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作风整顿自查自纠报告
自开展干部作风整顿以来,我通过认真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会上的讲话和省、市、县委的贯彻落实指示精神,进村入户走访座谈、自查、帮查、互查,进一步对照干部作风整顿的要求,找出了自己在思想上存在的差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风上存在的不足,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一、存在的主要差距及原因
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分析评议,自己对过去的思想、学习和工作进行了深刻反思,觉得对照领导干部作风整顿建设的要求,主要存在六个方面的差距:
1、思想观念与形势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其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在农村经济发展上视野不广、思路不宽、步子不大、发展意识不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抓法上过于保守,力度上不够,一些主导项目发展规模不大,效益不高,市场没得到开拓,没有创出本地的名牌;二是没有从区域经济的小圈子里跳出来,就经济抓经济,就农业抓农业,缺乏大农业观念,不能跳出农业抓农业,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发展种植和养殖业上,忽略了二三产业的发展。三是招商引资方面没有力度,政策没有开放到位,本地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农村经济没有较大突破。造成这此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自己觉得有过于求稳的倾向,生怕一时疏忽给事业造成人为的损失,不好向党和人民交待。因此,思想因循守旧,观念过于保守,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和敢为人先的精神。
2、工作实际与群众的期望不相适应。这次调查走访,我了解到群众对我的期望值很高,反映出来的种种问题表明,我所做的工作距群众的要求还有一段距离,我和班子所取得的工作成果群众不是很满意,不完全认可,当前,广大群众增收缓慢,甚至收入下降,乡财政实力不强,干部待遇低,一些遗留问题不能得到解决,一些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着很多失误和漏洞,有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有执法不严问题,有办事不公问题,这些问题解决不好,势必降低我们党委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地位和威信,势必失去基层干部群众对我们的信任。工作实绩不突出,干部群众不满意,这是自己进取心不强,抓工作不实,班子合力不强造成的,因此,我们必须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理论水平与肩负的重担不相适应。当前,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是加快当地经济发展,带领干部群众实现强乡富民目标,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自己忙于事务多,自觉学习时间少,对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决议掌握的不深不透,政策观念、法制观念淡薄,缺乏带领全乡人民发展经济的能力和本领,尤其是对市场经济知识、农业新技术、现行的土地政策、粮食政策、基层民主建设、农村实用法律法规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满足不了农村广大干部群众的迫切要求。
4、工作作风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通过学习和党性分析,自己感觉在工作作风上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主要表现有三个方面:一是工作浮躁,安排部署的多,检查落实的少,指导指挥的多,身体力行的少,要求别人的多,要求自己的少。二是工作深入不下去,只抓到了表面,没有抓到实质,平时忙于事务多,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特别是深入生产、生活第一线太少,对群众的意见和要求重视程度不够。三是迎接上级检查抓工作多,特别是抓各项示点、应筹上级检查等,有时工作脱离实际,这种工作作风直接影响了班子在群众中的号召力,影响了各项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甚至影响了工作创一流。这与县委要求的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作风是背道而驰的,是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有一定差距的。
5、民主意识与班长职责不相适应。在方式方法上,我存在三个方面的不足:一是要求严格,批评人不分场合、不分时候,不给下级留情面。二是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的不好,党内民主生活会开得比较少,质量不高,班子成员之间缺乏针锋相对的思想交锋,没有真正做到坦诚相见,解决实质性问题。三是在重大问题决策上缺乏必要的沟通,有些重大问题为了尽快落实,而忽略了事前沟通,事后通报,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主要有两条:一是自己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的自觉性不强,随意性大。二是在党委决策时,没有主观见解,提不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使自己感到开不开会一个样。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述职报告党委书记干部作风整顿自查报告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