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新品种和新技术的推广应用,确保了小春粮油生产持续增产。从去年秋播开始,全市农业部门大力推广小麦、油菜、马铃薯、啤饲大麦新品种,大力推广实用栽培技术,使秋播科技含量提高,加之前期气温适宜,土壤墒情好,光照充足,小麦、油菜出苗整齐,生长健壮。年初,虽然遭受干旱和低温冻害,但灾后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农户,科学指导,田间管理措施如追肥、清沟、防病治虫及时到位,加之三月份以来,气温回升快,光照条件好,苗情转化明显,油菜生长得到迅速恢复。据分析,今年全市小春粮油生产持续增产已成定局。
(二)当前大春生产进度和落实情况
今年全市春播总面积计划安排161万亩,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33万亩,比上年增加1万亩,主要作物:水稻种植30.6万亩,比上年增加0.2万亩,玉米种植49.9万亩,比上年增0.6万亩,马铃薯种植21万亩,与上年持平,粮食杂粮种植(含荞子、燕麦、豆类等)31.5万亩左右,与上年相比略增。目前全市共完成大春种植总播面积147.36万亩,完成计划的92%,其中粮食作物118.83万亩,完成计划的90%,主要有玉米45.31万亩,完成计划的90%;马铃薯20.7万亩,完成计划的99%;蔬菜面积5万亩,完成计划的60%。目前正抓紧大春栽种收尾工作,全市广大农业工作者、农科人员深入春耕生产第一线,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良种良法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技术人员直接到户,充分挖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复种指数和单产水平,以真抓实干的精神,确保在最佳节令内,圆满完成大春栽种任务。
(三)优势特色农作物种植情况
进一步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搞好种植业结构调整区域布局仍然是今年工作的重点,按照局党组的指导意见,今年种植业结构调整主要抓好三件事:一是优质粮油品种的示范推广;二是各类原料基地的建设;三是实施区域发展战略。
今年种植业结构调整计划种植各类经济作物89万亩。从各县(区)实施情况看,完成计划任务没有问题。将按以下区域布局开展:金沙江河谷区以种植优质杂交稻优势粳稻为主,永胜南片和华坪以热果和冬春蔬菜为主,玉龙、古城发展优质小麦、优质油菜,玉龙、古城、宁蒗以苹果、夏秋冷凉蔬菜、马铃薯以及优质芸豆为主基本形成区域布局的格局。农业结构调整更趋合理,区域布局初见成效。冬季是我市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拿钱”季节,在稳定粮豆生产的基础上,加大宣传引导和示范带动,增强农民发展经济作物的积极性,扩大经济作物生产。
2009年我市计划积极发展魔芋产业,开展魔芋高产示范和种芋扩繁示范1万亩;夏秋冷凉蔬菜4万亩;芸豆9万亩;优质杂豆5万亩;药材3万亩;山嵛菜0.2万亩,烤烟10万亩。目前,多数作物种植完毕,荞子种植7万亩,燕麦种植2.2万亩,甘蔗种植1.9万亩,马铃薯种植21万亩,已全面完成种植计划。蔬菜、水果是我市一项具有明显优势的特色产业,积极培育发展蔬菜、水果等优势特色产业,是我市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全市已完成大春蔬菜种植5万亩。从2008年开始,市政府计划用5年的时间打造“**生态产业大市”,重点发展苹果、芒果、青梅、核桃、雪桃、膏桐、中药材等产业。目前全市现有苹果11万亩,芒果9.3万亩,茶叶1.45万亩,蚕桑1.7万亩。
(四)农业科技措施落实情况
2009年我市计划安排马铃薯高产栽培示范(2250公斤/亩)10万亩,高产栽培课题3个(4000公斤以上);水稻高产栽培示范(450公斤/亩)25万亩;玉米高产栽培示范(450公斤/亩)22万亩;荞麦高产栽培示范(280公斤/亩)0.5万亩。目前全市完成优质水稻种植14.58万亩,杂交稻种植10.5万亩,杂交玉米种植完成42.05万亩,脱毒马铃薯完成12.84万亩,水稻旱育稀植10.02万亩,地膜玉米24.57万亩,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3.18万亩,平衡施肥99.07万亩,病虫鼠害系统防除95.75万亩,生物多样性推广102万亩,水果套袋975万个。各项重大农业科技措施的具体情况如下: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半年工作总结农业种植业科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