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改进农技推广手段,认真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
2009年全市农业科技入户工程项目数达到18个,其中部级项目2个,省级项目16个。规模种植类项目6个,高效畜牧类项目6个,高效蚕桑类项目3个,高效园艺类项目3个。项目总资金482万元,比2008年增长了32.8%(2008年项目资金为363万元)。科技示范户15600户,辐射户近30万万户。主要做法是:
1、健全三个组织。一是建立了以分管农业的副县(市)长为组长的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二是建立了以县(市)农林部门负责人为组长的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实施工作小组,主要负责项目具体实施的协调和挂钩镇指导工作;三是建立了副高以上职称技术干部为组长农业科技入户工程专家组,主要负责制定科技入户工程技术实施方案,协助遴选示范户,落实各项技术管理措施,指导、检查、督促技术指导单位和技术指导员开展工作。
2、确定三个主体。一是明确技术指导单位。各县(市)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领导小组通过招投标明确3—4个县级项目的技术指导单位。二是选聘技术指导员。全市按照有较高的技术水平、有较强工作责任心、有奉献精神和有丰富的农村工作实践经验“四有”要求招聘了562名技术指导员,其中乡镇农技人员占80%。三是落实科技示范户。在农户自愿申报、村组推荐、村内公示的基础上,选择了科技示范户,他们均有一定文化程度、有一定的种养植基础、有群众基础、有辐射带动作用。
3、开展三个层次培训。一是组织技术指导员培训。2009年全市共组织培训93场次,培训技术指导员1858人次;二是组织科技示范户培训。由技术指导员组成科技小分队,逐村开展技术讲座,逐户开展技术指导。各县(市)还通过免费发放技术明白纸、技术光盘、技术手册、操作挂图等形式来强化培训的效果;三是组织辐射户培训。主要由科技示范户对广大辐射户进行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
4、创新四个机制。一是落实农业科技入户技术指导单位负责制和专家负责制。二是实行技术指导员包户责任制。各县(市)制定了技术指导员行为规范,对入户工作实行量化考核。三是实行管理合同制。为确保项目实施到位,县级农林部门与技术指导单位,技术指导单位与技术指导员,技术指导员与科技示范户之间分别签订了技术指导服务合同,以合同形式明确各方的责权利。四是实行考核百分制。对技术指导员的技术指导服务和科技示范户的示范带动均实行百分制考核。为确保考核的公平公正,各县(市)全面建立了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户技术服务档案,档案包括示范户基本情况、技术服务内容、物化补贴情况等。
我市农林科教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领导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与兄弟单位相比还有一定距离。
2010年,我们将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科技创新,积极组织实施好农业三项更新工程、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工程,全力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1、强化农业科技项目申报、实施与管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一是加强省、市各类项目的实施和管理工作,在分析我市产业优势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选择优势项目,积极主动地争取省三项更新工程项目、市级科技计划项目。二是继续抓好在建农业三项更新工程项目和省、市农业科技项目的实施与管理,促进农业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强化对各种农业科技项目实施情况的督查工作,到期项目按时结题。三是加大市农技推广奖的奖励力度,重点奖励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解决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科技问题,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推广成果,并向基层倾斜。
2、继续组织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工程,确保完成任务并取得实效。一是根据省厅下达的任务,按照规定的程序,及早部署及早安排,确保完成或超额完成任务。二是强化督促考核,确保科技入户、基层农技人员培训取得实效。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年终工作总结农林科教处2024年工作总结(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