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从素质上炼就“最大满意”的服务能力
能力素质是创建人民满意服务窗口的根本保证。实践证明,窗口公职人员的业务素质应该是与办理本级服务事务相适应的基本素质,或者说是能够准确快捷地完成各自岗位行政事务必须具备的基本工作能力。从南宁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区直分中心的实践来看,我们认为要进一步提高各级服务窗口的整体工作效能,达到服务型政府“方便、快捷、优质、高效”的要求,必须努力提高公职人员五种能力:一是熟悉岗位专业知识的能力。各级服务窗口公职人员要努力学习专业知识、钻研岗位业务、熟练掌握专业知识的实际操作技能。窗口负责人要成为领导和指导窗口业务的行家里手,一般干部职工要熟悉岗位业务开展的基本规律,保障人员要熟悉各项工作运行的基本情况,全体人员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懂业务”。二是与客户有效沟通的能力。要增强尊重、关心和热爱顾客的情感,学会打通人心的策略,掌握如何在与顾客交谈中真诚地承认顾客和了解顾客的本领,坚持在与顾客交往中细心、诚恳地聆听他们的谈话和接受他们的意见,努力与顾客建立起良好关系。同时要提高多方联系、多方沟通、多层协调的能力。通过密切联系传递信息、加深了解、促进工作的落实,通过加强沟通消除分歧、达成共识、推进工作的深入,通过协调增进感情、化解矛盾,加快工作的发展。三是为民分忧解难的能力。公职人员应牢固树立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发扬拼命、奉献和实干三种精神,以“服务公众、优化环境、推动发展”的胸怀,多为“客户”着想,多做有助于“解民忧”的实事,多解基层和企业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难事”,并运用现代公共行政的先进方法和技能,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四是依法施政的能力。要适应现代市场经济日趋法制化的要求,强化“规则意识”和政策观念,按照依法行政、合法理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的原则,确保所办理事项的合法性。五是调节分歧化解矛盾的能力。社会情况的复杂性、人们思想的多维性和服务条件的有限性,决定了非正常情况在窗口发生的可能性。服务窗口公职人员头脑中应该牢固树立应对非正常情况发生的心理准备,在工作中努力锻炼见微知着、反应迅速、果断应对的素质,不断提高善于用规则和理智调节意见分歧、用情感和耐心化解工作矛盾、用政策和法律解决利益争议的能力,确保服务窗口时刻处于和谐稳定的良好状态。
六、从效率上给予“最大满意”的时间节约
办事高效率是公众评价窗口服务满意度的重要标准。实践证明,窗口办事高效率来自多种基础性因素,只有认真做好制约效率提高的基础性工作,才能促进窗口服务又好又快地进行。为此,各级服务窗口应该紧密联系工作实际,从三个渠道去实现给予公众“最大满意”的时间节约:一是通过发扬良好工作作风去实现。每个公职人员都应从思想上牢固树立“快捷高效”的服务观念,在办理业务中发扬干脆利索的作风,努力做到“三个一次清”和“三个通”的要求,即:登记表格一次给清、咨询事项一次说清、办事程序一次讲清,做到符合法律、法规的办理事项确保畅通,有利于事业发展但又不违背原则的办理事项适当变通,自已主办但又需要其他单位协办的办理事项要主动疏通,确保公众所要办理的事项在承诺期限内办结。二是通过创新服务流程来实现。针对目前有些窗口服务流程存在着诸多与市场经济要求和社会发展形势不相适应、给公众尤其是企业为事设置诸多障碍的现实,服务窗口应该对服务流程进行改革与创新,当前最迫切的是进一步简化那些过多过细的规章制度,简化那些过细过繁的行政程序,废止或修订那些过时缺失的规章制度,制订出符合民众意愿、适应形势要求,方便快捷的规章制度和行政流程,并把流程进行标准化和规范化,切实使各种事情的办理程序真正方便公众、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三是通过强化服务监督来实现。温家宝同志曾强调指出:“只有人民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懈怠。”实践证明,越是监督有力的地方,政府的效率越高,窗口及其公职人员的施政服务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就有可能懈怠、独断和专行,甚至腐化堕落,更谈不上实现最大满意的公众服务。为此,窗口应尽快建立健全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接衔又相互制约的服务监督机制,将权力运行的每一个部位,每一个环节都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各级窗口既要主动接受业务主管部门的监督之外,更要自觉接受公众服务对象和舆论单位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保证把全部精力用在谋求公众利益最大化的服务上。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思想汇报2024年第二季度党员学习全国两会思想汇报(3)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