张主任的讲座后,第二天我就运用到课堂中进行实践,尝试,一改过去满堂灌的模式,从小组长的任命到组员的自由搭配,从语文学科、综合学科到数学的互相兼顾,初步确定二人一小组、四人一大组,为调动各组的学习积极特别推出了以小组为体制的评价体系。通过学分制来进行小组评价。首先对组内四个人的评价,对小组成员的纪律,作业、测试、课堂表现等项目进行评价赋分之后汇入小组总分。作为对小组整体评价的一个依据,这里包括即时评价和异组同号的对抗评价。 通过以上做法,我的确感到课堂上有了较大的改变,课堂上确实看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师生共同活动、生生互助、合作完成学习目标的氛围。看到的是“学生问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帮学生、学生检查学生”的“自主互助共进”式学习场景。我通过在本校和别的学校,以自己的思路设计的教学过程,讲的几节课中,得到了老师们的一致好评,通过近一个月的摸索,确实尝到了课改带给我的喜悦。 但欣喜之余,又有一些困惑,,这有待于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完善和突破:①刚开始磨合中感觉进度较慢。②还是担心学生的问题是否真的得到解决,放不了手。不如全讲感觉踏实③小组内出现小组长不愿帮差生,要求换组员④学生的积极性、学习兴趣虽然提高了,但是怎样能够持续⑤5月份到期末考试毕竟时间较短,我这样做是不是会影响我的升级成绩。 三、困难是暂时的相信自己一定能成功 虽然在课改的路上有阻力,有困难,有疑惑。就是暂时的结果不够理想,但为了学生的未来,为了让学生幸福地学习,为了学生的成长考虑。告诉自己眼前的只是暂时的,自己一定能坚定不移的走下去,无论怎样,必须改革。 ? ? ?

篇15:《做一个智慧型班主任》读书心得体会

有人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也有人说:班主任是学校里最苦的岗位。在班主任工作中,我感触颇深,有几分劳累,几许收获,我咀嚼过失败的苦涩,也品尝过成功的甘甜。经历过一次次心灵的历程,我认为做班主任老师是不乏味的、是充实的。一个好的集体,没有每个老师辛勤工作,没有同事的合作,没有家长的密切配合,班主任就是再有本事,也难以发挥作用,所以我在班主任这个岗位上的一点一滴,也就是只做了班主任该做的工作。

读了《做一个智慧型班主任》这本书,我颇有感悟,下面就谈谈我的收获。

一、智慧型的班主任,在爱生上要“爱出智慧”

一个班,关起门来就是一个家庭,班主任无疑就是家长,其中的喜怒哀乐,酸甜苦辣,无时不在演奏着一首永不停息的交响曲,而贯穿始终的主旋律,就是师生之间那股真诚的爱。光强调班主任要爱学生是不全面的,还应具体研究怎样去爱,要“让爱智慧”。“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学生,恰恰是你最需要爱的学生。如果你讨厌学生,那么你的教育还没开始,实质上已经结束了。”班级管理就像庄稼地一样,你必须充分了解自己的庄稼地,只有如此,才能因地制宜的把庄稼种好。你只有了解自己的学生你才能管理好班级。农民地里有干不完的活,教师在管理中有做不完的事。教学艺术无止境,管理艺术亦无止境。庄稼的生长是有生化规律的,你无法改变它的生长周期,你必选按照它的生长规律去等待它的开花结果。同样学生千差万别,我们也必须学会因材施教,不同的爱要给不同的学生。

二、智慧型的班主任,懂得教育需要及时性和伸缩性

很多敬业的教师,始终关注着学生的一举一动,对于学生出现的问题,马上解决,不耽误一丝一毫的时间,避免了很多不良趋势的进一步发展,非常值得敬佩。确实,如果发现问题,不及时找到解决措施,会给我们的工作带来很大的被动,让本来轻微简单的事件变得复杂,甚至危险。比如,当我们发现学生情绪不对的时候,应及时的了解情况,找其谈话,帮助学生做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渡过暂时的迷茫、痛苦或烦恼。当我们发现或了解学生之间有矛盾时,也要及时主动地过问,协调,避免事态的进一步恶化,造成恶劣的后果。不难发现,由于教师及家长的疏忽和对事情的拖延,有些学生精神恍惚、抑郁、甚至自杀,也有的学生因为一点点小的矛盾,因为无人点化、化解,矛盾愈演愈烈,矛盾逐渐增大,一直演变成打架斗殴,甚至互相残杀。事情总有两面性,这并不表明所有的事情都要着急处理,教育也需要伸缩性,不能着急。

三、班主任要有一份大智若愚的智慧

原谅学生的每一个错误,因为错误是孩子在成长路上必经的过程,让孩子直面每一个错误也是一种教育契机,不仅能及时帮助学生看清事情的本身,还能使学生树立不怕挫折,勇于面对,及时改正的态度。反言之,“人无完人”在自己的工作中,我们也难免会出现一些错误。学会坦然接受学生的批评,让学生养成坦然接受批评的习惯。自己在上课时故意出错,让学生指出自己的错误。当自己无意犯错,学生指出时,不是生气,相反给学生奖品,鼓励他们敢于向教师发问,敢于质疑。我每天都装着一些糖果之类的东西,随时给那些进步的学生,需要关爱的学生。有时我会故意示弱,征求学生的帮助,和学生一起面对失误和错误。当我们放低身价和学生交谈相处时,也许,他们很容易从心底接受。所以,谈话很重要,换一种方式去谈话,很有必要,没人喜欢居高临下的人指示自己做这做那。平等,会让人觉察到被尊重的幸福,装模作样的幽默一下,效果也许更好。当一名智慧型的“懒班主任”,必须从繁重的工作中寻找一条自我减负的捷径,在工作中学会“偷懒”,偷懒的“秘方”就是15个字:引导不强加,帮助不替代,参与不干预。想“懒”先得“勤”。想“懒”还得“教”。想“懒”就得“放”。想“懒”还得“有制度”。想“懒”需要“勤动脑”。

四、智慧型的班主任,懂得调动一切积极因素营造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

着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教育了集体,团结了集体,加强了集体,以后,集体自身就成为很大的教育力量了。”班级的每一个学生,都是班级的主人,有了这种主人翁意识,他们自然就形成了强烈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参与班级活动才能更加主动。学生的个性发展离不开集体,作为班主任必须要充分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在班级的集体活动和生活中,让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发挥自己的作用。每个学生都具有不同的个性特点,如何使他们融入集体,让他们认识到个人在集体中存在的价值是十分重要的。班级就是我们共同的家,要想把家建设好,需要家中的每一个成员的努力与付出。因此,班级中的每一个角落都成了孩子们努力付出的地方。以此来凝聚集体的力量,不管事大事小,都应该认真努力坚持做好。每一学期都有班级学生职责一览表,这样做到班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不仅使班级自动化运转,我更看重的是班级教室的每一件事都是孩子锻炼自我毅力,一种努力和坚持。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心得体会做智慧型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示例(精选20篇)(4)在线全文阅读。

做智慧型教师读书心得体会示例(精选20篇)(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
本文链接:https://www.70edu.com/gongzuo/1832898.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Copyright © 2020-2025 70教育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
苏ICP备16052595号-17
Top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7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xuecool-com QQ:37015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