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发展**县工业的理性思考(3)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xuecool-com或QQ:
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三、1、坚定不移推进工业强县战略。实施工业强县战略是县域经济发展到由农业主导向工业主导新阶段的必然选择。今天的工业强县既不同于当年建设经济大县、壮工富县的时代背景和经济基础,更不是要求乡乡镇镇遍地开花都办工业。而是县域经济的增长主要依靠发展工业来实现。要用发展工业的思路和理念统领县域经济的发展,用工业化带动农业产业化,用产业化推进农业的规模化、基地化,把农业建成工业发展的第一车间;用工业化加快城镇化,实现县域经济三次产业的快速协调发展。自觉按照工业发展的产业导向,选择和确定乡域主导产业,提升农产品加工增值水平,增强农民应对市场的能力。
2、大力推进矿产、医药化工、建筑建材支柱产业率先突破。任何事物的发展总是由重点突破到全面发展。目前县域矿产加工业、黄姜为原料的医化工业和建筑建材业具有产业基础好、资源优势明显、带动力强、产业链长、辐射面广的特点,在近期内应集中力量实施重点突破,以此带动五大支柱工业全面发展。
3、重视工业园区建设,促进工业布局优化集中。根据产业组织理论一般工业空间布局要经过两次跃升:第一阶段由分散办企业走向集中办企业,在县域经济中这种趋势表现为由乡村向县城集中;第二阶段由地域聚集向产业聚集,同类企业通过专业分工、产业协作的方式聚集在一起,节约生产流通成本,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县工业企业地域聚集明显,产业聚集开始起步,在工业强县建设中要自觉按照工业企业发展的基本规律,顺应产业聚集趋势,科学搞好工业布局规划,加快城关、白柳工业园区和小河、红军、庙坪和关口等矿产资源地工业小区建设,选择产业发育程度较好的矿产、黄姜加工业组建企业集团,促进产业聚集,提升产业竞争力。
4、加强信用建设,优化融资环境。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经济决定金融,金融反作用于经济。金融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县域经济的发展速度和结构。金融机构作为以信用为本的中介机构,其基本职能是把社会小额闲散资金,通过储蓄的方便手段集中成巨额资金,又通过放贷转化为投资。银企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解决银企资金矛盾的根本是建设银企信用关系。**县信用联社自2002年开始对全县97471个农户2475个城镇工商户进行信用等级评定,累计授信最高额度达到5.861亿元,农户和企业在授信额度内不需要任何担保,随时可贷到授信额度内的贷款。既解决了产业发展的资金困难,又提高了银行效益,降低了金融风险。在日益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作为宏观经济的管理者,要把发展工业的重点放在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上,而不是具体地为某个项目谋划方案。一是要以政府牵头,银行为主,部门协作,建立起针对出资人的资信评价体系,以资信等级为依据,提高企业融资能力。要从项目审批转移到及时发布行业产业信息、市场供求信息、价格走势和投资目录,明确鼓励类、限制类、定期组织银企对接,增进银企了解,化解金融风险。二是要充分发挥现有房产、地产评估机构为企业融资的服务职能,加大企业现有固定资产的评价认证,降低评估费用,促使企业的死资产变成活资本。三是要加大依法收贷的力度,依法打击逃废银行债务行为,提高企业信誉度,化解金融风险。
5、鼓励扶持平民创业,培养储备企业家队伍。任何经济发展都必然遵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多到精、由初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一般地讲创业属平民经济,管理是精英经济。要加快县域工业的发展必须是群体工业与规模工业同步发展。在群体工业的普遍发展中把经营者不断培育成企业家精英。江浙等许多地方的发展实践表明:谁重民资,谁肯在启动民资上下功夫,谁就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保持一方经济的活力。鼓励平民创业首先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重商重工的经济氛围,大力开拓原始资本积累的门道,降低民办工业的门槛,制定鼓励扶持平民创办工业的优惠政策,通过政府资助、企业筹集的方式建立创业风险基金。减轻农民创办工业失败后的巨大风险,激发农民创办工业的积极性。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工矿企业对发展**县工业的理性思考(3)在线全文阅读。
对发展**县工业的理性思考(3).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