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土地出让金可拿出20%用于城市绿化工程的建设。
六、激活房地产市场
全面开放住房的二级市场,已取得全部产权的房改房、经济适用房、集资房可以直接上市交易,引导房地产中价机构在房地产转让、抵押贷款、置换、评估等方面的服务。加大住房公积金的个人贷款力度,促进住房消费,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
七、积极稳妥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的市场化运作:对城市桥梁、隧道、管道等可以明确收费的、可营利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确定投资者或经营者,实现市场化运作;对特殊性设施的维修、养护也可以采取市场化运作,提高效益,降低财政补贴和投入,对特殊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实行特许经营、租赁经营、托管经营、授权经营及转让股份等途径进行,打破经营垄断,从而提高效益、降低财政支出、激活经济,原则是“投资多元化、经营产业化、管理一体化、服务社会化,”吸收各种社会资金来直接投资和经营城市。
八、建立多形式、多渠道的长期城市建设资金投入机制
要想办法大力推进城市建设投资主体多元化,除国家、法律明确限定外,允许国外、国内各类机构和个人投资建设和经营基础设施,为创建园林城市服务,为改善城市环境服务。要按照“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采取股份合作制、股权融资、境内外发行债券、bot(建设-经营-移交)等形式,扩大招商引资、吸纳社会资金。加大盘活城市公共无形资产,实行政府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特许经营,其经营所得税统一缴财政专户,专项用于公用设施建设。对城市户外广告标牌等经营权,也要实行公开竞标拍卖出让。
九、鼓励民间投资城市建设项目。
目前全国民营企业发展迅速,民营资本积累大幅增加。如何调动民营企业的积极性,把民营资本充分用好,并用在刀刃上,是我们政府制定投资的政策时要重视的问题。我们现在一方面是强调城市建设项目所需资金额太大,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大量的资金又无法进来。这就要求我们政府部门在制定规则时,考虑民营企业的性质,增强民营企业信心和决心,从而实行城市投资主体的多元化。
通过经营城市,实施经营城市战略,才是加速城市园林绿化步伐的根本,才是解决创建园林城市资金短缺的方向。只有从宏观的方向上把城市的经济搞活了,城市建设才会有后劲。绿化建设只是城市基础建设的一部分,对创建园林城市中绿地建设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具体方式:
1、捐款捐建:引导部分有经济实力的部门和企业,投资进行绿地的建设,并对绿地拥有命名权、广告使用权等。
2、无偿承建:可以动员社会单位把城市建设做为自己的职责,提倡“人民城市人民建”,特别是对市直各部门定任务,划区域、包绿化,统一规划、分区建设;建成后交给政府管理。
3、合作建设:由政府部门和企业、个人合作建设开发,互惠互利。
4、独资建设:由出资者按照规划进行建设和管理,并受益。
5、属地建设:主要指各区、县管理区的建设项目,由市里统一规划设计,各区、县按标准自己建设。
6、深入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不仅是市直单位和企业,全市人民都有责任,提倡个人拿钱、专业绿化公司施工的办法,保证工程的质量。
7、加强对各住宅开发公司的绿化意识教育,各项工程配套的绿化工程,必须按规划要求完成。
8、对单位和个人在建设中贡献大的,可以设立“功德碑”,建立奖励机制。
9、鼓励城市周边农业用地发展苗圃、花房等生产绿地,统一规划种植经济林,支持农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速大环境防护林带的形成。
10、制定相对灵活、配套的绿化投资办法,争取政策的倾斜、激活绿化市场。
11、建立园林绿化基金,号召社会各届捐献,专项用于城市绿化建设。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经验材料关于多渠道筹措园林城市创建资金的建议(2)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