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着眼于实施科学管理,推进依法行政,完善"不能犯罪"的制度防线
严密完备的规章制度,科学有序的管理,规范化、法制化的政务活动,可以有力铲除职务犯罪的诱因。因规章制度混乱或形同虚设、流于形式;缺乏科学有效、经济性的监督管理;财务政务不公开,透明度低,不能做到依法行政、恪守法制而导致职务犯罪发生,这在乡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在乡村基层干部的预防工作中,我们把帮助其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对工作的日常性督查,推进依法行政作为整个预防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首先,我们铺下身子,以甘当小学生的精神,扎扎实实地搞好调查研究,以敏锐的眼光和洞察力来发现相关乡直机关和有关村组在工作中的漏洞和亟待完善之处,及时向其提出检察建议,并督促其限期整改。其次,我们以勤奋好学的精神刻苦钻研预防联络单位的业务知识,努力使自己成为业务工作的行家里手,以便及时发现其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再次,我们经常性地听取联络单位有关业务工作和预防工作的汇报和反映,从中发现其在工作、制度上的薄弱环节,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其加以解决,防患于未然,做到羊未亡而补牢。三年来,我们共提出检察建议41份,帮助33个预防网络单位完善规章制度100项,有力地推进了乡镇直各部门和广大村组的依法行政、阳光政务,为遏制职务犯罪构筑了坚不可摧的制度防线。
五、紧扣涉农"三点"问题,打防并举,构筑"不敢犯罪"警界防线
牵牛要牵牛鼻子。涉农热点、焦点、难点(简称"三点")问题的顺利解决,对于乡(镇)村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可以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在预防工作中,我们抓住重点,瞄准上述问题实施预防和打击并重策略,收到了很好效果。在对各乡镇的预防工作进行检查巡视过程中,我们通过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了解到这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执法执罚单位不实行"收支两条线",不按规定如期到乡镇清结的行为;2、收费办证单位只收费不办证,收费打白条,收费不入帐行为;3、坐收坐支、公款私存,私设小金库和贪污挪用公款行为;4、村组干部代收的各种税款上交款及其他款项既不上交,又不办证及收款不入帐行为;5、上级拨款及返还款不入帐行为;6、离职未审计,不移交财务手续、公章行为;7、白条列支,既无当事人签字,又无领导签字,以报代取行为;8、财务管理混乱,帐目不清,群众反映强烈现象。在处理这类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会同乡镇党政部门,及时约见相关责任人,首先向其宣讲法律政策,帮助其分析问题的实质和性质。晓以利害,把预防工作做到家,使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和危害,对于认识不到位,情节严重,已构成职务犯罪的,我们采取坚决惩治的态度,果断移送职务犯罪侦查部门进行查处,以震慑和教育广大乡村干部。在对乡村干部职务犯罪实施个案预防过程中,我们注重归类分析,类比研究,推而广之,彻底摆脱传统的就案论案,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限性、片面性,以前瞻性的眼光和与时俱进,把握全局的高度,从问题中跳出来,对相关职务犯罪的成因、特点、规律和发展趋势进行系统的整理,从中找寻出对某类职务犯罪的有针对性的预防对策和措施,以便为有关部门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在工作中我们发现,部分村干部利用职务之便,私自截留有关涉农款或拒为己有,或挪作他用,或贪污私分……这些问题往往蒙骗不了群众雪亮的眼睛,经不起历史检验,人民群众对此深恶痛绝,造成干群关系紧张,由此影响到村组其他各项工作的正常开展。近三年来,**省**县检察院共查处涉农的职务犯罪案件17案,涉案金额28万多元。对此,乡镇党委政府也颇感头痛。鉴于此,我们结合办案,在扎实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向县委政府以"领导参阅"的形式发出了《村组干部职务犯罪问题不容忽视,预防工作亟待加强》的调研报告,县党政主要领导对此予以高度重视,纷纷做出批示,并召开了专门的乡镇工作会议,把我们建议的内容写进了全县有关农村工作的决议中去,真正直到办理一案,预防一片,带动一方的显著效果。仅今年以来,我们便开展此项预防项目6个,帮助集体挽回直接经济损失5万余元。实际工作中,乡(镇)直各部门虽然机构较小,人员较少,但由于我们相对于乡镇党委政府来说自成体系,业务上隶属于上级主管业务部门,面对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来说,又是山高皇帝远,在管理监督方面鞭长莫及,致使对其监督处于边缘地区,使其在工作当中不能严格依法行政,财务管理混乱,权力过于集中,以致滋生职务犯罪的现象屡见不鲜。针对这种情况,我们根据该单位业务工作的特点和该系统在查案中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向该单位及其上级主管部门提出加强整改的意见和建议,并督促其限期整改,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汇报材料县检察院站预防乡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工作经验总结材料(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