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营企业家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和完善,民营企业在度过了一个最初的发展阶段后,正在进入一种理性创业状态,而理性创业对民营企业家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那么,民营企业家在当前市场条件下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呢?
一般而言,企业家的素质包括以下几个基本方面:
(一)思想素质。民营企业家的思想理论素质不仅体现在具体的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之中,而且还体现在能否正确地领悟国家对发展民营经济的方针政策的精神实质,尤其是体现在复杂的政治形势上的准确判断,抓住机遇,快速发展等方面。
(二)专业素质。专业素质是指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和市场知识等的总和。企业的发展实质就是对环境的不断适应,要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就必须对环境现状有全面的认知和对未来环境的变化有深刻的洞察。对环境的认知、洞察与适应实质是反映企业家经营理念的变革与战略能力的提升,也就是一种知识学习能力。民营企业家要具备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和市场知识三个方面的知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科学决策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以更好适应环境的变化,实现企业的发展。
(三)能力素质。能力素质是指分析预测、科学决策、组织指挥、沟通协调、开拓创新、选用人才等能力的总和。无论是外部还是内部,企业都将面临许多不同的利益主体,如果都必须通过完备的契约安排来协调彼此的利益,则企业的成本将无比高昂。因此,凭借企业家良好的能力素质建立起来的个人权威与协调机制是增强企业凝聚力、激发员工创造热情的重要因素。
(四)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指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品质诸方面的总和。是一个人在思想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特征和能动性。民营企业家居于企业核心,承担着重要责任,其心理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以上各项能力的发挥水平。作为一名民营企业家,应具备以下心理素质:稳定而乐观的情绪控制力、敏锐的信息观念、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进取精神、有效的时间观念宽容大度的胸怀、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执着的求知欲。
总之,民营企业家是具有综合经营管理能力的特殊管理群体,其涵盖了多方面素质,具有综合性、系统性的特点,是一个由多方面素质组成的有机集合体,有着极其广泛的内涵。缺少任何一个方面,这个集合体都是不完善的,都将影响其正常作用的发挥。
三、提高民营企业家素质的途径
提高企业家的素质,从政府来讲应该创造一个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机制和体制环境;从企业家自身角度来讲,要不断加强学习,树立科学发展观念,转变经营管理思维模式。
(一)为民营企业素质提升创造良好外部环境
1、营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政府应大力倡导鼓励全民创业,在全社会营造创业为荣的良好舆论环境,提升民营企业家的社会地位。其次,要加强信息公开对等的建设,加大对民营企业的关注和指导,特别是面向民营企业的投资项目和信息通告,以及相关的法规、政令,应该通过政府的信息化职能,建立信息发布引导机制,使民营企业获得更多的投资意向、投资信息,提高政府对民营企业的透明度。再次,应消除政府对公有制和非公有制经济的双重规则,建立相互平等基础上的经济运行机制,制定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平等的纲领性政策,建立与之相关的法律规定,规范民营企业的法制环境,为民营企业家素质的提高提供必要的法律支撑,保护民营企业家的正当权益。同时,要畅通要素流动机制,减少甚至取消市场壁垒,鼓励资源向优秀民营企业家集中。以此来节约企业家发展成本,让更多民营企业家有更多精力来思考企业发展,提升整体素质。
2、搭建有效的素质提升平台。要创造学习条件,引导企业提高学习意识,提升学习的能力。学习是企业的生存基础,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创新来自于学习。要营造学习气氛,创造学习条件。政府要通过组织企业家进高等学府进修、外出参加考察、聘请专家开展定期不定期的专题培训等多种方式,对民营企业家进行经济学、管理学、专业技术以及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等内容的培训,更应紧密跟踪信息和市场变化,为企业家提供最新的知识信息培训。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心得体会关于提升民营企业家素质的思考(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