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先进性是具体的、历史的,如果不同先进的执政理念、执政能力相联系,不同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相联系,党的先进性便无从谈起。一个政党,如果失去了自身的先进性,也就失去了生命力,丧失了执政党的资格。党的先进性,应当置于推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中去考察,应当置于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奋斗中去考察,归根到底要看党在推动历史前进过程中的实际作用。只有把保持党的先进性和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落实到发展先进生产力、发展先进文化、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上,才能使人民群众真正把我们党看成是自己的代表,看成是自己的依靠和主心骨。所以,只有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要求,永葆党的先进性,才能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才能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第三、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坚实基础
进入新世纪的中国共产党,面临着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考验:一是国际形势空前复杂。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各种思想相互激荡,敌对势力从未放弃过颠覆社会主义的立场,其对我“西化”、“分化”的图谋有增无减。在这种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和异常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党能否经受住各种风浪,把中国的事情办好,这是一个十分严峻的考验。二是国内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矛盾日益增多,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经济成分、经济方式、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就业方式等日趋多样化,加之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又面临着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在这种复杂的局势中,如何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也是我们党所面临的一个严峻考验。三是我们党在现阶段发生了两个至关重要的变化:从一个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从一个在外部封锁状态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在全面改革开放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这两种变化给我们党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考验。我们党要经受住新世纪的这些严峻考验,就必须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不断增强执政为民的能力与水平,这是一个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能否巩固的重大问题。
“权为谁授”、“政为谁执”、“利为谁谋”,这是权力观的基本问题。党与人民群众关系问题的核心,就是党要按人民的意愿执好政、掌好权。能否执政为民,事关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与否。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共产党相继丧失执政地位,丢失政权。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于其执政后权力发生了异化,执政不为民,严重脱离人民群众,从而丧失了共产党自身存在的政治根基。据解体前的苏联社科院的一项调查显示:认为苏共能代表人民的仅占7%,而认为代表官僚、干部、工作人员的却占85%。正是由于执政为民意识的淡薄和权力的异变,导致了苏联解体。历史证明,无论是一个政党,还是一个政权,其执政地位的巩固与否,完全取决于能否执政为民。如果说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执政为民的话,那么马克思主义政党最大的危险就是脱离人民群众。
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必须高度关注党和群众的关系问题,这是关系到党的事业兴衰成败和党的生死存亡的根本问题。党一旦失去了人民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党的执政地位就会丧失。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这是极为重要的政治观点,也是极为重要的政治要求。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如果一个政党执政不为民,脱离群众,就不能经受来自各方面的考验,就会丧失其执政地位,最终就要垮台。只有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意识,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才能使党在错综复杂的局势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才能使党的执政基础坚如磐石。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学习心得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学习体会(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