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人大代表履职报告(2)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
xuecool-com或QQ:
370150219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二)创新信贷品种,切实提高支农惠农服务水平
一是创新金融产品,满足农民的多元需求。进一步实施了“青春建功新农村——百千万农村青年创业计划”为农村创业青年插上了腾飞的翅膀;2007年,全县农信社针对农村妇女特点创新实施了“信贷助推百万农村妇女创业行动”,对从事标准化大棚种植、畜牧标准化养殖、水产养殖、旅游农业服务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农产品加工销售等六项的农村妇女作为贷款扶持对象,根据不同情况,分别提供5万元以下的“妇女创业项目流动资金贷款”,并给予贷款利率10-20的优惠,该活动在全县的广泛实施,增强了农村妇女自主创业的动力。近年,县联社根据市场需求,集中宣传和推广了诸多新型产品,包括个人、公司、消费、助学等类贷款,在全县范围内较好地满足了不同层次客户群的信贷资金需求,为社会各界提供了优质、快捷、高效的信贷服务,强有力地支持了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可和欢迎。
二是创新服务方式。积极推广“齐鲁乡情卡”,开通了农民工银行卡特色终端取款业务,实现了农民工卡在其他省、市农村信用社柜台办理取款业务;针对生源地国家助学贷款难的问题,积极面向贫困学生发放多笔助学贷款,“财政贴息、银行让利”让家庭贫困的莘莘学子贷款实现了“零利率”。
三是创新贷款担保方式。为有效解决海产养殖资金、个体工商户担保难、贷款难等资金瓶颈问题,我社立足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积极探索担保方式,做到了大胆创新。在进行充分业务风险和法律论证的基础上,在全省首家推出“海域经营权抵押贷款”,将海域经营权纳入贷款抵押范围,有效破解了沿海地区水产养殖农民贷款难瓶颈,在为沿海水产养殖农民开辟新的便捷信贷通道的同时,也拓展了自身的业务范围。该项创新于2008年3月13日被《金融时报》以《****:首推“海域经营权抵押贷款”》为题予以推广。2007年9月,经与滨州和兴牧担保有限公司充分协商,双方达成了由担保公司每出资1000万元保证金、信用社放大5倍,最大可发放5000万元贷款的合作协议,以支持六和公司的合同养殖户从事肉鸡养殖。此项协议的签订,不但降低了贷款风险,改善了信贷支农措施,扩大了农村养殖业贷款的担保范围,提高了农村养殖企业、农户获得贷款的能力,实现了贷款业务的零风险。同时,按照“先行试点、摸索经验、稳步推进”的工作思路,推出了“村大联保体贷款”业务,该项业务采取“农户联保 农民经济合作组织”的担保方式,按照自愿申请、审核通过的程序,村民自发成立信用互助协会,设立风险保证基金,对大联保体成员自由资金比例高、项目前景好、信用程度较高的,可采取单一的大联保体成员联保方式,简化了贷款手续。对“村大联保体贷款”实行利率优惠政策,减轻了农民利息负担。信用社对大联保体成员发放贷款证,在授信额度内可随时到信用社柜台办理贷款,次数不限,周转使用。县联社还探索推广了箱式信用共同体、伞式信用共同体、保荐人贷款、多方协议贷款、汽车合格证质押贷款、三角模式贷款等新的贷款担保方式,有效破解了贷款担保难这一难题。
四是全面建立科学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根据客户信用等级、贷款本息收回等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了贷款利率,据此确定不同的利率浮动幅度,对农户、涉农企业和中小企业贷款予以优惠。
五是创新支农考核办法。从实际出发,制定了有针对性的考核措施,把农户贷款营销等工作纳入绩效考核范围,从而调动了各级支农积极性,有效促进了支农业务的快速发展。
(三)因势利导,和谐诚信蔚然成风。2007年以来,农信社积极落实地方党委、政府部署,会同县文明办等有关部门和单位,深入开展了以评定文明信用村(户),创建文明信用乡(镇)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文明信用工程建设,以此作为贴近农民、服务农村的形象工程、民心工程、双赢工程,让信誉良好的农户优先得到贷款,以此培育和提高农民的诚实守信,营造和谐、诚信的社会环境。通过“建设新农村文明信用工程”活动,简化了信贷流程、优化了信用环境、提升了文明服务形象,实现了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与农信社事业发展的“亲密联姻”和“同步共振”,取得了较为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车镇乡东刘屯村“靠诚信经营、科学养殖,实现增收致富”的先进典型邹广军、“失业不失志,立志开荒致富”的下岗女工张国娟等一批先进典型,先后被《大众日报》、《滨州日报》等省、市新闻媒体广泛宣传,有效提升了农村信用社社会地位和美誉度。同时此为切入点,全面推行了贷款证和贷款上柜台,建立起了农户贷款“绿色通道”,采取设立信贷措施,简化了办贷手续,实现了贷款证覆盖面的新突破,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普遍欢迎。实践证明,信用工程建设既助推了农信社的业务发展,又尽可能地满足了农民的资金需求,还促进了农村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法制建设,激发了广大农民潜在的传统美德和文明底蕴,带动了村风民俗向好的方向转变。截至2007年底,全县新农村“文明信用工程”创建已取得了比较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共评定“文明信用农户”51019户、“文明信用工商户”1004户、“文明信用企业家”80家、“文明信用村”178个、“文明信用乡”6个,核发贷款证3400余本,新增企业、个人贷款授信4.5亿元,为全县经济社会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又好又快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述职报告金融人大代表履职报告(2)在线全文阅读。
金融人大代表履职报告(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下载失败或者文档不完整,请联系客服人员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