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对策及建议
为进一步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解决好村级党组织后继乏人的问题,当前应当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建立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配套制度,形成常抓不懈的工作机制。要进一步落实领导责任制,把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村级干部素质升级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新一轮三年素质升级规划中,提出明确的目标要求,落实具体的工作措施,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要建立村级后备干部公开推荐选拔制度、学习培训制度、管理考核制度、乡村领导干部联系制度。在具体运行上,坚持经常性地督查指导,及时发现解决出现的倾向性问题,保证工作的健康运行。
2、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切实提高村级后备干部的整体素质。在学历教育上,建议尽快建立村级后备干部教育培训专项基金,实行个人为主、县乡财政为辅的经费承担方式,鼓励村级后备干部参加学历教育。要和各类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搞好合作,争取他们到各县(市、区)所在地进行联合办学,以扩大教育培训面。在系统培训上,各县(市、区)要改变过去以上级部门调训为主的做法,组织师资力量,深入到乡镇,村屯进行普训和轮训,还可以把一些土专家和各业大王、能手请上讲坛现身说教,义务为群众服务,最大限度地节省培训经费。同时,积极提倡利用远程教育手段对村级后备干部进行经常性培训,减轻基层经费承担压力,避免重复培训、应付培训。同时,对于集中培训,实行统一计划、统一审批、统一场所、统一收费标准、统一质量评估的办法,提升培训质量。
3、进一步放宽选人视野,多渠道充实调整优化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一是采取群众推荐、组织举荐、个人自荐相结合的方式,把村级各类优秀人才吸收到后备干部队伍中来。打破求稳怕乱、求全责备的用人观念,在坚持政治标准的前提下,提倡选用能把经济发展上去的能人、强人、富人。二是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库。乡镇党委要建立村级后备干部人才档案,对乡村内的后备人才要统筹考虑,科学使用,做到后备人才区域内共享。三是大力实施“扩源”工程。进一步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把发展青年农民入党作为壮大村级后备干部队伍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党组织的积极教育引导,不断壮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把那些政治素质好、致富能力强的优秀分子及时吸收到党内来。加强党建带团建工作,提高团组织的战斗力和团员队伍素质,并通过选优推优,壮大党员队伍。积极探索大中专毕业生到村级任职的途径和办法。
4、完善创新实践载体,提高村级后备干部培养锻炼的质效。要通过组建党员服务区,创办致富联合体、农民股份合作公司、各类产业协会等形式,提高村级后备干部为农民群众服务的本领。在村级后备干部领办、创办各类产业示范项目上,应当实行紧逼加压的办法,从现在开始,两年内没有真正创办、领办产业示范项目的,原则上应当调出后备干部队伍。大力推进“双培”工程,坚持把发展壮大党员队伍同培养选拔农村后备干部有机结合起来,在坚持标准的前提下,把致富能手培养成党员、培养成后备干部;在发挥作用的基础上,把党员、后备干部培养成致富能手。同时,积极创造条件,选派村级后备干部到乡镇机关、乡镇企业挂职锻炼,或有计划地安排他们到外埠考察学习,进一步开阔视野,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5、健全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增强村级后备干部自我提高、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一是村级后备干部队伍要继续实行动态管理,每年都要进行一次推荐、考核、调整,把不称职的调整出去,把优秀人才补充进来。二是对村级后备干部实行任职管理。支持鼓励村级后备干部参加村“两委”班子的选举、村民代表的选举、村屯党小组长的选举,或其他村级组织的选举,通过选举或上级组织任命,让村级后备干部担任一定的职务,以便更好地参与村级事务的管理。同时,加大村级后备干部的使用力度,要把是否进入后备干部队伍作为选拔使用村级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采取届中充实、换届改选配备、临时工作重用等方式,使近期成熟的优秀村级后备干部尽快走上领导岗位。三是对村级后备干部发展产业示范项目要给予资金、项目上的倾斜。村级党组织要帮助村级后备干部协调解决好发展产业项目所需要的资金、帮助制定好规划、选择好项目,在更好地发挥带领群众致富的作用的同时,增强村级后备干部的吸引力。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调研报告关于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的调查报告(3)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