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规性的内容
1.期初家长会
新班开学初,家长们对幼儿园、对班级、对老师都感到陌生,所以作为新班家长们一些常规性的家长会内容肯定要告知家长。比如:家长会之前可以通过宣传片介绍本幼儿园的历史,传统,规模及特色。但宣传片的时间不宜过长,不然会喧宾夺主。接着可以介绍本班班级情况,如班级名称,班级老师,班级特色,班级活动。除此之外还可通过放幼儿一日生活录像或展示班级日计划让家长们了解幼儿在园活动情况。这样既解除了新生家长们不信任感,同时也了解到了老师们是怎么样组织活动的。当然,教师对本班本期的班务计划安排是肯定要让家长们作一个清晰的了解。有了这些基本的了解之后,老师还可组织家长们讨论本年龄段幼儿行为特征,通过家长们交流自己的亲身体会从而获得这个年龄段幼儿的教育知识。同时,作为新班家长,还可在最后告知幼儿园一些作息时间,规章制度,本班有关物品交接、药品交接的一些注意事项。而作为已经入园的中大班家长会,则可适当删减一些内容,重点讲讲本期活动安排及本年龄段幼儿行为特征,或者讨论当前班级一些重要的共性的问题。
2.期末家长会
学期结束,家长们通过一期来对幼儿园的了解,对班级的了解肯定也有了很多的感受。所以,老师在组织家长会时除了说感谢语之外,更要留空间给家长交流他们的所思所想,聆听他们对班级的良好的建议与意见。同时,教师作为专业的幼儿教育工作者,更要对孩子们的发展现状作小结。比如:可以呈现幼儿的过程性的资料,照片,图像等等。临近假期,教师还可给家长提出一些有关生活、饮食、游戏的建议。相比期初的家长会,期末家长会的常规性内容显得较少,但由于老师对孩子的了解增多了,对家长的交流加强了,却使得二者直接对话范围更广,自由度也更大。也真正体现出了教师家长的双向互动。
(二)非常规性内容
家长会的内容并非如常规家长会那样一成不变,它是灵活的,丰富多彩的,最重要的它是切合实际的。它可以是一个本班来一直热门的话题“如何提高小班幼儿的自理能力”,它也可以是一次幼儿的“孩子穿脱衣服”比赛,也可是一次成果大欣赏,观看小朋友平时在园所学的儿歌、舞蹈、故事、游戏。无论内容是什么,切记不能太繁杂,也不能太简单。内容太繁杂会导致所有问题蜻蜓点水一样一带而过;内容太简单,又会让家长有来无所谓的感觉,增加家长对家长会的消极心理。无论是常规性家长会还是非常规性家长会,在内容的选择上都要以家长的需求为前提,以孩子的发展为原则,除了为家长介绍本阶段孩子的活动情况、下阶段将要开展的活动之外,最好能为家长解决几个在教育孩子方面最迫切的问题,让家长切实了解和理解幼儿园的教育,配合幼儿园的教育。
三.家长会形式要多样,体现互动与合作
《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而以往大多数幼儿园的家长会,都是教师的“一言堂”。这种“一言堂”的现象肯定不能真正实现家长的主动参与。因为在家园合作中将家长长期置于被动地位,家长自然难以形成主动参与的意识。所以,双向互动的家长会除了精心的准备,精彩的内容,形式更要体现“互动”两个字。
(一)游戏式:比如在面对传统家长制教育的问题讨论时,老师可准备多幅传统教育的图片,可让部份家长扮演小朋友,其他人扮爸爸妈妈重现教育情景。
(二)辩论式:比如本次家长会的内容是关于挫折教育的话题,则可模仿娱乐节目的方式,老师作主持人,组织家长分成正反两方进行辩论。
(三)茶话式:比如教师准备瓜果糖茶,与家长们围成圆圈坐在一起,自由轻松的交谈有关孩子们的事情。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心得体会让家长会互动起来(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