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始终坚持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为落脚点,教育引导农村贫困党员永葆先进性。关心帮助农村贫困党员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为此,我们始终坚持以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为落脚点,着力增强农村贫困党员的先进性意识,教育引导他们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一是增强先进意识当先锋。通过组织理论宣讲团、宣讲小分队深入开展理论宣讲,党员领导干部讲党课等措施,深化农村贫困党员对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党员保持先进性要求的认识,明确保持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要求和不合格党员的具体表现,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党员意识、宗旨意识和责任意识。二是带头脱贫致富做榜样。自身脱贫致富是对新时期合格党员的要求。教育农村贫困党员时刻牢记自己的党员身份,坚持“一个党员一面旗帜”,做遵纪守法、促进发展、维护稳定的模范;引导农村贫困党员学习致富本领,增强致富能力,在脱贫致富中为困难群众树榜样。三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做模范。教育和引导农村贫困党员牢固树立自己富不是富,大家富才是富的观念,积极帮助农村困难群众发展致富,争当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先锋。
三、新形势下关心帮助农村贫困党员的思考
农村贫困党员的产生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因素,同时也和党员自身的局限有关。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形势下,党组织关心帮助农村贫困党员工作,要从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入手,通过制定落实配套优惠政策,不断创新活动载体,切实提高关心帮助农村贫困党员的实效性。
(一)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要坚持把关心帮助农村贫困党员工作列为“民心”工程、“民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推进关心帮助农村贫困党员工作规范化制度化。一要在思想上形成共识。要统一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自觉把关心帮助农村贫困党员工作放在重要位置紧抓不放,在关心帮助农村贫困党员中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实现农村党员先进性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融合。二要在责任上明确目标。要形成领导抓、抓领导,一级抓一级的工作格局。要实行目标管理,坚持联系帮助对象不脱贫不脱钩,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要坚持把关心帮助农村贫困党员工作与党员干部年度考核、党内创新争优、干部的任免使用相挂钩,并列为党建目标管理的重要内容进行考核。三要在工作上形成制度。要完善督查制,实行帮扶承诺、脱贫验收等制度。要坚持结对联系帮扶制,认真组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结对联系帮助农村贫困党员。要大力表彰结对帮助农村贫困党员的优秀党员干部和党政机关部门,要提拔任用事迹突出、成效明显、能力强的党员干部,使关心帮助农村贫困党员成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
(二)建立健全配套优惠政策。要坚持以制定并落实配套优惠政策作为工作重点,切实为关心帮助农村贫困党员提供政策支持。一要落实救济救助政策。对丧失劳动能力、无依无靠的农村老党员、贫困党员,定期给予一定数额的补助;对长期患病或者有子女读书的农村贫困党员,定期发放一定数额的慰问补助金;对遭遇意外灾害、重大疾病打击的农村党员,要及时给予临时救济救助,解决农村贫困党员“因灾致贫”问题。要给予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有困难的农村贫困党员适当补助,努力缓解农村贫困党员“因病致贫”问题。二要落实养老保障政策。要组织农村贫困党员参加养老保险,解决农村贫困党员“因老致贫”问题。要参照本地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条件、对象、范围和标准,将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赡养人或抚养人,以及有劳动能力、但家庭收入人均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党员,全部纳入到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应补尽补。三要建立党员帮困基金。采取地方政府财政预算、党费划拨、社会各界捐帮、党员干部捐款等办法,积极筹措建立党员帮困救助基金,为有效帮助农村贫困党员提供资金保障。解决他们生产生活上的实际具体困难。
百度搜索“70edu”或“70教育网”即可找到本站免费阅读全部范文。收藏本站方便下次阅读,70教育网,提供经典党政司法浅谈新形势下党组织关心帮助农村贫困党员有效途径研究(3)在线全文阅读。
最新更新: